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大文旅項目 涼山推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重大文旅項目是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牛鼻子”。近日,全州文旅重大項目和景區建設工作推進會提出,2020年,涼山將把文旅項目建設作為培育全域旅遊首位產業的重要抓手、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破題關鍵、建設文化強州旅遊強州的有力支撐,聚焦重大文旅項目,加快推進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建設,推動文化旅遊精品工程、示範項目落地。以重大項目建設為關鍵點和突破口,補短板、強弱項、夯基礎,加快打造“大涼山彝族風情旅遊目的地”“國際陽光康養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大香格里拉生態旅遊目的地”,加快建設文化強州旅遊強州。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帶動文旅投資擴容增量

2019年,我州完成文旅投資70億元以上,建成全州文旅項目庫,包裝儲備重大文旅項目154個、總投資761.3億元;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國家A級旅遊景區38個,其中國家4A級景區11個、3A級景區24個、2A級景區3個,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天府旅遊名縣各1個;2019年全州共接待遊客4883.7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30.21億元,文化旅遊產業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良好態勢。

聚焦州委州政府確定的項目工作主題,抓好項目落地落實,開工建設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形成文旅經濟更多實物量,牽引帶動全州文旅經濟加快發展。進一步加大項目申報爭取力度,力爭螺髻山5A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西昌市柒門漁村蘭館項目、冕寧縣彝海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等7個文旅融合項目進入全省文化旅遊融合示範項目。

加大項目實施力度,抓好總投資2.72億元的會理縣龍肘山景區、木裡縣瑪娜查金景區等25箇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建設推進力度。加快預計投資101億元的40個在建項目進度,推進預計投資152.6億元的44個前期項目儘快開工,爭取預計投資261.5億元的10個簽約項目儘快落地,加快預計投資246億元的60個儲備項目招商引資步伐,努力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項目化推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大項目跟蹤督辦力度,聚焦“10+4+N”項目,定期不定期督促指導相關縣市重大文旅項目建設,強化督辦和服務,嚴格項目進度月統計、季通報、年考核制度,全力推動文旅項目落地落實加快建設。

以品牌創建為重點全面啟動A級景區創建工作

今年全州文旅品牌創建以瀘沽湖、螺髻山兩個國家5A級景區為重點,聯動推進天府旅遊名縣、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力爭實現文旅品 牌創建新提升新突破。要抓好A級景區創建,正排工序、倒排工期,嚴把時間節點、加快推進瀘沽湖、螺髻山創建5A景區各項工作;全面完成茅坡櫻紅、老君峰景區創4A級景區省檢反饋意見整改,

積極推動馬湖景區通過4A級景區創建省檢。

全面啟動18個3A級景區創建工作,力爭創建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7個。與此同時,抓好天府旅遊名縣創建,放大西昌天府旅遊名縣品牌效應,示範帶動全州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力爭冕寧、會理入圍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為2023年建成3個天府旅遊名縣奠定堅實的基礎。抓好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力爭西昌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動會理縣、冕寧縣積極申報“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縣”,啟動德昌、會東、寧南、普格、鹽源、越西等10縣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為我州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州夯實基礎。

文旅融合發展 提升文旅經濟發展質量

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是今年全州文化旅遊工作的主題主線,將聚焦文旅融合發展,推動業態創新,進一步提升涼山文旅經濟發展質量。

實施文旅融合發展工程,積極推動全州38個A級景區、10個大涼山旅遊名鎮串珠成線、連片成面,培育一批鄉村旅遊、休閒旅 遊、紅色旅遊、研學旅遊、體育旅遊、非遺旅遊精品線路,培育文化旅遊與科技、體育、康養等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

實施服務提升工程,圍繞“吃住行遊購娛”舊六要素和“商養學閒情奇”新六要素,加強旅遊從業人員培訓,提升服務品質,補短板、強優勢、精特色,讓遊客在涼山享受更優質的服務,擁有更好的旅遊體驗。

實施主題營銷工程,圍繞“魅力中國城”“五彩涼山·度假天堂”文旅品牌,構建州縣聯動傳播推廣模式,積極參加全國、全省重要文化旅遊交易博覽會和文化旅遊主題活動,全方位宣傳展示我州優質文化旅遊資源。要實施全域旅遊信息化提升工程,順應信息時代發展需求,全行業、全要素、全方位推進文化旅遊信息化建設,推動產品和服務全面融合、全面提檔升級,依託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臺,力爭儘快建成“一部手機遊涼山”。

重大文旅項目建設正在成為涼山文旅產業加快發展、科學發展重要引擎和動力,為我州培養全域旅遊首位產業、建設文化強州旅遊強州注入了強大活力。(記者 袁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