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數科」獲1.2億人民幣Pre-A輪融資,專注連接中小銀行與優質資產端

作者:詠儀、熊純漪

36氪獲悉,親家數科近日宣佈完成1.2億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熊貓資本領投。本輪資金將用於技術深化、專家團隊擴充、業務拓展等。

信貸領域可以簡單理解為資金方和資產方的連接,中間擁有多種形態的第三方機構幫助雙方連接,如助貸機構。近年來儘管出現P2P平臺、流量平臺等機構入局助貸市場,但金融助貸領域處在強監管環境下,供需關係嚴重失衡,資金方和資產方的合理匹配仍難以快速實現。

以銀行作為例子,截止2018年末,我國有2260家農村金融機構、1562家村鎮銀行,中小型銀行眾多。比如頭部電商平臺(資產方)開展的類花唄、借唄業務通常與頭部銀行、信託機構有常年合作,中小型銀行難以切入。但同時,中小銀行也非常希望開展類似的線上消費金融業務,因此對優質及次優的資產方需求十分強烈。

36氪近日接觸到的親家數科成立於2018年8月,其核心業務就是為優質以及次優資金端(如中小銀行、信託等)提供與資產方對接服務的公司。親家數科利用雲計算、AI、數據洞察、反欺詐等技術,可以為兩方提供新金融業務的轉型及建設方案。

​「親家數科」獲1.2億人民幣Pre-A輪融資,專注連接中小銀行與優質資產端

親家數科產品

親家數科創始人兼董事長宋俊偉表示,在助貸領域,目前的主流模式有三種,以資金輸出為主、以技術風控輸出為主和以流量輸出為主。親家數科走的路線是較為綜合的路線,三種均有輸出。親家數科中後臺的中央處理器、大數據風控實驗室以及智能推薦引擎等板塊構成其核心壁壘。

以此為基礎,在前端,親家建立了資金-資產智能匹配、場景端客群打通、供應鏈金融以及科技諮詢四個業務板塊:

  • 資金-資產智能匹配:親家數科會以技術手段,縮短資金及資產兩端的業務對接時間和成本。比如一家電商需要建立類花唄的業務,希望能夠找到場景化定製的資產端(銀行/信託),但對於中小型金融機構而言,新型金融業務的准入、評估信息雙方是不對稱的。因此,親家數科會為他們提供定製化的場景方案,瞭解電商平臺的實力、風險結構,再選擇合適的中小銀行,搭建這一金融產品的交易結構。

    親家數科COO陳胤羽表示,目前親家數科的中央處理器已經擁有數百個子系統,有多個標準的功能庫,比如針對銀行對風控的不同要求,親家以托拉拽的形式即可生成一套風控方案,方便後續交易結構的搭建。

    安全性方面,無論是資金還是資產,親家數科會將全交易流程置於區塊鏈上完成,保證交易公開透明,每個節點均可實時可見。並且,親家數科不做實質擔保,只輸出諮詢及技術方案。

  • 場景端客群打通:開展新金融業務需要通過更多場景進行。在這一方面,親家數科會幫助中小型金融機構對接更多衣食住行的場景,連接更多C端用戶。一個典型例子是讓電商、用餐等平臺入駐銀行自身的app中,因此C端用戶在銀行自有平臺上進行更多形式的消費,進而使用該銀行的金融業務。

  • 供應鏈金融:通過服務兩端需求,全部交易上鍊,親家數科也基於這一信用鏈條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產品“親鏈通”。比如親家數科會依託核心企業的應付賬款,結合企業的流水情況,將1-N級供應商的應收賬款票據靈活拆分、跨級流轉,來幫助中小型金融機構篩選合適的資產、發放貸款,另一方面也能使處於弱勢的中小微企業提高融資效率。

  • 科技諮詢:親家數科也會針對資金方,提供兩方面方面諮詢服務,包括戰略諮詢(交易架構、業務模式、信息化運營等)、技術諮詢(如技術平臺完善,大數據處理框架、機器學習等新技術引進)兩大主要諮詢方向。

“中國有兩三千家城商行,這些都是我們的目標客戶。2019年我們一直在搭平臺,整合商務結構,技術層面已經準備好了,今年上半年是產品落地,拓展市場的重要階段,下半年也會重點發展供應鏈金融和諮詢等增值服務板塊。”親家數科CTO王敏告訴36氪。

王敏表示,盈利方式上,親家數科目前主要收取技術服務費以及按項目效果收費。截至目前,親家數科已經與全國五十多家中小銀行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其中十幾家資金資產端已經處於並行接入狀態,今年的目標為合作銀行百家授信規模達200億元。此外,陳胤羽也表示,2020年,親家數科也會不斷打磨連接雙方業務的標準化程度,以及挖掘更多貼切民生的具體服務場景。

團隊方面,親家數科目前擁有近百人團隊,核心團隊擁有多年金融、大數據、企業服務經驗,曾就職於花旗銀行、FICO、國美、用友集團、京東金融等企業。創始人宋俊偉表示,本輪融資後親家數科將進一步加強人才引進,深入研究更多與AI相關的前沿技術,在數字營銷、聯合建模、風險管理等領域不斷探索新的版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