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泊船,孤獨旅人的心聲:《旅夜書懷》

都說時勢造英雄,那反過來說,有多少英雄生不逢時呢?僅以詩詞史看,就至少有陸游、辛棄疾。當然,杜甫的一生,也苦在生不逢時。

月夜泊船,孤獨旅人的心聲:《旅夜書懷》

安史之亂之後,唐王朝由盛轉衰,杜甫便開始顛沛流離的生活,居無定所。

公元764年,時值唐代宗廣德二年,杜甫的好朋友嚴武領劍南節度使,奉旨督川。三月份,他邀請杜甫回成都。已經53歲的杜甫,從閬州重新回到了成都。這個春天,杜甫難得寫下一首比較明快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月夜泊船,孤獨旅人的心聲:《旅夜書懷》

好友嚴武對這位老夥計非常支持,處處給予照顧。本來,在好友的幫助下,杜甫應該能過幾天安生日子。誰想到天有不測風雲,第二年四月,嚴武突然去世。杜甫失去了靠山,不得不乘舟東下,舉家搬遷。在嘉州到忠州的漂泊途中,他思緒萬千,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月夜泊船,杜甫看到了微風吹拂著江岸邊的細草,高聳桅杆的小船孤零零的停在江邊。他看到了平野開闊,星星如垂地面,月光明照,大江奔流。本是壯闊美景,宜人心神,他卻無暇欣賞。他想的是什麼呢?他在想我這輩子就想當個好官,就想為黎民百姓做點實事,當頭來居然是因為寫文章而著稱了?他想我也到了年老多病該休官的歲數了。這奔波勞碌的樣子像什麼呢?哦,原來就是這天地間獨自飛翔的沙鷗。

月夜泊船,孤獨旅人的心聲:《旅夜書懷》

詩歌的尾聯是名句,承接頸聯之悲懷,想象沙鷗以自傷漂泊,完成“頓挫”之表達。天地之景,場面宏大無比;而一隻沙鷗,在天地面前又何其渺小。作者試圖表達,天地雖大,自己卻如同天地之間的小小沙鷗。扶孟先生在《唐詩矩》裡對此感嘆,“語愈悲,氣愈傲”,杜詩從大景寫悲傷孤獨之情,但抒發的卻是作者無邊的傲氣。《姜齋詩話》 (明王夫之)裡言及,“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情景名為二,實則不可離”,又有《人間詞話》 (清王國維)言曰,“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頸聯與尾聯即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自己孑然一身四處漂泊,正像是廣袤天地之間孤零漂泊的一隻沙鷗。詩人借曠大渺小之景物對比,烘托出孤零獨立於縹緲之中的沙鷗形象,借沙鷗自喻,表達出天地之間無所可依的寂寥。

月夜泊船,孤獨旅人的心聲:《旅夜書懷》

詩中“垂”、“湧”這兩個動詞用的尤為巧妙,以動襯靜,突出原野廣闊,江流奔波。而後詩人筆鋒一轉,借景抒懷,將自己比喻成天地間孤獨飛翔的沙鷗,流離失所,正是詩人自身命運的寫照。描繪出一幅壯麗開闊的畫面後,偏偏是若無其事的感嘆,更顯夜景遼闊,詩人惆悵。

這不,他這愛操心的毛病又犯了。他回想起自己這一生顛沛流離,惶惶如喪家之犬。回想起朝廷黑暗腐敗,多少豪傑空有一身報國之志卻無法施展。回想起芸芸眾生人間疾苦,黎民百姓在戰火中不得安寧。瞬間又老了十歲。

月夜泊船,孤獨旅人的心聲:《旅夜書懷》

在古代,入朝當官可是當時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於是便有了孟郊登科後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也有詩人沒那麼幸運,連一生瀟灑如少年的李白也曾有理想破滅的時候,於是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感嘆。詩中“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更是將詩人年老多病之嘆,壯志難酬之感躍然紙上。

月夜泊船,孤獨旅人的心聲:《旅夜書懷》

我們讀杜甫的文字,有時可以把它們看作為一種特殊的日記,但感情顯然比一般日記更加強烈和直接。我們從中可以讀出詩人在當時的“當下”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體驗。同日記一樣,這首《旅夜書懷》描刻出一個非常個體化的記錄:雖然確切時間、確切地點、確切情形之間的關聯已經永遠失去,無法確認,但後世的讀者相信這一切的歷史真實性,並且依賴這一真實性,進而產生自己的解讀。此詩的偉大之處並不在於其在詩歌上的發明創造,而在於杜甫與此時此境的愜然邂逅,以及“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藝術化記錄。

月夜泊船,孤獨旅人的心聲:《旅夜書懷》

要說“人生苦短”,應該及時行樂。那要是“人生苦多”,這可怎麼辦呢?杜甫沒有趕上李白時期的盛唐時代,所以一生仰望。他這輩子,說慘嗎?是真慘!說剛嗎?是真剛!國運動盪,命運不曾厚待與他,他也從未向命運屈服。他是現實主義詩人,用筆伸張正義,譜寫傳奇。即使漂泊不定,也不敢忘黎民百姓。即使孤苦無依,也不曾俱貪官汙吏。他是詩人也是戰士,他是杜甫,無邊黑暗裡最鋒利,最閃亮的那顆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