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微文化丨不知对错


东营微文化丨不知对错


文丨中枢居士 摄影丨旅途


老郑看着刚会走路的胖娃娃,还有胖娃娃身后的一对年青人,无奈地摇摇头。如果女儿听话,来县城工作,他至少有这么一个外孙了。

老郑不知道他对女儿的教育是对了还是错了。

老郑年轻时发奋学习,立志一定要考上学,一定要摆脱贫穷的农村,一定要捧上“铁饭碗”,老郑做到了。老郑有了女儿后,也是这么想的,也要女儿好好学习,也要捧上“铁饭碗”,女儿不负父望,考上了211大学,留在了上海工作,却不愿意走老郑的老路。

老郑的女儿坚决不考公务员,也不考事业编,也不去国企,进了一家私营电子科技公司。理由嘛,人家说得直接,挣钱多!至于多么多,老郑一直没有向外人说,有好奇的再三打听,老郑只是说很多,一工作就超过了他。

老郑的女儿硕士毕业,毕业那年二十五岁,老家村里一般大的姑娘都结了婚,有了娃。老郑觉得女儿还不大,毕竟是研究生嘛,以后是城里人,城里人结婚晚,没有在意女儿结婚的事。

两年过去了,女儿二十七岁了,眼瞅着往三十里走,老郑有些心急,开始留意女儿的蛛丝马迹。可是,看不出有男朋友的意思,心里越发着急。

二十八岁这年,女儿突然带回来一个小伙子,长得一般帅,一般高,问啥学历,说是硕士研究生。老郑心想,咱姑娘长得虽不是闭月羞花,可也不丑,这两人算是般配,心里的浪花翻腾得老高。

再往下问,老郑的浪花又掉下来半截。小伙子家里不富裕,没有买房,也没有买车。再问,存款倒是有。老郑的眼前一亮,心里的浪花又翻腾上去半桌子高。问女儿有多少,女儿说两年攒了三十万。老郑惊奇地看着女儿,赞叹地说,比你挣的还多啊!难怪大学生都不回来了,在大城市这么赚钱啊!

老郑不再年轻的脸上,堆出几道皱纹,开成了一朵褐红色的花。老郑心想,有钱就好,有钱比啥都好!我两口子省吃俭用,一辈子才攒了六十万,在县城给女儿买个房子还巴结,在上海也就买个卫生间。

老郑对女儿说,小伙子这个攒法,啥也不愁,不愁!女儿说,你想哪儿去了,啥不愁啊?这是朋友!是同事!你懂吗?

老郑心想,哪有这样的朋友啊,哪有这样的同事啊,不是发展到谈婚论嫁的程度,一个大姑娘能把小伙子领回家?老郑再一想,女儿是成人了,又是高学历的研究生,思想先进,这样的话想想可以,但是不能说出来。

老郑心里的浪花又落了下去,恢复了平静。有些话题他不便与女儿说,就撺掇着老伴,去嘱咐女儿。结婚前不能与男孩同居,如果同居了又不能结婚,就害了女孩子,以后的婚姻不幸福。


东营微文化丨不知对错


老伴寻了机会,与女儿说了这意思。女儿应着,说她老封建。女儿知道家乡的规矩,收拾了另一个房间,让小伙子睡下。

家里来了个陌生的成年男人,还住在隔壁,让老郑一夜没有睡好。这算什么事儿呢?是马上结婚的男朋友也就算了,还“朋友”“同事”的!哪有把一般男性朋友领回家的?老郑琢磨着,女儿一定是看中这小伙子了,一定是结婚的对象,天明了再找个机会问问,心里亮堂亮堂。

翻过来,调过去,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了。看看女儿的房门关着,再看看小伙子的房门,也关着,老郑心里踏实了不少。他穿好了运动服,想出去透透气。

突然,小伙子的门响了,小伙子整装走出来,看老郑穿好了运动服,提议与叔叔一起去散步。小伙子突然的举动,让老郑措手不及,有些慌乱地答应着,两人走出了家门。

小伙子不健谈,找些生硬的话题,尽量不让气氛尴尬。老郑问小伙子一些家乡的情况,俩人边聊边走。不知道谁家娶媳妇,一溜婚车从他俩身边驶过,又引起了老郑的愁事。

小伙子好像看出了老郑的心事,主动说,叔叔,我喜欢瑶瑶,我想与她结婚的,我要给她幸福。老郑听这话,心里舒服了不少。小伙子继续说,男人一定要有事业,有了事业才能有稳定的经济基础,有了经济基础才能给爱人幸福。我喜欢电子科技,我做的是5G技术,很有发展前景,我要再努力干几年,等我卖了房子和车子,有了安身的地方,就娶瑶瑶。叔叔你觉得我俩合适吧?

老郑心里的浪花翻腾了一下,又落了下去。我姑娘二十八了啊,再等几年啊?男孩好办啊,女孩子过了三十,就难了。老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小伙子,沉默了一会儿说,那要等几年哦,我们这儿,你们这般大的都有二孩了。

小伙子不再说话。他知道,像他这样的男孩子,现在太多了,也造就了这太多的大龄女孩。当下,谁敢结婚啊!哪有条件让女孩子幸福啊,除了立志幸福,除了甜言蜜语,除了哄女孩子开心,其他的还做不到。

吃过午饭,女儿领着小伙子走了。晚上女儿给老郑发来一个信息,共三段:

养羊干么?卖钱。卖钱干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么?生娃。生娃干么?养羊。

养羊干么?卖钱。卖钱干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么?生娃。生娃干么?养羊。

养羊干么?卖钱。卖钱干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么?生娃。生娃干么?养羊。


东营微文化丨不知对错


这个傻丫头!老郑苦笑了一下,心想,这丫头被小伙子洗脑了,我这些年的培养,算是白费了。为什么要让女儿好好学习呢?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呢?不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吗!好日子是啥?不是住大房子吗?不是开好车吗?不是适龄结婚生娃吗?不是吃香的喝辣的吗?这倒好,我费尽心血,女儿用工苦读,一家人努力了二十几年,就落了个虚名:老郑家的瑶瑶在上海工作了!事实上呢?租住在狭小的房子里,天天吃外卖,都二十八了,结婚的事八字还没一瞥,生娃的事就更甭说了!

老郑越想越想不明白,这些年他做对了还是做错了。真不该让女儿学习那么优秀,留在了大城市,如果当初学习一般,考个一般的大学,回家乡小县城,考个公务员、事业编,有体面的工作,有大大的房子,有漂亮的车子,有胖嘟嘟的两个娃,那该多好!


作者简介:中枢居士,山东利津人,文学爱好者。偶来小感,为诗为文;偶见报端,欣喜不已。功底粗浅,灵感驱笔;以文娱心,与人共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