卅西直言 | 粵港澳大灣區,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出海的橋頭堡

過去四年間我幾乎每個月都會去一次香港,節奏就週六早班飛機、火車從機場到香港站,在IFC見朋友開幾個會,然後晚上八點的飛機和返京旅遊團一起回京。有時也會因為業務需要在香港逗留幾天,總體對香港的感覺非常好。

雖然從去年疫情開始就沒有再去過香港,但每週都會和香港的股東通一小時左右的電話。再加上從2018年開始,我們就在通過開放銀行對接了14家香港的本地銀行。逐漸對香港金融市場的特殊性建立了一些認知並且積累了實踐經驗。

卅西直言 | 粵港澳大灣區,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出海的橋頭堡

如果對香港的金融市場做一個SWOT分析,可以得出一些蠻有意思的結果。

優勢

➪國際通行的市場經濟規則和法律體系,聚集了頂尖的金融人才;➪金融監管的透明度高,國際投資者信任度很高;➪中資機構在過去對香港市場的重視逐漸提高,佔比提升;➪大學的教育水平位列亞洲前列。

劣勢

➪本地市場很小(香港只有750萬人口);➪本地經濟因為疫情等諸多因素下滑;➪本地的金融科技企業規模較小,創新不足。

機會

➪一國兩制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國策;➪全球化進程中連接西方和中國,既有走出去的機會,也有請進來的機會。

威脅

➪過去一段時間,地區局勢的不穩定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香港就是一個典型的“國際化金融門戶”,有一個很好類比的國家就是新加坡。但是,對中國金融科技企業來說,新加坡太遠了,容易水土不服,香港則是更好的選擇。

跨境理財通是一個非常好的雙向機制。首先,粵港澳大灣區將人口擴大到將近到8000萬,是原來市場的十倍。2019年GDP達到11.62萬億,人均GDP 16.15萬元。其次,南向通/北向通(如下二圖)在大灣區建立了雙向互通的金融機制,這也是前所未有的創新。

卅西直言 | 粵港澳大灣區,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出海的橋頭堡

卅西直言 | 粵港澳大灣區,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出海的橋頭堡

同時,最近不斷有對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的利好政策傳出:

➩2月5日,兩地的金融監管機構簽署了《關於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諒解備忘錄》;➩2月19日,據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外匯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外匯”發佈的信息,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葉海生在《中國外匯》2021年第3-4期文章中指出,

2021年,外匯局將研究有序放寬個人資本項下業務限制,研究內地居民投資香港證券和保險的機制;同時可以預見,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也將在未來人民幣跨境結算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為比財集團全球化的第一個戰場,我們對即將開啟的比財大灣區理財中心提出了四個原則:

●科技全球化、應用本地化

●產品全球化、監管屬地化

●客戶全球化、服務本地化

●品牌全球化、牌照屬地化

總而言之,香港作為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出海的橋頭堡,責無旁貸地會成為我們連接世界金融市場的Hub。

下一篇預告:

央行數字貨幣在數字財富科技中的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