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小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年夜”,又叫“過小年”。到了這天,離春節也就不遠了,家家戶戶開始置辦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年的味道也越來越濃。不過,這小年的日子與習俗,在各地卻不太一樣。譬如,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竟然有這麼多不同,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介紹一下具體有哪些不同吧!

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掃年,即掃塵,實際上就是大搞家庭環境衛生。

北方: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所以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

南方: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稱“撣塵”。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是南北地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

北方: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南方

:主要是燒紙祭送,還要把所有的菜餚先供過灶公灶婆後,才端上桌大家一起分享。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而在南方,小年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傳統。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據說,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上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米卡米卡蛋糕麥芽糖小餅乾,古法熬製醇正黑糖,營養健康,麥芽Q軟,酥脆有嚼勁。好吃不膩,管飽不怕飽,一口一個嘎嘣脆,小小的一塊剛剛好。

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米卡米卡蛋糕牛軋蛋卷,酥脆的蛋卷包裹著甜糯的牛軋糖,咬一口,又酥又有嚼勁,還夾著淡淡的芝麻香,微波中火10秒鐘,你就可以得到一個會拉絲的牛軋蛋卷啦。

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南方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徵,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後,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後才有出售。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製而成的糖製品,祭灶神用。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裡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種特殊風味,更是關東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一種糖。它已從灶王爺的祭桌上走下來,廣為百姓享用。

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北方小年,

家家忙做大餑餑(又稱大饅頭)、團圓餅、壽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團圓,日子過得年年有餘。此製做起來比較麻煩,發麵後醒面,再揉麵再醒面,然後再做成各種花樣的麵食造型後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後才下蒸鍋,此蒸出來的麵食又稱之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費工夫。

小年夜到底該吃餃子還是年糕,都別爭了,聽我的

你還知道南北方小年夜有哪些區別呢,留言告訴小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