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文明的整體觀

你是否因生存忙碌而透支了健康和身體?

你是否因孩子教育家庭和睦而唉聲嘆氣?

你是否因事業瓶頸追逐財富而苦惱焦慮?

現代化的物質生活奪去了我們內心的寬闊與寧靜,信息化時代過度的資訊也將我們的頭腦餵養的臃腫不堪,而科技與經濟千般騰飛卻驅不走深深的恐懼:文明時代的危機依然來勢兇猛,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爆發,日益枯竭的地球資源,財富差距不斷加大,人心的墮落,未來前景撲朔迷離。

為什麼?

怎麼辦?

路在何方?

我們到底在哪裡安心立命?

從歷史發展的意義上講,中國處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在文化與文明上,西學東進100年,當代中國成了三大文化與文明交匯的國家:中華儒道文化、印度佛學文化、西方科學文化;中國鄉村文明、印度叢林文明、西方城市文明交匯在一起,形成了中國“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就是當代中國文化與文明的特色,也深刻影響著當代的每一箇中國人!

是時候讓我們以整體觀來重新深入審視當前在中國融匯的文化與文明瞭。因為只有通過這樣的審視,然後迴歸心靈與生命的本來面目,才可以讓我們詩意、和諧的生活,從而收穫幸福圓滿的人生!

課程目標:

1、深刻理解文化與文明的定義以及對於現世生活的意義。

2、比對“中西印”三大文化與文明體系,以及在當代中國的內部產生的混亂,重新定位自我,獲得心靈安定與自在。

3、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相應,自覺認同民族精神,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

課程特色:

迴歸中華文明的“共和傳統”本位,迴歸中華易文化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文化精神本位。同時,吸收印度的禪文化與叢林文明、西方的科學文化與城市文明,這是中國的復興自強之路。

從心出發,正念修學,與根性文化相應和,真正自覺於行的文化自信,用聖人的“美、大、聖、神”境界引領現世生活。

課程內容:

1、在中、西、印三大文化系統的視閾下,解釋中國文化的起源、沿革與特質。比較易學、禪學、科學三大文化系統。從文化體系的四分位系統,解釋三大文化的差異與交叉。

2、在中、西、印三大文明系統的視閾下,揭示中華文明的起源、沿革與特質。比較鄉村、叢林、城市三大文明體系。使得我們辨別三種文明的社會結構、家庭結構、國家結構和社會權力的運行結構。

3、闡釋中國傳統的王道與王制的基本結構。揭示中華文明超穩定的學理根據。

課程導師:

李漫博

李漫博老師任中國心學書院研究院院長,三智書院,中國陽明研究院副院長,三智書院教授,三智教育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大國智匯(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顧問。頻頻在北大、清華、人大和中央黨校開講座。曾任職於某市委政策研究室,開發區法規局局長,中共黨員,革命烈士後代。國學通才,博古通今,立志將餘生奉獻中華智慧的教育事業,從經典中昇華思維,在生活中體悟,以親身實踐古老智慧獲得正知正見。

文化與文明的整體觀

李漫博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