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美酒

對於昭通人來說,八九十年代的二粬酒是留在眾人心中不可磨滅的印記。那時的二粬酒,是逢年過節走親訪友,迎來送往的必備佳釀。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待客交際,二粬酒是不二之選。

家鄉的美酒

此酒產自灑漁河酒廠該酒廠前身是葡泉酒廠四分廠。此地青山相待,白雲相愛。這裡泉水有形,也有聲,但不是流出來的,也不是淌出來的,是從崖層隱蔽孔隙“吐”出來的。方圓數米,數十個隱蔽的孔隙,不停地“吐”出一串串水泡。

水泡大小與葡萄相仿,渾圓如珠,晶瑩剔透,一粒一粒,粒粒可數,宛若一串又一串珠圓玉潤的浮漾的項鍊,葡萄井由此得名。這裡既然有優美的自然環境,還有清冽甘甜的泉水,當然是天然的釀酒勝地。出產的二粬酒純高粱酒,清香濃郁,口味純正,入口順滑,令人回味無窮。

家鄉的美酒

在二粬酒最流行的那些年,每逢新年到來,去外婆家拜年,一隻豬腿兩瓶二粬酒是必備的拜年禮品。

大年初二,穿戴整齊,一大早就背上背籮出發。翻山越嶺不覺得累,路上的空氣都格外清香,風景更是特別。

那時的我,老感覺,只有外婆家的風景才是那樣的特別,那風景也只能是屬於外婆家的風景。

家鄉的美酒

終於到外婆家了,外婆一句:“孫兒,你來了哇!”倍感親切動聽。外婆家早就燒好了火壠,火壠裡松木通紅,熱氣撲面而來。外公立馬把早就燒好的洋芋,刮成金黃色,塞在我們手裡,咬一口,酥軟可口。表弟表妹們要吃,先等等再說。

家鄉的美酒

吃飯了,豬肉燉粉條、烘燉的黃豆豬頭肉、各式的菜滿桌子端上來,美味是令人終身懷念的。

大人們自然要喝兩盅,拿出來的,當然還是二粬酒。擰開蓋子,倒上一杯,小口小口的抿,抿一口,咂巴兩下嘴,再拈一顆花生米或是其他的下酒菜,那滋味,是大人們快活似神仙的味道。那感覺,縈繞在心靈深處,無法忘懷。那感覺,是八九十年代特有的感覺。那感覺,是物質不太充裕但已經大幅改善後的感覺。那感覺,是信息不通暢,交通條件落後,可人與人之間還有濃情蜜意的時代特有的親情感。

家鄉的美酒

再後來,讀了高中。喝酒便是偶爾為之的快事。三五個朋友,在週末時候,一起去縣城外的山溝裡。遊覽山水風光之後,把準備好的洋芋、瘦肉等但凡容易弄熟來吃的東西,壘石為灶,折枝為筷就燒烤起來。

烤熟了,男男女女,拿出二粬酒,你一口我一口,對著瓶子不忌口。喝是喝不醉的,因為酒有限。大家在山溝林地裡唱跳隨心。

真可謂年少輕狂,幸福時光。單純而美好的回憶,定格在十八九歲。那時的友情,彌足珍貴。

家鄉的美酒

時過境遷,一晃二十年過去了。當初的好朋友各奔前程,四散天涯。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喝過二粬酒的老友們,也許一年半載不見面,三五個月不通電話不網聊。但知道他在哪座城市,得閒一定會去找找。特別是還在老縣城的朋友,回家必定是要湊在一起聚一聚的。

一醉方休也好,清茶閒聊也罷。彼此的情誼,早已深入骨子裡去了。有人說,故鄉,就是你有三親六戚的地方,可促使你回鄉的,更可能是你在那裡有幾個能喝一輩子酒的老友。

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同懷視之。”說的,或許就是這種感覺。

不過,唯一遺憾的是,由於經營不善,葡萄井酒廠在世紀之交時停產二粬酒了。市面上突然少了廣受歡迎的佳釀,總讓人感覺少了點什麼。

可是人們在不經意間,又覺得,在生命中滋生、醞釀著一種情懷。這種情懷是一種若有所失的感覺,是對年輕時青春美好的記憶,是對崢嶸歲月流逝的感嘆,是光陰荏苒時代變遷的惆悵,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很難彌補。

家鄉的美酒

於是,在二十年過去之後,有價無市的原包裝二粬酒在悄無聲息之間被炒到一兩萬一瓶,成立名副其實的傳奇“高端酒”。對於普通酒友來說,能再次喝上平民價的二粬酒無疑是奢望。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二十年來,葡萄井酒廠的釀造工藝並未失傳。配方還在釀酒人的手裡,並且二十年來二粬酒的醇香並未斷根。

原葡萄井酒廠四分廠的老酒師傅出於對二粬酒的熱愛與不捨,將他們的匠心精神默默守護著,二十年來釀造的高粱酒整整三十萬噸儲藏在倉庫裡,香味愈發濃郁。可是,時代日新月異的變遷讓老酒師傅們跟不上電商時代的步伐。他們只能對著倉庫望酒興嘆。

家鄉的美酒

人們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他們的堅持終於在今天迎來了曙光。

雲南龍耘商貿有限公司以獨到的眼光慧眼識珠。他們將這三十萬噸的酒進行了現代化包裝,以迎合新時代年輕人的審美。品牌名稱也改變成頗具現代感的“抖一口”。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還有對這份匠心精神的致敬和堅持。這無疑是昭通酒友最大的福音。

喝老酒,還要喝出情懷。“抖一口”,夠朋友!相信在新的時代裡,龍耘“抖一口”帶著二粬酒再創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