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公元前99年的秋天,汉朝大将李陵所率领的5000步兵军团在浚稽山遭遇到了匈奴单于的3万精锐铁骑。数量的巨大悬殊,在单于看来,这似乎是一场没有开始就已经注定胜利的屠杀。结果第一回合“陵博战攻之......杀数千人”,汉军大胜。单于急调5万余兵马,合围汉军,此时兵力对比已达16:1,但战斗力强悍的汉军仍与匈奴“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到了后来“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最后,由于实力悬殊过大,加上没有得到其他汉军的支援和接应,李陵战败投降。但这场战役,李陵以5000步卒与匈奴8万多主力骑兵对抗,杀伤匈奴骑兵万余人,也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了,能让5000步卒抵挡8万匈奴铁骑的物质原因是什么?没错,就是弩,这种冷兵器时代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交战时最重要的克敌利器。

弩也被称作"窝弓"、"十字弓"。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

一把成熟的弩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臂、弓、机。“臂”一般为木制;“弓”横于臂前部;“机”装在臂偏后的地方。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弩各部位示意图


弩最重要的部分是“机”,弩机一般为铜制,装在弩“郭”(匣状)内,前方是用于挂弦的“牙”(挂钩),“牙”后连有“望山”(用于瞄准的准星);“望山”上刻有刻度,作用相当于现代枪械上的表尺,便于按目标距离调整弩发射的角度,提高射击的命中率。在铜郭的下方有“悬刀”(即扳机),用于发射箭矢。

当弩发射时先张开弦,将其持于弩机的“牙”上,将箭矢装于“臂”上的箭槽内,通过“望山”进行瞄准后,扳动“悬刀”使“牙”向下缩,这时使得弓弦脱钩,利用张开的弓弦急速回弹而形成的动能,高速将箭射出。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弩机实物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常常出土一种六厘米长短的条形骨、角、蚌片,几乎相同的是在其一端都开一个或两个小圆孔,有人认为这就是最原始的弩的机括扳片。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弩生于弓,弓生于弹”,似乎向我们揭示了弹弓、弓箭、弩箭三者的产生关系和时间顺序。

据考古推测,我国弩的出现应不晚于商周时期,但在当时战车盛行,弩的使用并不太兴盛。

春秋时期,当步兵兴起,也就是进入了铁器时代以后,弩就已经作为一种常见的兵器在使用了。《孙子兵法·作战篇》中就已将弩和甲盾等一起列为重要的作战物资了。

战国时期,弩更是广泛的运用于军事之中。从早期的擘张弩(即用臂力开的弩)发展到战国晚期出现的蹶张弩(用脚踏的方式拉开弩)。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战国时的铜弩机,还没出现铜廓


在古代传说中,战国时,楚国的琴氏改进了弓,设计了弩机。《吴越春秋》中记载“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这里的“机”就是弩机。弩在发明后不断得到改进,主要体现在力量的不断加强和对于弩机的设计。西方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战国时候的弩机可以和近代的来复枪相媲美,是古代工程技术的杰出成就之一。它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以被称之为机械的东西,而我们汉语中机械两个字中的“机”也是来源于弩机。

到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因为战争的需要,我们希望用更强的力量拉开弩弦,这就要求“弩机”更坚固结实,因此在弩机外加装了一个青铜机匣,叫做“郭”,起到一个强化机槽的作用,从整个结构上加强弩机的受力情况,因此在实战中可以承受更大的弦的张力,这样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弩机结构图


同时弩箭从先秦时期的青铜材质逐渐变换成了更加坚硬的铁质材料,使得弩箭具备了更好的稳定性和穿透力,能轻易穿透敌人的铠甲,造成致命的创伤。这种强强组合而成的新式汉弩就成为了当时朝廷最重要的利器之一。

由于跟北方匈奴长时间交战,作为汉军步兵对抗匈奴骑兵的利器,弩进一步的得到了发展。在“望山”上开始出现用于测距瞄准的刻度,提高了弩的命中率。并且开始有了连弩的记载:“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资治通鉴》卷21)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弩机使用示意图

东汉时期开始有腰引弩(后又作腰开弩)这是单人能拉开的最强弩。《武备志》中就记载“力弱者用蹶张,力雄者仍用腰张”。汉朝弩的强度以“石”来计算。张弓引满一石的弩相当提起一石(约30千克)重物所用的力。据汉简和古文献记载,汉弩分一、三、四、五、六、七、八、十石八种。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腰引弩和蹶张弩的使用示意图


三国时期诸葛亮制作了著名的“元戎弩”,东晋的《魏氏春秋》中记载这种连弩“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同足踏的蹶张弩配合使用,有很强的杀伤力。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复原的元戎弩(存疑)


南北朝时期骑兵在战场上称雄,弩不便于骑兵在马上使用,而且当时讲究使用重甲骑兵,所以弩便向威力强,射程远,使用机械力量的床弩发展。

而弩到宋朝已经趋于极致。宋军的弩种类很多,突出的有两种,一为床子弩,二为神臂弓。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三弓床弩


床子弩是一种重武器,是依靠几张弓的合力将一支箭射出,往往要几人拉弓才可拉开,射程最远可达1500米,是古代世界射程最远的冷兵器。檀渊之盟前夕,契丹大将萧达览即是中了床子弩箭阵亡的,使得契丹士气大挫。而神臂弓其实也是一种弩,装有机关,但可由一人发射,射程也可达370多米,且可贯穿重甲,令金军胆寒。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三弓床弩结构复原图


明以后由于火器的迅速发展,佛朗机,鸟铳、红夷大炮等火器大量的装备部队,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认为弩是“守营兵器,不利行阵”。它的作用进一步下降,不再受到重视,直至被淘汰。

到清朝年间,军队已经不再使用弩作为战斗武器了。

弓与弩的区别:

一是拉力不同,弩的拉力远大于弓,这也就决定了弩的射击初速度比弓要高,射程比弓要远得多,杀伤力也要强于弓。

二是射击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弩发射一次需要大约45秒。虽然这可以通过轮射的方式来弥补缺陷,但同时也意味着弩兵数量的增加和需要其他兵种的保护。而弓箭发射一次不到5秒,这在战场上是占据明显优势的。

三是射手所需要的培训时间不同,据史料记载,培养一名弓箭手需要三年的时间,而因为弩的精巧结构,从而解放了人力成本,培养一名弩手只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并且能达到较高的射击精准度。以至于在唐代,弓不是管制兵器,而弩绝对禁止民间持有,就是防止普通农民也可以用其来对抗朝廷。而西方在中世纪的时候,教会也曾颁布过禁弩令,因为一个持弩的农民,可以轻易杀掉一个训练有素的骑士,这对他们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四是弩可以瞄准目标,等到需要时再发射,有利于捕捉射击时机,命中率更高,同时也更适宜伏击和突袭,射手完全可以预先上好弦端着弩,仔细慢慢的瞄准,或者听指挥官的命令同时扣动弩机,进行射杀。而弓在这方面就逊色不少。

五是弩可以同时发射几枝甚至几十枝箭,战斗威力更强,实用性更强。即便命中率不如弓箭,但众多的弩箭所形成的箭雨也足以大量杀伤敌军。

六是弩的制作成本和技术含量都较弓更高,这也意味着需要更高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对当时的政权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西汉错金银铜弩机


关于弓与弩的关系,有一种这样的说法,两者的关系有点像跷跷板。骑兵越多,弩的重要性就越下降,弓的重要性就越上升。当战马消耗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比如西汉初期,那弩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而且,因为弩的简单易学和射击的精准性,它对于骑兵的杀伤力是极大地,所以从西汉以后,弩就开始越来越被重视,直到宋代,对于弩的开发和重视程度是最高的,同时也使得弩这种兵器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巅峰。

目前考古发掘中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且保存相对完整的弩,是1952年在长沙南郊扫把塘一三八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现在长沙博物馆展出了它的复制件。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年代最早的完整的弩

这件弩全长约51.8厘米。特别是弩臂等木质构件均能保存至今,十分难得,弩臂是用两段硬木拼接而成的,通体髹褐漆。弩机槽开在弩臂的后段,内装青铜弩机。弩弓出土时已断成几截,是用竹材制作的,中部两层复合,用绸绢、丝绳层层包缠,再髹黑漆,全长约130厘米。与这件弩一起还出土了一束竹杆弩箭,箭长63厘米。该弩制造得相当精巧,而且装有青铜铸造的机件,可以肯定这种弩并非是最原始的弩,我们有理由认为弩的诞生年代应该往前推移很长的时间。所以中国被公认为最先发明弩的国家。

参考资料:

于孟晨,刘磊 《中国古代兵器》

梅文 《古代兵器》

韩国玺 《中国古代弓弩概述》


古代真正的杀人利器------战争之王


喜欢就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