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耒陽“扶貧車間”進鄉村 貧困戶家門口就業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資一帆 梁斌 記者程聰報道 近日,在耒陽市大義鎮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艾美服飾的扶貧車間內機聲運轉不停,30名工人正在趕製一批新的服飾訂單。今年來,耒陽市全面摸排貧困戶勞動就業底子,進一步推進“扶貧車間”進鄉村工作,全面實現符合就業條件的,戶戶有人就業、家家有務工收入,吸納當地貧困勞動力就近務工,做到顧家、脫貧“兩不誤”。

決勝2020:耒陽“扶貧車間”進鄉村 貧困戶家門口就業

“下樓就是車間,在這裡上班真的很方便,一個月能掙3000元錢還能照顧老人、孩子。”談起現在的生活狀態,車間工人、耒陽市大義鎮東方紅村村民唐雪芳樂滋滋的。

唐雪芳是2018年搬到大義鎮的易地搬遷貧困戶,家中兩位老人身有殘疾,兩個小孩剛讀小學,為維持生計她和丈夫一直在廣東務工。去年艾美服飾扶貧車間開到了大義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為她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像唐雪芳一樣實現家門口就業的還有很多,艾美服飾扶貧車間的30名員工中,有9人是建檔立卡貧困對象,他們都來自周邊的村民和易地搬遷貧困戶。在這裡,工人的人均年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考慮到貧困戶情況特殊,該廠不僅適當降低貧困戶勞動強度,還給貧困戶購買了每月100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逢年過節購買愛心物資上門慰問,激勵了貧困戶自主脫貧的信心。

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又有就業願望,為什麼會成為貧困人口?走訪中,耒陽市大義鎮黨委書記賀勝亮向記者解釋:原來這些貧困人口中,有一部分是家中有老人、病人需要長時間不間斷照顧,導致他們無法走出家門實現就業脫貧;有些是年齡偏大的婦女,要在家照顧孩子,照顧家庭,不方便到外地就業;另有一部分人由於農業生產的需要不能長時間在外就業。因此,幫他們解決家門口就業,就給了他們一條自主脫貧的門路。

據瞭解,由於投資成本不高,吸納貧困戶就業效果顯著,耒陽市要求貧困人口少於500人的鄉鎮要在鄉鎮建立扶貧車間,貧困人口超過200人的村、易地搬遷超過300人的集中安置點,都要在村、安置點建立扶貧車間。由此一來,扶貧車間在耒陽呈遍地開花之勢,既提高了貧困戶的自主脫貧能力,又為企業解決了用工難題,促進了企業疫情之後的復工復產。

目前,耒陽市共有就業扶貧車間22個,幫助204名貧困對象實現家門口就業,每人月均收入超2000元,全市綜合貧困發生率已下降至0.18%。


內容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站

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