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每人都曾是第一名,為何會有人笨笨的?

這原本應該是一個嚴肅的醫學問題,也可以說是學術問題,但上學那會兒,這節課卻被換成了自習……

直到後來看星爺的電影,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真的都曾是“第一名”。

其實過程一點都不復雜,我們用幾秒鐘的時間稍微回顧一下。

從兩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每人都曾是第一名,為何會有人笨笨的?

此處略去二百字,閘門一開,幾億蝌蚪大軍傾巢而出,浩浩蕩蕩,奮勇爭先,因為這不是演習,也不是比賽,這將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每一個蝌蚪都心知肚明,因為“勇奪第一”這四個字已深深的刻入靈魂……

兩小時後,第一名順利到達目的地,然後一頭扎進卵子裡,是的,你成功了!一個新生命即將誕生。

從兩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每人都曾是第一名,為何會有人笨笨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此時,受精卵會用一種叫做“透明帶反應”的方法,將其他的拒之門外,等待他們的只有“再也不見”。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都是第一名,為什麼有的人聰明,有的人卻笨笨的呢?

估計有人要拿基因說事了,人家父母都是博士,人家父母都是老師……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嘛。

從兩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每人都曾是第一名,為何會有人笨笨的?

不可否認,基因遺傳確實是最主要的,表現最淋漓盡致的是精英人才和智障。

精英人才:具備優良基因又佔據天時地利人和

智障:大部分是基因缺陷等先天疾病

兩個極端的就不說了,咱只聊大多數人。

回顧整個結合過程,我們會發現一個很大的疑點,“卵子”會不會遲到?如果遲到了,會是一種什麼結果?

第一名經過20cm(約20萬微米,蝌蚪身長60微米)的長途跋涉順利到達目的地,

仰天長嘯“我贏啦”“哈哈哈”……

發洩完環顧四周,我去,卵子怎麼還沒到?

沒辦法,等吧……

這期間,第二名順利到達……

然後是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

當第100名蹣跚而來的時候,第一名“一臉黑線”……

而當“卵小姐”翩翩而來時,鬼知道是第幾名紮了進去……

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當然會!

“小蝌蚪”在女性體內可以存活3到5天,而游到目的地一般也就需要2個多小時,如果“比賽”開始的時候恰好是排卵的前一到三天……

有沒有很合理的感覺?

還認為自己一定是“第一名”嗎?

不過也沒有什麼好氣餒的,能跟卵小姐結合,估計最次也是100名。

從兩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每人都曾是第一名,為何會有人笨笨的?

為什麼是一百名?有興趣的可以繼續,你會看到一個殘忍的事實……

幾億“小蝌蚪”大約只有1萬條能到達輸卵管,而最後能見到“卵小姐”本尊的,往往也就一百條。

其餘的?

其餘的全成了炮灰……

下面就見識一下“小蝌蚪”的花樣死法

酸死:精液為鹼性,而女性下體內pH值約為4.0,對精子而言實在“太酸”了。所以大部分蝌蚪根本“熬”不住,紛紛“陣亡”了。

累死:小小的“蝌蚪”身長只有60微米,而它們需要跋涉的路途有20釐米長(20萬微米),身體素質不夠好的統統都成了墊腳石。

黏死:

小蝌蚪面臨的最大障礙是“鬼門關”--宮頸,其內佈滿了黏稠的液體,只有恰逢排卵期時,才變得稀薄、量多、彈性大,有利於蝌蚪活動和順利通過,即使這樣,絕大部分蝌蚪也會命喪於此。

迷路:沒錯,就是迷路,這不是公平競賽,沒有裁判,沒有路標,也沒有志願者,跑錯路的蝌蚪註定是一個悲劇,切忌只顧低頭拉車,不顧抬頭看路啊。

無能為力:

這裡的“無能”是指沒有在特定的補充點獲能,後邊當然會無力啦。

綜上,小蝌蚪與卵小姐的結合是存在一定偶然性的,第一跟第一百當然會有差距,而真正第一的產生,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當然了,還有最重要的運氣~

當然了,不是第一也沒什麼好鬱悶的,畢竟幸運度絕對NO1,幾億分之一的概率都中,還不夠臭屁的嘛。

從兩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每人都曾是第一名,為何會有人笨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