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话说军世】潜艇作为“海战神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以及发起埋伏攻击的突然性,水下的机动性是其快递抵达攻击位置的重要先决条件,在核潜艇出现后,潜艇的水下航行已经跟得上航母编队的快速航行速度,潜艇在水下究竟可以跑多快呢?今天俊赫君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早期“人操”潜艇:速度全靠“人堆”

潜艇最早应用于实战,可以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人操”潜艇:手摇驱动、脚踏潜浮,武器为手动操控的炸药包。在1880年,我国第一艘潜艇在天津建成,不过这一时期的潜艇,基本都是人力驱动,速度有多快,完全取决于人有多大的劲儿;没什么机动性可言。

“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1863年,法国潜水员号潜艇,以压缩空气发动机作动力,速度达到2.4节(约4.4公里每小时),下潜深度为12米,1886年英国鹦鹉螺号潜艇,用蓄电池动力推进,航速6节(约11.1公里每小时),直到1897年,霍兰-Ⅵ号潜艇的成功,使用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双推进方式,水下最大航速为5节(约9.26公里每小时),虽然不算很快,但是双推进方式成为后世潜艇发展的重要方向,霍兰本人也被认为是“现代潜艇之父”。

“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常规动力潜艇的进化:由海面到海下“狼群”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U型潜艇名声大振,1914年9月22日,德国U-9号潜艇仅用时一个多小时,就击沉3艘英国巡洋舰,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技术进一步发展,水下最大航速可达10节(约18.52公里每小时)左右,水面航速可达20节(约37.04公里每小时)。

“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不过,二战中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潜艇是21型潜艇(也称XXI型潜艇),其水下最大航速可达17.2节(约31.85公里每小时),水面最大航速可达17.9节(约33.15公里每小时)。

“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这个速度远超二战同时代的潜艇,日本的伊400级潜艇拥有超远航程的能力,锥面最大航速20节(约37.04公里每小时),不过最大水下航速只有7节(约12.96公里每小时);美国海军的小鲨鱼级潜艇,水面最大航速达到21节(约38.89公里每小时),水下航速也只有8.5节(约15.74公里每小时)。

“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在21型潜艇以前,潜艇因为其航速不快,水下航行时间短,水下航行的续航力很有限,因此,这时期的潜艇大部分时间都在水面航行,不论是水面反潜舰艇还是空中战甲反潜,对于潜艇的威胁都很大。

虽然21型潜艇建成较晚,已经无法再复制二战早期“狼群战术”的辉煌战果,但它的主要意义在于:极大的提升了潜艇的水下航速,推动潜艇由曾经的水面航行为主,转向水下航行为主,提高了潜艇的隐蔽性,被认为是第一艘真正的“潜艇”,现代潜艇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具有特殊意义的常规动力潜艇:大青花鱼号

二战结束后,美国建造了一艘划时代的潜艇:大青花鱼号。该潜艇为美国海军验证了多项潜艇技术,采用许多创新技术应用,首次采用了水滴形的潜艇外形,降低了水下阻力,并采用航空型操纵杆式的操作、单螺旋桨推进,十字形尾舵,数字式多波束扫描声呐等技术,试验了拖曳声呐基阵,这其中的多项技术及其衍生技术,都成为后来美国海军潜艇的“标配”。

“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后来,大青花鱼号改装了双反转螺旋桨,并为其配置了一台7500马力的推进电机,这个动力究竟有多大?俊赫君认为,我们需要做一下对比:21型潜艇的两台电动马达为2500匹马力,1994年建造的亲潮级潜艇,推进用电动机为7750轴马力。

“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也正是因此,大青花鱼号创造了常规潜艇的水下航速纪录:33节(约61.12公里每小时);在核潜艇出现以前,这也是当时世界上的潜艇水下航速最高纪录。

需要解释的是,这艘大青花鱼号是1953年12月5日完工的,是具有验证性质的新型潜艇,而我们在许多平台介绍中看到的那艘,二战中击沉日本大凤号航母的大青花鱼号,属于上文中提及过的美国海军二战中的标准潜艇——小鲨鱼级潜艇,被认为在1944年就沉没了,二者并不是同一时代的,其性能更是天差地别。

核动力时代:“水下歼击机”海底飙高速

1952年美国开始开工建造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核动力系统不仅可以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提供持久的续航能力,无需再像常规潜艇那样定期上浮通气,以及相对柴油机更小的噪音,都进一步提高了潜艇长时间水下航行的隐蔽性,因此1958年后,美国就不再建造常规动力潜艇了。

“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不过早期的核潜艇水下航速并不算很快,美国1959年开始服役的第一代批量生产核潜艇“鳐鱼”级,水下最大航速为19节(约35.2公里每小时),不过核动力的基础让核潜艇提升水下航速,并不是什么难事,美国海军核潜艇到海狼级其水下最大航速达到35节(约64.8公里每小时),弗吉尼亚级水下最大航速34节(约63公里每小时)。

前苏联的核潜艇相对要更“疯狂”一些,其1958年开始服役的第一代N级核潜艇最大水下航速就达到了30节(约55.56公里每小时),到了1968年下水的661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也就是帕帕级或P级核潜艇时,其水下最大航速达到了惊人的44.7节(约82.8公里每小时)。

“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要知道,以高航速著称的三体船型的独立级濒海战斗舰,最大航速也就45-50节,这还是在水面,利用吃水浅的优势做到的,而帕帕级的高航速可是阻力更大的水下完成的,堪称海底飙高速的“水下歼击机”。

“水下歼击机”:从“人操”手摇驱动到海底“飙车”的潜艇们

这还不算更夸张的,帕帕级居然以44.7节的高航速航行了12个小时,该级的K-162号艇曾长时间的“尾行”过美国CVA-60萨拉托加号航母,该航母飚速到30节,依旧没有甩开,高航速航行12个小时,也就是这次“尾行”之后归航途中做到的。

来自俊赫君的话说:“飙高速”对于潜艇是双刃剑

潜艇作为一种以水下隐蔽航行为主的武器装备,水下航速的快慢对其很重要,过慢的水下航速,会影响其水下的隐蔽机动能力,比如说二战中的潜艇,水下航速根本无力追击水面舰艇甚至是商船,只能采用隐蔽伏击战术,狼群战术也可以看做是在预定区域内更多的部署潜艇伏击,以此提高战果。

潜艇水下航速大幅提高,对于潜艇的隐蔽攻击能力提升来说,至关重要,但是过高航速同样带来风险和负担,我们曾说过,两栖攻击舰没有高航速要求,一个原因就是近海浅滩暗礁太多,高航速无异于乱石堆中开跑车,对于潜艇来说是同理,在没有视野的水下高航速航行,和靠别人指挥“蒙眼开跑车”差不多,有一定的风险存在。

另外,过高航速对于核潜艇的艇身建造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说昂贵的钛合金材料等,这些都造成了潜艇的造价更高,性价比比较低。

当时前苏联核潜艇水下航速较快,与其潜艇的使用思维有关,美国海军战术围绕强大的航母来展开,而前苏联核潜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打航母”,其需要更快的航速突击美国航母。

现役攻击型核潜艇的航速一般不再有那样的高航速需求,跟得上航母编队的快速机动,具有较强的水下机动能力就可以了,而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最大航速“只有”25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