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墓”(13)• 墓主的光辉形象 Ⅲ

出土的墓主标准像——玉跪像:


“妇好墓”(13)•  墓主的光辉形象 Ⅲ

这是墓主简狄中晚年的标准像(即身为帝妃兼又拥有兵权,具有双重身份的简狄塑像):

① 标准着装——头戴妃帽(半圆半平),身着妃服(帝喾之妃);

② 标准配置——身佩可以用来发兵、用来调遣部队的璋;

③ 标准仪态——帝妃,是能与帝一起进行礼天、祭地、祀祖,能行跪拜大礼之人,所以她的玉像被塑成跪地之姿。(“帝妃”的塑像与铭文都呈跪姿)


以今天普通人的眼光来看,也许会觉得这个玉人像奇形怪状、其貌不扬……根本无法与我们心目中文武双全的女英雄、女将军划上等号。

所以也难怪会出现如此尴尬的一幕:

这尊现成的、珍贵无比的、价值连城的墓主真容像,被世人冷落一旁,默默无闻,不受关注、少人问津,她羞愧的简直无地自容;

而另一边,坐落在五号墓入口处,那尊我们理想中的、符合大众审美及期望的、大费周章再造出来的现代化雕像(身披战甲、手执铜钺、大义凛然、英姿勃发、长身玉立的美女英雄像),可谓尽人皆知、万众瞩目,她到处刷脸刷存在,真是风光无限啊。


“妇好墓”(13)•  墓主的光辉形象 Ⅲ

呵,现实无奈极了!可怪谁呢?

假如文物会说话

那么,我想铭文会首先跳出来说,她(墓主)不叫“妇好”啊。

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在阶级、礼制等方面,要求极其严苛和讲究,尤其涉及先祖、宗庙、陵墓等给后人祭祀(拜)的场合。

所以,像五号墓这种能下建陵墓、上盖宗庙的大型、综合性祭祀场所,就更加容不得半点差错。

五号墓之所以被认定为“妇好墓”(墓主名为“妇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学者把墓中祭器上所刻数量最多的那个铭文释译为“妇好”。

好吧,就假定墓主的名字为“妇好”,那么问题来了,数量如此庞大的(一百多件)刻着“妇好”铭文的这批祭器是谁人所作?即是谁在祭拜她?是她的配偶武丁王吗?武丁王所制的祭器,上面会直接刻上他的王妃的名字?拜托!那么宠爱的王妃死会没有谥号?所以要么不刻,要刻也只能刻谥号,哪会直接刻名字,礼制还要不要?如果说是墓主的后人制器来祭拜她,那就更加不可能了。作为后人谁会没大没小、直呼其名“妇好”?!还有没有对逝者所谓的敬、对祖先所谓的尊啊?

古代,称呼先祖讳名(讳名啊亲,就是避讳直呼其名)。那后人应该如何称呼先祖?答案是只能用谥号,没有谥号的就用妣考来称呼。

五号墓中,“辛”是帝喾的谥号,“辛妃”是简狄(辛帝妃)的谥号,所以墓中铭刻有“司辛妃”铭文的祭器才是用来祭拜墓主的,“司辛妃”即祠(供奉)辛妃。(注:此铭文被学者错释为“司母辛”)

“辛妃”(谥号)!这样称呼墓主,对她所有的后人都适用,包括子、孙、曾孙、玄孙等等十几或几十代的后人。

而铭文被学者错释为“妇好”的那一百多件祭器,其实不是用来祭拜墓主的,它们是殷后人用来祭拜他们的始祖·契的。契是墓主辛妃·简狄和辛帝·喾所生的儿子,他是殷商的始祖,他的母亲是殷商的宗母,这也是五号墓这种宗墓宗庙的特性,它所祭拜、铭扬的是殷商一族的宗祖(即不止墓主一人)。


假如文物会说话

那么,他们会纷纷跳出来说:墓主必须是殷宗母简狄才行,因为只有她才具备这样的资格。

首先,墓主简狄拥有不凡的出身,她出生在母系氏族的有娀氏,且为有娀氏的首领,她领导着有娀氏这一诸侯方国;

其次,简狄与东夷部落首领·喾建立婚配关系,两个部落强强联手,势力如虎添翼。简狄能征善战,跟喾夫妻同心,共谋霸业。所以后来喾取得王业,简狄也是功不可没。

再次,简狄还生了个好儿子——契。契是殷始祖,他有刻字记事利商之功,也因此成为殷商首个拥有方国之人。简狄依靠其强大的母源优势,为儿匡山运土,搭桥铺路,助殷后人谋王路。儿子成材,母凭子贵;汤王天下,光宗耀祖。

简狄“方国首领 + 帝妃 + 殷始祖之母 + 殷人(王)宗母 ”这样的地位和身份,才配享五号墓这样规格的宗墓宗庙。


“妇好墓”(13)•  墓主的光辉形象 Ⅲ

(备注:“妇好墓”内容太多,将分篇介绍,要完整了解,请参阅上下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