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龍湯破解世界醫學難題(醫法變通)

小青龍湯破解世界醫學難題(醫法變通)

一、小青龍湯的組成


桂枝(去皮) 麻黃(去節) 芍藥細辛 乾薑 炙甘草各三兩(各45克)五味子半升(38克)半夏(湯洗)半升(65克)(生薑65克)(見半夏注)


用經方大劑治病,今人頗多疑慮。今一一破疑解惑,撥亂反正,以利臨證應用。


1.劑量換算


據1981年出土之“東漢大司農銅權”,漢代一斤為十六兩,一兩為十錢,漢代一斤合現代250克,漢代一兩合現代15.625克,漢代一升,液體為現代200毫升(十升為一斗,十合為一升)


不同藥物(花、葉、籽、實、礦物類藥)由於形狀大小,質地堅硬、疏鬆之不同,經上海柯雪帆等多位專家分別稱量核實,可為臨床應用依據。如五味子一升為76克,半夏一升為130克。


這是傷寒論成書時的國家通行計量標準。為方便應用,去掉小數點以下尾數,則漢代一兩合現代15克,三兩合現代45克,每一兩與原著相差0.5克強。基本符合醫聖用藥原貌。


我在1961年至1981年二十年間,為救心衰垂死病人,逕用原方原量(解放初期沿用一斤等於十六兩,一兩等於十錢的舊制,尚未改用剋制),實際超過漢代用量1/2,為求穩妥,遵醫聖“中病則止,不必盡劑”的原則。


採用每劑藥煮一次,分三次服,服一次若病退大半,則止後服,停藥糜粥自養,不效則疊加,隨症情變化,消息進退之法,確有“一劑知,二劑已”的神效。平均計算,藥量仍在漢代劑量的範圍之內。但已超過現代用量的10倍,24小時附子的用量則超過現代用量60倍。


由於超過法定藥典的劑量,我在60年代治重危急症的處方,有兩次是經院長、公安局長雙籤才得以配藥。


最初二十年的探索,在誤打誤撞中在劑量上的突破,(一位心衰垂死病人的家屬誤將3劑藥並作1劑,2小時內服附子四兩半,合現代135克,得以救活,後活到80多歲。)使數以萬計的垂死病人得以起死回生。經方治病救生死於頃刻的神奇功效,得以再現。


直到1981年“權”的出土,古方計量的千古謎案,終於告破。令人震撼的是,時珍老人的一句話——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竟使後世錯了439年。直到現在,全國各省級中醫院的中醫臨床大夫仍受到種種限制,甚至要追究法律責任。


束縛中醫手腳的“緊箍咒”太多。中醫復興要走經典之路,已無疑義。刻不容緩的是要按古中醫自身發展的歷史事實與理論實踐,重編藥典,刻下要先行鬆綁,賦予臨床中醫按照四大經典用藥的權力。


2.桂枝原方旁註桂枝去皮,現代以桂枝尖為好


傷寒方中最大劑量為六兩(合90克),本方為三兩(45克),在湯劑煮服法中註明,“先煮去上沫”,上沫中有暝眩物質,服之令人頭眩,面赤而嘔,先煮去上沫可免此弊。


我的經驗可加等量之蟬衣則可有效防止發生暝眩。麻黃效用,不但可以開玄府(周身毛孔)而發暢汗,且可通利九竅,開鼻塞、明目聰耳,利小便。


使用麻黃峻劑時,可採取“得汗則止,不必盡劑”之法,消息進退。小兒、婦乳、老弱之人,可先服50毫升,密切觀察,得潤汗則減後服,得暢汗(全身毛孔皆有潤汗,玄府已開)則止後服。


小時內仍無汗意,可加至100~150毫升,更加飲熱稀粥一碗以滋胃助汗。有的病人,雖無汗卻小便特多,咳、腫皆消。此為肺氣已開,外邪下走空竅而出,亦為中病,勿須強發汗。醫聖發汗解表劑中,麻黃用至三兩,正是傷寒方的基礎有效劑量,低於此則無效。


傷寒方中除芍藥甘草湯用白芍酸以收之、補之外,其餘皆用赤芍,意在通利。經宋代許學士考證無誤。再看《神農本草經》芍藥項下論述:“芍藥,味苦平,主邪氣,除血痺,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則更無疑義。


半夏原方旁註湯洗。“湯”意為沸水,湯洗即以沸水沖洗數遍。經方中半夏皆生用,湯洗可去其辛辣刺喉之弊,但湯洗也洗掉半夏稠粘潤滑之液汁。過去認為“半夏辛溫燥烈”,錯了。


內經明示:“辛以潤之”凡辛味藥皆有潤的功用,附子大辛大熱大毒,都能“致津液”,似乎匪夷所思,正是因為附子最能通行十二經脈表裡內外,陽能生陰,氣能升水之故。此液汁手感滑溜,正是半夏溫潤的證明。古方“半硫丸”治寒積便秘,半夏降肺、胃、膽經之上逆,辛潤通便,硫磺大熱破寒積,甚效。


故我從1961年起,凡用生半夏不湯洗,而以等量之鮮生薑同煮,制其辛辣,積四十八年之親身體驗,無害而有殊效。


用治重症妊娠惡阻,小兒老人暴喘欲絕,百日咳,肺心病之兩衰危證,肺纖維化,食道癌之重度梗阻(生半夏130克 鮮生薑75克 赭石細末120克 生附子30克 紅參30克 乾薑75克 吳茱萸30克 大棗25枚,加用開道散)等數萬病例之實驗,皆能應手取效,未見一例有害。


現代之制半夏,經清水浸泡,甘草、白礬、生薑片浸泡月餘,反覆換水淘洗,製成之後已是純粹“藥渣”,半夏功效,喪失殆盡,非但不能止咳、止嘔,濃重之礬味,反而令人作嘔。


現代用二陳湯之所以無效,源出於此。當代青年中醫,以傳承醫聖薪火為己任,故在理、法、方、藥四個大環節,要恢復醫聖法度。駕馭毒藥以救人性命,是醫聖的重要貢獻之一。重重險關,老一輩人已一一闖過,青年一代只要勇於再實踐,細心體驗,必可成功中醫復興之偉業。


二、小青龍湯的主治


綜合歸納傷寒、金匱的論述,本方主治下述各證:


1、“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渴,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其脈必見緊、弦。


2、“病溢飲者(水氣不化,流於四肢,肌膚,身疼重如帶五千錢,腫脹,謂之溢飲。)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病之重者),小青龍湯亦主之(病之輕者)。”


3、“咳逆依息不得臥(哮喘重症,張口抬肩擷肚,危困欲絕,端坐呼吸,不能平臥。),此方主之。”


4、“婦人吐涎沫(痰飲上泛),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病機在上,在外,當解表化水氣,下之則引邪深入),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半夏瀉心湯和之,此證可直用大桂附理中合吳茱萸,直溫太陰本髒,更助釜底之火,以拔痰飲之根。)


5、“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湯主之。”


(按即小青龍湯加石膏二兩,此證由外寒閉塞過久,內已化熱,故加石膏解外清內,免成肺痿之禍。)


以上五條,第一條為傷寒太陽篇小青龍湯證之提綱,以下四條為金匱治內傷雜病之變法。


我的理解,小青龍湯主證只“咳喘”二字,病在肺臟,日久由肺入腎。其病機為“本氣先虛,外寒內飲。”治療大法為“發汗利水”,表裡雙解。


太陽經是病的來路,亦是病的去路。胸中為太陽經出入之路,又為肺經安居之所,肺為水之上源,皮毛為肺之外竅,又是太陽經之循引通道。諸症當先解表,開太陽,宣肺竅,汗出則外寒由裡出表,小便自利,水飲自消,諸症自愈。


但臨床治病,卻沒有這麼輕捷便當。由於人體本氣已虛,外邪屢屢入侵,寒邪由表入裡,由淺入深,正氣愈虛,邪陷愈深,層層藏匿於三陰之裡,成為痼疾。非得反覆扶正託透,伏邪難以盡出。此其一。


本湯病機中內因之“水氣”,實即痰飲之演化,痰飲之成,“脾為生痰之源”,必是人體本氣先虛,脾失健運,飲食不化精微,反成痰濁。於是浸漬於心胸肺胃間,“肺為貯痰之器”咳喘之內因,實緣於此。若無此內因,則外受風寒,不過是區區麻黃湯證而已,不會成為內外交困的小青龍湯疑難大證。


醫界有一句話“醫生不治喘,治喘丟了臉”。不但中醫,現代醫學對喘證也是束手無策。說來慚愧,這一世界難題,遠在一千九百多年前,醫聖張仲景已完全解決,他的武器便是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之所以能成為治喘神劑,乃是因為醫聖駕馭有方。在“五或症”的加減法中,從種種苗頭的端倪初見,便預見到深層病機轉化的理路。從而採取相應的治法,以保元氣,如看到第一個苗頭“微利”,便去麻黃,因為大便稀溏已知病邪入裡傷及太陰本髒,不可更發其陽,故去麻黃之散表。


看到第二個苗頭“渴”,便知津液已傷,有轉化為陽明病之險,故去半夏,以免重傷津液,而加瓜蔞根三兩(即天花粉)以止渴生津,阻斷“太陽熱化入陽明”之變。


第三條,“若噎者,去麻黃,加炮附子一枚”。這是一個非比尋常的大苗頭。有兩種解釋,一是食物下嚥有氣阻隔感,非食道病變的假性噎膈症。一是“呃逆”頻作,古云:“久病見呃逆者危”。


少陰元氣,本應下守丹田,今見丹田之氣上奔作呃,少陰根氣不能下守,將有亡陽厥脫之變,故去麻黃,加附子急溫裡寒。此條,醫聖揭示了一條大原則:當表證、裡證同時存在,若裡證急,危及生命,則“急當救裡”。


傷寒全書,每一法,每一方的字裡行間,都寓有這樣的深義,不可等閒視之,這也是六經辨證的精髓。中醫治病當以識病機,抓“苗頭”,顧護脾腎元氣為第一要義!


三、我用小青龍湯


考慮到現代人屬未病本氣先虛,甚則未病本氣先潰,因此,我用小青龍湯有以下變通:


(一)變通小青龍方思路


1、加附子45克,以四逆湯法駕馭小青龍湯法,重症加生山萸肉90克,先防厥脫,使元氣固若金湯,則麻黃細辛可放手去解表利水,而無辛散過度之虞;


2、加生曬參30克,使成為四逆加人參湯,滋陰和陽,益氣生津,以制姜、夏之燥。重症則改投高麗參9~15克,研末吞服。緩緩提升下陷之中氣以定喘;


3、加茯苓45克,成為小半夏加茯苓湯,另闢蹊徑,淡滲利溼,使浸漬心胸脾胃間之水飲從小便去,協助麻黃細辛開玄府發汗,上下分消;


4、為使本方成為治喘神劑,從射干麻黃湯中選入紫菀、冬花“對藥”,以治“咳而上氣,喉間水雞聲(溼痰纏於喉間所發之痰鳴音)。”從近代滬上名家經驗中選入定喘要藥殼白果一味。


紫苑、冬花,本經中品,溫而不熱,潤而不燥,寒熱皆宜,百無禁忌。《本草正義》盛讚“紫菀,專能開洩肺鬱,定喘降逆,宣通壅塞,兼疏肺家氣血。凡風寒外束,肺氣壅塞,咳嗆連連,喘促哮吼及氣火燔灼,鬱為肺癰,咳吐膿血,痰臭腥穢諸症,無不治之。


而寒飲盤踞,濁涎膠固。喉中如水雞聲者,尤為相宜。”冬花與紫菀性味相近,仲景之後凡治肺痿、肺癰、咳嗽喘促諸方無一不列為主藥。所選白果,味甘,微苦,入肺腎經。


功能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為痰喘要藥。其性收澀,表實者與麻黃同用,一散一收,治痰喘極效。白果有小毒,而白果殼善解白果毒,故凡用白果入藥,宜帶殼打碎入煎;


5、凡見喉間痰鳴漉漉者,加竹瀝60毫升(三次服)以稀釋滌除痰涎;

6、痰喘實證,胸高息湧,窒悶欲死,加杏仁半升(55克),葶藶子半升(62克),大棗30枚,病退即去;


7、肺心病合併呼吸衰竭、腦危象者,加麝香0.3~0.5(首次頓衝,附子加至100克,另加山萸肉120克,生龍牡、活磁石各30克。);


8、寒邪鬱久,入裡化熱,體溫39度以上者,加生石膏250克,烏梅36克,熱退即止後服,不必盡劑;


9、方中麻黃有致暝眩物質,令人一陣昏眩面赤如醉,除先煎去沫外,可加等量之蟲衣,可免此弊。


(二)變通小青龍方全方


桂枝 麻黃(另包,先煮去上沫)蟲衣 赤芍各45克 炙草30克 制附片 乾薑各45克 五味子33克 遼細辛45克(蜜炙) 生半夏65克 生曬參30克(另煎) 茯苓 炙紫苑 炙冬花各45克 殼白果20(打) 鮮竹瀝60毫升 生薑65克


本方煮服法


1、加水2500毫升,先煮麻黃去上沫,減500毫升,後入諸藥,文火煮取500毫升,対入參汁,分三次服,每次200毫升,每次間隔3小時。


2、服首劑第一次後密切觀察,若得全身暢汗,則剩餘二次棄去不用。若僅得微汗,3小時以後再給藥一次。若仍無汗,則縮短間隔時間,頻頻給藥,以得汗為度。


此即重劑分投,酌情進退之法。若服首劑即得暢汗,或汗雖不暢而小便通利,亦為中病。則第二劑之後麻黃減為5克,此時麻黃之用已非發汗,而是調暢五臟氣機,類同陽和湯之用。


特殊體質,表閉過甚者,在服湯同時,可加飲熱稀粥,或“黑小豆、紅糖、生薑、大棗和蔥白(五虎湯)”,以滋胃助汗。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點擊“瞭解更多”學習中醫 ↓ ↓ ↓

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