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為什麼很難熬,並非只是身體虛,這3條想想都揪心!

前些時日,知名大V-papi醬曾發文稱:終於順利“卸貨”,苦日子總算熬到頭了。可是,一個月以後,她又用小號偷偷發了一條動態“坐月子根本不是能享福的。”這句話一出,很多網友紛紛陷入了回憶。

大家都表示,一直以為坐月子是能放鬆下,可是經歷了才知道,坐月子的苦可一點不比十月懷胎受的少;也有人說,就算是有錢人請人伺候自己都覺得很難熬,我們這些平常人,就不用想了,會更難過。

或許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寶媽坐月不就是在床上躺一個月嗎?能有多累啊!

“坐月子”為什麼很難熬,並非只是身體虛,這3條想想都揪心!

其實,坐月子可以說是女人一生中,記憶最深的一段時間,因為在這段時間寶媽的經歷是不同尋常的。在古代,生孩子被稱為“鬼門關”,而孩子出生後身體會有一段時間的虛弱期,比如:氣血不足、體虛、身體的不良反應等,因此,女人生完孩子,就應該在家休養一段時間,來使身體得到一定的恢復。

那除此之外,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那?但其實還不止如此,以下3點才是最難熬的地方:

第一,生理上的反應

記得有醫生曾這樣說過:60%-75%的新手媽媽,在產褥期至少會有1種生理上的病痛反應。比如說:很多寶媽生下孩子沒多久就會感到腿疼、腰疼等,這主要是因為在懷孕的時候,由於全身韌帶鬆弛,骨節不穩定導致的,所以就會出現損傷性疼痛。

“坐月子”為什麼很難熬,並非只是身體虛,這3條想想都揪心!

再比如:像傷口感染,子宮收縮性腹痛,子宮內膜炎,盆腔感染,產褥熱;以及,內火旺盛,全身乏力,畏寒體虛,漲奶、堵奶等等,都讓寶媽們難受不已。

來看看網友的經歷:

惠子:當時剖腹產過後,傷口疼的簡直讓我懷疑人生,醫生按肚子時疼的都咬破了嘴唇。後來翻身也是疼得滿身出虛汗,等到排氣時肚子漲漲的,氣在肚子裡出不來,感覺要把傷口撐開。

喵喵:生下寶寶後,就一直為奶水發愁,嘗試各種催奶,後來奶水足了,但乳頭破裂,結痂,再破裂就像一把小刀狠狠的割在肉上。

“坐月子”為什麼很難熬,並非只是身體虛,這3條想想都揪心!

當然這些疼痛,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結束的,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陪在寶媽身邊。

第二,心理上的反應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報道,說寶媽生下寶寶沒多久卻選擇了輕生,其實,寶媽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衝動,而是產後抑鬱了。

研究表明,伴隨著孩子出生會有一半的女性,會出現心情欠佳、莫名的哭啼,其中有20%左右的寶媽症狀比較強烈,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抑鬱症表現。

“坐月子”為什麼很難熬,並非只是身體虛,這3條想想都揪心!

通常情況下,女人生下孩子後,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會急劇下降,造成情緒的不穩定。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很可能會出現更為嚴重的抑鬱,值得注意的是,寶媽發生的這些反應,多半情況下並不能及時的自我發現,還以為一切都是很正常的,這才是最可怕的。

有人說:抑鬱症發作的時候,可能別人一句不經意的話,或者一件小事,都能引起寶媽的強烈反應。霍思燕曾在節目了表示,她的父親來看望自己,期間因為多看了小寶寶兩眼,她就直接被氣哭了,還以為大家都不關心自己。

“坐月子”為什麼很難熬,並非只是身體虛,這3條想想都揪心!

第三,精神上的反應

一般我們把焦爐,當做是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和擔憂,簡單來說就是有一種惴惴不安的情緒,這樣的惴惴不安會把寶媽們帶進一個充滿憂愁、僅憑想象、不現實的世界。

小寶寶剛出生時,非常弱小吃喝拉撒都需要人來照顧,而這個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寶媽身上。可偏偏養育孩子沒有一個具體的章程,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至於孩子為什麼會哭、是不是餓了、一天要吃多少合適,都需要寶媽自己來摸索。

“坐月子”為什麼很難熬,並非只是身體虛,這3條想想都揪心!

而面對小寶寶時,往往寶媽都是手忙腳亂的,一會換尿布、一會餵奶、一會哄娃,每天都是重複的動作,為此寶媽們常常在精神上要承受巨大的折磨。

帶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月子期間帶娃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有時帶娃就像在工地搬磚,彎腰、拿起、彎腰、放下,是一種持久性的勞動,不能有一絲的鬆懈。而這些還不只是月子的全部,還有很多寶媽會經歷惡婆婆、豬隊友、無腦親媽等,總是讓人想想就覺得心涼。

“坐月子”為什麼很難熬,並非只是身體虛,這3條想想都揪心!

生下寶寶後,女人說是在坐月子,但其實卻是在熬月子;這個時期就像一個蛻變的過程,有喜悅也有痛苦;可能在女人的一生中,每次想起坐月子,都認為那是一段難忘的時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