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一個月,小麥畝產最多1千2,產量下滑咋辦

一個多月的忙碌接近尾聲,今年的小麥最後一次灌溉就這樣結束了。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忙著澆地,每年的清明前後都是灌溉的好時節,二十畝地,一遍下來,一個月過去了。人都黑了一大圈,太陽火辣辣的毒,慶幸的是已經完工了。

辛辛苦苦一個月,小麥畝產最多1千2,產量下滑咋辦


今年天氣一直比較乾旱,很久沒有正經的下過一場大雨了。由於我們這邊缺水比較嚴重,一畝地就要花一天多時間澆完,現在我們這裡晚上都不怎麼澆地了,我家就在晚上將水抽到坑裡,白天再將水給提出來使用,就這樣歇人不歇馬,給整完了。我家還算好的,很多鄰居家到現在還沒有澆上地,現在農村的用水就是一個老大難,村裡的很多機井都幹了,以後挖井估計就得是百米以下了。又是一筆大投資呀!

辛辛苦苦一個月,小麥畝產最多1千2,產量下滑咋辦


這年頭種地,就是看老天爺會不會賞我們飯吃,指望自家灌溉就得每畝近百元的投入。去年,僅灌溉成本就在4千元左右,如果風調雨順起碼能省一半呢?可惜,又是一個乾旱年。國家每年糧食產量都在增加,咋來的呢?為啥就我們這沒怎麼增產呢,也許就我們這特別吧!那些沒有澆過的地,很多小麥都已經旱回去了,葉子已經開始打卷,這種小麥抽穗比較早,而且穗很小,就我鄰居家的小麥產量估計也就八百多斤吧。而我家也不會超過去年的一千三,太可憐了。

辛辛苦苦一個月,小麥畝產最多1千2,產量下滑咋辦


這段時間,糧食價格上漲,玉米有的地方已經突破1元了,不過老百姓手裡哪還有多餘的糧食,這年頭,也就留點種子,其他的都是曬乾就賣給糧食站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有糧時跌價,沒糧了反倒漲錢了,跟誰說理去。國家年年調控,最後農民的糧食還賣不出價,蔬菜水果蹭蹭蹭往上漲,不知道到底是哪些人富起來了。

辛辛苦苦一個月,小麥畝產最多1千2,產量下滑咋辦


最後,很多農民只能去城裡打工,做所謂的農民工,指望家裡的這點地,人均不到兩畝地,一年也就人均不到三千元,能幹啥呢?還買不了半平城裡的房子。話又說回來,指望種糧食買房,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還記得當年,有下鄉賣蘋果的,一斤小麥能換一斤蘋果,現在呢,三斤小麥才能換一斤好蘋果,可憐吶。

辛辛苦苦一個月,小麥畝產最多1千2,產量下滑咋辦


所以,農民朋友們還得自己自強呀,種地做不了主業,還得有其他想法去做,搞點副業啥的還是有必要的。民工,工資雖然樂觀,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特別是建築民工,最後還不是落下一身病痛,老了,怎麼辦呢?自己給自己養老才是王道,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