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我的家鄉在陝西安康,位於在陝西省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居中。安康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周邊與四川、重慶、湖北毗鄰,漢江橫貫其中。安康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北亞熱帶季風地區的一部分,也是陝西省水、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這裡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和獨特的民俗風情。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安康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既有歷史的沉澱,也有地域的關聯;既有民族淵源,也有宗教的影響和侵蝕;既有神秘色彩,又有實用價值。受自然條件、人口構成、經濟特點、宗教信仰、文化狀況等影響,民俗風情內容十分寬泛,幾乎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衣、食、住、行、娛樂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民俗風情生活活方式。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下面主要簡單說一說安康節日、美食、婚嫁、喪葬民俗風情

一、安康節日民俗風情

1、正月十五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安康習俗,一般正月十一試燈(或謂出燈),一直玩到正月十五,項目有舞龍、舞獅、綵船、竹馬等。夜間鄉間各路燈進城比賽,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凡。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2、二月二,龍抬頭

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所以,二月二這天,民間婦女則會拿著薰香在自家門窗、床炕邊仔細得燻一番,口中唸叨“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還用紙剪一隻雞形懸掛在房間裡,以避百蟲,使全家安康。

3、安康端陽節“龍舟節”

臨近端午,安康城鄉的大街小巷便相繼出現各種各樣的香包、花裹肚、雄黃、香面和變蛋出售,包粽子用的筍闊葉、蓼葉、葦葉、馬蘭草、棕樹葉(用於捆綁粽子)、糯米、大棗、紅豆等也陸續上市,滿街一片濃郁的節日氣氛。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節日的早上,人們爭相起早,去河邊水塘、堰渠邊和坡邊溝岔拔水菖蒲,採擷艾蒿、插在門窗上可以驅邪避疫,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在門框上插上艾枝。這天大人們給孩吃粽子、雞蛋、喝雄黃酒,還要給每個人的耳朵、鼻孔抹上雄黃酒,以闢疫癧、驅五毒。

還有每年五月份,各地都在紀念屈原舉辦各式活動,在安康也是一樣。這個時期,安康會舉辦龍舟節,並且融合民間的多項傳統,增設“民歌賽”“搶鴨子”等項目,整個城市節日氣氛濃厚,熱鬧非凡。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4、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的民俗和別的地方大至相同,就是自家人或親戚朋友一起吃飯,晚上賞月吃月餅。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5、臘月初八“吃臘八”

到初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吃臘八”所謂的“吃臘八”,就是吃臘八粥,主要將紅白蘿蔔、白菜、肥瘦肉丁、豆腐丁、大米、小豆等一起煮,湊夠八樣一起來煮。用自己收成的穀物熬成臘八粥,以此慶祝一年的辛勤勞動碩果,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

6、臘月二十三“打煙牽”

臘月二十三“打煙牽”打煙牽即掃塵。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將屋裡屋外徹徹底底地打掃一番,清洗杯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疏浚明渠暗道,為過年營造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塵與陳同音,掃塵也代表著除舊佈新,將一切晦氣、窮運掃地出門之意,寄予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祈願。

但是傳說這一天,也是各家送灶神上天的日子,傳說中,灶王爺的妻子(就是灶母)是玉皇大帝的女兒,這一天,灶王爺和灶母一起要回天庭團圓了,為了答謝灶神、灶母一年,同時,也為了讓他們二人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各家在白天打掃完衛生後,晚上八九點後,就在自家廚房的案板上的灶神畫像前,點上幾炷香,把烙好的“灶餅”(薄薄的類似鍋盔),拿出來祭奠,之後就將“灶餅”分食而淨。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7、臘月二十九“蒸饃饃”

農村這個時候蒸饃饃一來是正月天自己吃,二來是招待客人,三來是正月初一女兒回孃家和親戚拜年送禮用,所以蒸饃要挑上好的麵粉,蒸上幾“箁籃”(裝糧食的很大的敞口竹器)。蒸的品種有饅頭、油旋旋(花捲)、包子等。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8、大年三十“團年飯”

大年三十這天吃飯頗有講究,早飯是肉湯加饃饃,吃罷早飯,家家戶戶貼上大紅春聯(有喪服的人家貼黃色或綠色對聯)、門神、窗花等,大門及堂屋、臥室、灶房、牲畜圈等處都要貼相應的對聯。 一般下午兩點多就開始了,在家勞作的,在外打工的,這個時候都坐在一起,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一起吃“團年飯”。吃飯的時候要放鞭炮。聽到誰家的鞭炮響,肯定是這家開始開飯了。在農村,“團年飯”又稱“談年飯”,一般吃的時間比較長,邊吃邊聊。團年飯要特意做的很多,這天剩飯,意為年年有餘之意。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晚上,各家燈火通明,爐火熊熊,老少徹夜不眠,圍爐“守歲”,俗稱“坐年根”。守歲之時,合家大小依次洗澡,換新衣,包餃子,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待到子時,萬家鞭炮齊鳴,意為“接天星”,“迎財神”,有的還擺上香案,行跪拜之禮。據說誰家鞭炮響得最先,財神就先光臨誰家。然後,便是晚輩給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也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孩子。鄰里之間也相互奔走拜年。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這一天還有幾個講究,“三十的垃圾不能倒,要堆起來”,還有一個是“忌口”,尤其是小孩子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到這一天,大人都要給自己的孩子交待不要亂說話,以免帶來不吉利。

二、安康美食民俗風情

1、安康“八大件”

是安康飲食風俗最正宗的代表,是安康酒席桌上一種菜餚組合的名稱。在安康,“八大件”被用來招待非常尊貴的客人,或者家中有大喜事,主人才認真地備上“八大件”與親朋分享並酬謝鄉親,只有過大年的時候是個例外,安康的家家戶戶招待客人一律上“八大件”。在安康,吃“八大件”講究極大。“八大件”菜品中分為涼菜和熱菜兩大類,涼菜亦為下酒菜,上席正中必須放葉青的菠菜,左右兩邊分別為滷豬耳朵和醬香牛肉,左邊正中為熗菜,右邊正中為滷魔芋,下邊正中一定是蓮藕,一邊為白河變蛋,一邊為酸辣雞胗。一定要按上青下白,四角為葷四邊為素菜的擺法。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三、婚俗民俗

安康的婚嫁饒有風趣,農村大部分男女聯姻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禮繁文縟節,禮數複雜,綜合安康各地習俗,從提親到迎娶一般要經過六道程序,即:請媒、訂婚、報日、迎娶。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1、請“紅爺”(媒人)

“紅爺”一般都由對男女雙方都比較熟悉的人承擔。男方家長知道誰家的女孩子,就去“請紅爺”(給紅爺送禮)託“介紹人”去打聽“門戶”,這個婚前打聽“門戶”很重要,主要包括有沒有家族遺傳病史,人的長相、家庭狀況、人品及為人情況等等。如果各方面情況還不錯,就要請“紅爺”去女方家說媒,如果女方家沒有什麼意見後,“紅爺”給雙方家約定日子,讓女方去男方家“看家”。“看家”就是女方派幾個代表和“紅爺”一起到男方家裡,看看男方的家庭條件,一般是生活水平、住房條件等,看男方的條件是否和“紅爺”說的一樣。如果女方家有意見,女方一般連男方家的“開水”(雞蛋甜酒之類)都不喝,直接就走了;如果女方沒有意見,就會留在男方家吃頓飯。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2、訂婚

經過一段時間,為了確認男女雙方的婚姻關係,男方讓“紅爺”再去女方家去,給女方家長約“訂婚”的日子。如果時間約好後,男方要去“過禮”,帶上衣服、“禮吊子”(豬肉)、饃饃、糧食、點心等“八樣禮”,還要去女方家放炮,表示這家女孩已經同意許給這家男的,街坊鄰居這些其他人家就不能再去女方家說媒了。

3、報日子

如果男女雙方結婚年齡不夠,逢年過節,比如大年初一,男方要去女方家拜年;夏天要去“送新”,就是麥收季節後,把新蒸的白麵饃饃給女方家送去。如果雙方年齡夠了,男方託“紅爺”去女方家確定“結婚”的日子,女方如果暫時不同意,就可以把時間往後推;如果同意,就按照男方家的意見確定結婚日期。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4、結婚

結婚當天,男方家就要請客“過事”,請“喜房”,“打響器”(嗩吶、鼓、鍤、勾鑼、馬鑼五樣子樂器),如果女方家距離遠,一大早就出去“迎親”。“迎親”的隊伍包括新郎、紅爺、要緊親戚的女同志(一般新郎的姐姐妹妹、嬸孃等),喜房(兩人),響器(五人),其他人根據女方家的嫁妝多少而定。

這天,男方要給女方帶一份厚禮,除了和定婚時基本相同外,還要給女方帶若干套衣服,以前至少四套以上,現在省事一般都給現金了。

結婚當天,女方家也要“過事”,當迎親的隊伍到達女方家時,這些人在女方家“坐完席”(吃席)後,就準備返程了,這時,女方要有“送親”的隊伍,送親隊伍通常由新娘的姑嫂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等組成。

當孃家送親的人員一行到達新房後,男方應準備煙、茶、果盤等(通常為8個)招待送親人,並且送親的人和新郎的父母要進行座談,代表孃家人向男方做一個簡短的交接。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農村結婚當天晚上也喜歡鬧洞房,但鬧洞房的人員和其他地方略有不同,主要是男方家要緊親戚,包括姑父、姐夫、老表這些人。鬧洞房的地點和方式也不一樣,這時,客人大多已經離開了,這時根據親戚多少,拼幾張桌子,放些點心、水果、瓜子、花生、菸酒之類,一共十幾盤子。這時新郎給新娘逐一介紹這些親戚,該叫什麼,如何稱呼等,新娘就給大家遞煙,點火,請吃煙,等等。鬧洞房的人通常都會在這個時候出一些節目,供大家逗趣,說說笑笑,把結婚的氣氛搞到高潮。農村有“愈鬧愈吉”之說。

四、喪葬民間遺俗

喪葬是安康群眾生活中的大事,古往今來,喪葬禮儀都十分受到人們的重視。安康由於地近楚蜀,居民“五方雜處”,其風土人情,禮儀習慣各異。但由於各種習俗的互相影響,互為補充和滲透,所以喪葬習俗的主要議程大體相同。一般說來,經濟上有寬餘者,其喪葬禮儀都是十分隆而莊嚴的,從在人嚥氣到出殯上山入土,乃至“七七”、百日、週年,它包括家祭,成服、守孝、唱孝歌、打喪鼓、薦亡靈、看風水以及土葬、崖葬、懸棺等一系列程序,祭祀程序繁瑣而慎重,這裡就倒頭、設靈、入殮等做簡要介紹。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1、人死洗澡穿衣

老人嚥氣後,首先要燒倒頭紙,以備亡人昇天或入陰曹地府沿途花銷;與此同時,要在室外鳴炮,表示亡人昇天,也用以通知左鄰右舍前來幫忙。死者的近親屬此時要用溫水為死者淨身。死者如是男性,要請理髮師為其理髮修面;是女性,女兒要為其梳頭。給死者穿好壽衣,顯得整潔安祥,雖死如眠,然後才將屍體移向堂屋鋪好的木板上,並用黃表紙或火紙遮面。並在死者腳下燒一菜油燈,名曰“路燈”,意為給亡靈在黑暗的陰間照亮道路,此燈一直燃至出殯為止。

2、設靈堂

死者停放在堂屋裡,前擺一祭桌,放香爐、蠟臺、祭品、供果等,並用黃紅紙疊一紙牌,上寫“新故顯考(妣)×公(母)諱××老大人(孺人)之靈位”,置於祭桌正中。富有之家用白綢緞或白布扎一孝幛,把死者畫像懸掛在靈牌後孝幛正中。孝幛兩邊懸掛輓聯,靈堂祭桌兩側置放孝男孝女和親友送的紙紮,如金童玉女,金山銀山,寶盆錢樹,車馬坐騎以及輓聯花圈等。在設靈堂的同時,要向親友報喪事,一般人家由孝子或近親登門向眾親友報喪,大戶人家還印發訃告。此時,亡者之家大門上要張貼白紙對聯,額書“當大事”。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3、入殮俗稱“封棺”

死者倒頭後,要將已備好的油漆棺材清掃乾淨,在堂屋裡安放好,先在棺內墊一層用白皮紙包好的草木灰包,再鋪上新做的專用大紅被褥。有些地方習俗要在棺內的草木灰上鋪一層紙,紙上擺藥精、明香、木炭皮、柏樹葉、絲麻、五色線、七枚清制銅錢,取意屍體不化、香火流長的祝願。然後鋪上殮單、被褥等,再放置屍體。富有之家,棺材內要用紅綢緞滿糊,內置金銀珠寶等,還需要給死者口裡噙上金也有噙銅錢的)。死者的親屬要目睹入棺的全過程,“親視含殮”,表示子孫們對死者己做到“養老送終”。

4、上坡入土

農村人一般人死後第三天就要入土,這天幫忙人們把棺材抬到院場,在棺材板兩邊放上兩根木頭,用繩子把木頭和棺材板固定好,前後放上小槓把抬棺材板的槓子加固好。這個期間,孝子都是跪在地上,面向棺材板。一切準備好後,由管事人叫一聲“起”,八個人就抬起棺材板,主孝把孝子盆摔在地上,就住早挖好的墓坑方向走去。

安康農村的民俗風情極其複雜,遺傳悠久,民俗風情內容獨特


把棺材板抬到墓地後,孝子跪在墓前面。然後由挖墓坑的幾個人,把棺材板放入墓坑,孝子開始還土。最後挖墓坑人把整個坑用土填平,整個過程就結束了。具體修墓立碑,農村一般都是在頭七完成的。

以上簡單介紹我們安康的民俗風情,有關安康的遺傳民俗風情還有很多,都是先輩們留下的文化結晶,民俗風情面廣,值得後人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