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廿七)

摘要

官制的变化史就是君主与下属角力的历史,当君主觉得现有最高行政系统越来越不好驾驭,就会加以改变。改变的方法,总是赋予一个处于现系统外的君主的秘书机构或咨询机构以事权,并以之架空权力中心,从而形成新的行政结构。实际就是加强君权,然后运行数百年再来一次,周而复始。

历代官员薪酬体系演化也有一个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官员合法收入的多寡,与官制的演化正好呈反向。以内阁制为界,之前是官员们的高薪时代,之后是官员们的低薪时代。

第二编 第五章 贵人的宝玉

  • 第一节、贵人何在

一、官制的演变

中国历史里常有贵人之说,玉就是贵人们专属的东西,直到清朝以前各朝都是明文规定“庶人不得用玉”。庶人就是普通老百姓,即使你家财万贯只要身属庶民也不能使用玉器。当然在真实历史生活中财主戴戴玉也是常事,不过一旦遇到被人整的状态,这会是一个现成的“僭越”罪名。那么玉就是与庶人相对应的贵人才能使用的,贵人都是什么人呢?直白地说贵人就是“大人”,也就是官们。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官,很多人又都是评书和戏曲所给予的模棱两可的概念,什么“相爷”啊、“太师爷”啊,其实这些官名跟他们在历史上的真相差的好远呢。中国历史里的官制是个什么样呢?

中国的官制从周代开始经历了数次成体系的变化,这些变化沿三条主线进行:一、行政体系即权力核心;二、官级体系;三、薪俸体系。这些变化把中国古代史分为了两个阶段:贵族时代和官僚时代。一个立体结构已经出现,有些复杂了是吧?我们用一张表来形象地说明: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廿七)

我们需要对本表做一些说明:

一、中国历史王朝的行政系统由官与吏构成,两千多年来官制不停演化而吏制基本不变。道理很简单,吏相当于如今的基层公务员,基层公务员是有编制吃财政饭的,而古代的吏却是非编人员不由财政供养。

二、秩石制的特点有两个:1、直接用俸禄代表职务等级,三公就是万石,郡守就是两千石。2、级别只跟职务对应不绑定人,离开职务就什么都不是,哪怕是三公丁忧也立刻变白身,孝满后被任为郡守就只是个两千石。

三、品级制与秩石制最大的不同是造就了职务级别和行政级别两个身份标签,职务没有了你的行政级别还在哪怕是退休了,用现代话说就是有“正科级科员”和“副局级退休干部”存在了。

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官制的变化史就是君主与下属角力的历史,当君主觉得现有最高行政系统越来越不好驾驭,就会加以改变。改变的方法,总是赋予一个处于现系统外的君主的秘书机构或咨询机构以事权,并以之架空权力中心,从而形成新的行政结构。实际就是加强君权,然后运行数百年再来一次,周而复始

西周至春秋,各诸侯国的统治阶层严格在贵族中产生,最高的执政者(各国称呼不一)通常为公族,事实上多是公子(即国君的兄弟),这种结构必然造成篡弑行为频发并被视为正常。因为对卿、士阶层来说,既然掌实权的同族取代国君不导致国家“变姓”,那就也无不可,于是国君们必然要开始想办法扭转这个结构。战国时期作为政治实验,一批平民政治家开始登上王国的最高权力舞台,象邹衍、苏秦、张仪、吕不韦等,这些人非贵族更非宗室,权力是国君所给,很难向国君发难,反之国君想去掉他是很容易的事,这种结构的好处显而易见。因此,发展到秦统一天下时官制的贵族时代就让位给了官僚时代。

在汉代,行政权力的核心在三公,三公在西汉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东汉指的是太尉、司徒和司空。三公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开府制,所谓的开府制就是一定级别的行政长官拥有组建私属于自己的行政机构的权利,这个机构拥有各个行政部门,完全为其所属的长官服务。机构中的官员由长官任命国家予以承认,形象地说就是在皇帝的中央政府中,还有着几个小一号的政府,而这些小号政府才是帝国运行的基础。这种结构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它易产生皇帝之外的权力中心。不过我们也可以理解,一方面这是贵族执政阶段的遗绪,另一方面君主要用平民取代贵族就一定要给其权、立其威。开府制施行了五、六百年,到南、北朝已成滥觞。刺史一级皆开府,而各种的“都督某某州诸军事”所开的军府更是成了政变的策源地。可以想象皇帝一定是不甘于如此的,因此从东汉后期开始,新的官制就又开始酝酿了。

在这里我们必须厘清一个概念,我们常说“官宦”,其实官与宦是不一样的,宦更不是太监的意思。宦指的是为皇帝个人服务,完全从属于皇帝的那部分官,是皇帝的私人。东汉后期开始,世家子弟大量充当宦职——那便是大批的郎官,以至于发展到最后名门子弟必须从郎官出身。而容纳郎官的机构便是台省,尚书省实际是皇帝最为信赖和直接控制的秘书处。为抑制开府,皇帝逐渐赋予这个秘书处以行政事权,慢慢地相权便转移到了台省,于是官僚时代的第一次官制大变革产生,那就是三省六部制。所以后世六部中有大量的以郎为名的官职:侍郎、郎中、员外郎等。与此同时,为顺应新的行政体系,官员的等级体系复杂化了,品级制代替了简陋的秩石制,同时一个官员身上可以有多种带有级别的称号:有官职、有爵位、有勋位。开府逐渐成为一种荣衔的名称:在唐、宋两代“开府仪同三司”是最高的勋位。你看,皇帝不是一味蛮干的,你把官员们的权力缩小了,就要造出一堆的噱头来给他们充面子,不是吗。

在三省六部制下没有宰相这个正式职务了,皇帝把这个最能汇聚权力的官职虚化和众化了。唐前期还以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之任形成宰相团体,到后来一直到宋都以“同平章事”行宰相之任,那更是直接点明了:皇帝让你跟着商量事你就是宰相,不让你跟着商量事你就不是宰相。而作为行政中枢的三省实质全是可以直接秉承皇帝意志的机构:中书省是秘书处、门下省是审核处、尚书省是行动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行动处越发做大,宰相人选多来自左、右仆射。说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实际倒象尚书省代管了中书、门下两省,因为行政资源都集中在尚书省的六部,新的权力中心又开始形成。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廿七)

王安石画像

掀起了宋代最大党政的王安石即从翰林学士起家。有宋一代,翰林学士位置上文星灿烂,几乎无一人不是当时的文化领袖。

于是皇帝又开始行动了,从北宋开始一个品级并不高的官职成了文臣趋之若鹜的职务——翰林学士。宋代的翰林学士和清代不同,是真正的皇帝大秘,可以参与咨询皇帝筹划的各种政治事件并最终执笔草诏。在宋代担任翰林学士就意味着是皇帝最看重的亲信,未来拜相的几率与别人比何止倍蓰。同时,宋代皇帝大量任命使职以侵夺六部事权,有宋一代实际上尚书、侍郎等部职几乎等于荣衔,而各种“宣抚使”、“经略使”、“转运使”才是真正代表行政职权的官衔。皇帝把形势发展到这个地步,三省六部制也就接近尾声了。

结束三省六部制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作为一个极不喜欢分享权力,以及极度猜疑别人觊觎权力的草根皇帝,他注定不会采用可能形成皇帝以外权力中心的制度设计。因此建国不久就摒弃了实际早就被架空的三省,而代之以内阁,但同时保留了作为执行机构的六部。何谓内阁,若干大学士组成,大学士分管各部,内阁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意味着什么:首先,内阁名“内”便摆明了其“宦”的身份,加以学士之名,无疑它是皇帝直属的秘书处;其次,拿掉能统管六部的尚书省而让大学士分管各部,也就是说从名义和实质上都不再有宰相了,“阁老”只是皇帝管理六部的“分身”而已。到了这种制度设计水平,皇权的强大和稳固是没有问题了,所以严嵩父子擅权到那种地步,皇帝一声令下便土崩瓦解。

按说“内阁”制已经很到位了,皇帝们已经不需要再做什么官制改革了,不过有时候历史的必然性上往往附着着一些偶然性,一个偶然性让中国古代官制在清雍正皇帝时完成了最后一次变革。

清前期承明“内阁”制,到了雍正即位,由于康熙后期九子夺嫡的激烈政争,雍正新朝的内阁是各政治派别进行代理人战争的场所,包括皇帝的宿敌们。雍正是一个有抱负且勤勉的帝王,他要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来充实国库,但内阁完全不听他的指挥,那么绕开内阁另起炉灶就是必然的选择。此时西北的战事给了雍正最好的借口,一个貌似咨询、秘书机构的“军机处”成立了,属于皇帝嫡系的内阁成员都进了军机处,而政敌们都留在内阁享受宰辅的虚名。后面的事如何呢?大家都知道,仗打完了,但战时机构军机处留下了,军机大臣成了清朝后200余年的实际宰辅,内阁留下的影子就是军机大臣拥有了大学士头衔就能被称为“中堂”——和以前的“开府”一样成了至高的荣衔。

二.古代官员的收入

历代官员薪酬体系演化也有一个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官员合法收入的多寡,与官制的演化正好呈反向。以内阁制为界,之前是官员们的高薪时代,之后是官员们的低薪时代。

先说汉代,汉代制度相对粗陋,粗陋到秩石制下官员的级别直接以其收入水平来显示。官员的薪酬就是简单的工资,但它并不是真的按级别所称的“万石”、“两千石”来给。它是一种月薪制,在西汉前期以谷物发放,西汉后期以货币发放到东汉变为以半钱半谷发放。以最高级别的三公来说,在西汉前期月薪是350斛谷、西汉后期是60000钱相当于600斛谷、东汉是175斛谷加17500钱总计合350斛谷。汉代的制度在我们看来极为简明易行,但它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不管做到多大的官,实际也是个吃死工资的工薪族。这显然是不符合官员的利益和心理需求的,于是经过几百年演化成了唐代的制度。

制度总是制度总是往复杂化发展,到唐代官员的收入已经由“禄俸田役”四方构成。禄是禄米,是以粮食形式发放的年薪;俸是俸料钱,包括俸钱、食料、杂用、课钱四部分,这是官员的月收入,其中俸钱相当于工资,其它相当于餐补、车补、XX补;田是朝廷给予官员的与职务、品级挂钩的土地,分为“职田”和“公廨田”。“职田”是与官员品级挂钩的,你做到什么级别的官就划给你相应大小的土地,这块土地上的地租和经济收益归你所有。“公廨田”是与职务挂钩的,你做什么部门的领导就可以支配归属该部门的一块土地。此土地上产生的地租和经济收入,朝廷规定一半归你、另一半用于该部门的办公费用;役是朝廷根据官员级别为其提供的人力服务,类似于现在的服务员、警卫员、厨师等等,其中有些用不了的富余人员朝廷就直接折现按月发放给官员(就是俸中的课钱)。

宋基本承唐制,但出于优待文臣的王朝理念和高薪养廉的思想,宋代官员的高薪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拿最高级的文官的月俸做比,唐开元时一品月俸是8000钱已经不低了,而宋代最高级别的使相的月正俸居然高达40万钱。就唐宋制度来看,这个时期朝廷实际已经把官员,特别是高官阶层定型为既得利益集团。除了现金和粮食外,连土地和人这两种“王土王臣”,只要进入了这个集团也可以轻松共享并获取收益。但是,相应地我们要承认,在这样一套看似极不公正和特权合法主义的制度下,唐宋两朝的腐败情况在封建王朝中是不很严重的。

明清两代以薄俸著称,薄到什么程度?首先,明清官员在制度上只有岁俸了,而职田、力役这类收益取消了;其次,正俸极低,以最高级别文官来说:明代正一品本色俸204.82两/年、外加折色俸712.8两/年、合计917.62两/年;清代正一品正俸180两/年、外加180斛禄米/年。很显然这种收入是很不靠谱的,实际官员们谁也不靠工资活着,那么靠什么呢,途径有四个:

1、如果能得到封爵或封邑那就跻身合法豪门,尤其明代,朱元璋对官员们极为吝啬但对有封爵的自家人还是很大方的。

2、皇帝对亲信大臣会赐予大批的田庄使其成为大地主、大富豪,当然一旦惹恼皇帝夺回赐庄也是常事。

3、公开化的灰色收入,如地方对京官的“冰碳敬”、地方一把手的“耗羡银”,以及后来制度化的普遍的“养廉银”。

4、大规模的、全体制性的贪、腐。

我们可以看出,明清的制度设计体现出皇权已经控制一切:按制度来官员就都是穷人,但“千里当官为挣钱”,想挣钱?好!四条道实际都是靠皇帝的恩赐和默许,一旦皇帝翻脸不但财富丧失,连性命都可能丢掉。因此,明清两代看似在制度上是低工资的,实际上紧抱皇帝大腿的官员们是最富有的,当然吏治也是最坏的。

《琢磨历史:玉里看中国》连载(廿七)

清朝官员收入概况

以上就是中国历史里官制的演变,贵人们就在这个演变过程里浮浮沉沉,戴着那些专属于他们的美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