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導讀

關於白孝文,很難給他下一個定義,如果說他是一個大奸大惡之人,也算不上。說他是好人,從他的所做所為,似乎與好人的概念格格不入。白孝文的出現,可以說是《白鹿原》整個故事的縮影。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我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從一們族長的繼承人,手握著全族人賞罰的大權,本可以就此風光無限的過完下半輩子。卻被壞女人田小娥在競爭對手鹿子霖唆使下,走向至賤之路,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卻峰迴路轉,有了人生中翻身的機會,並開始了開掛的人生,利用不擇手段,不僅奪回自己失去的一切,包括尊嚴,還剷除了對自己可能存在威脅或曾讓自己失去尊嚴的人。

曾經贏在起跑線,卻因一個女人改變了人生

因為出身在族長的家裡,出生之前,父親白嘉軒經過自己的奮鬥,家裡過上了殷實、富足的生活。並且改變了幾代單傳狀況。生下了孝文、孝武和白靈三個娃,因為長子繼承族之位的緣故,還有與鹿家明爭暗鬥的現實,白嘉軒對白孝文的要求自然嚴格得多。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從幾件事可以看出來:

在白家兄弟還小的時候,禁止他們吃零食。無論小販叫得多歡,除了忍住,還是忍住。

識文斷字的能力是必須具備,因此,白鹿兩家籌錢創辦了學堂,讓村裡的適齡兒童都去上學。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白孝文讀書不敢懈怠,與兆鵬兄弟在所有小孩子中,書讀得是最好。在結婚前夜,依然能保持著晚讀的良好習慣,氣勻心靜地端坐在桌前看書。就是最好的說明。這個能力非常重要,這為他日後翻身得到能力上的保證。

而且白孝文不是純粹的書呆子,除了讀書之外,每天穿著舊衣服三晌跟鹿三到地裡去學務莊稼,一身土一臉汗從不見叫苦叫累。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包括婚後,對白孝文夫妻生活節制問題上的教育:

白嘉軒:“你要是連炕上那一點豪狠都使不出來,我就敢斷定你一輩子成不了一件大事。你得明白,你在這院子裡是——長子!”

短短的一句話就把白嘉軒對白孝文期望表達的一清二楚。這一句話,卻讓白孝文終生受用。

只是有一點,白嘉軒完全根據自己的模子來打磨白孝文,這一點還真不如鹿子霖,把兆鵬、兆海送出去學新學,所以,白家兄弟與鹿家兄弟完全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白孝文還是留下接受傳統教育。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白嘉軒也順理成章地把族中的一些事務交給白孝文代處理,逐步熟悉族長的職責,這一切也按照白嘉軒設計好的軌跡在進行。白孝文也沒辜負父親的期望,毫無疑問白孝文也會順理成章地繼承族長之位,在白鹿原生活下去,而白鹿原也會一代一代重複著昨天的故事。

然而,一個女人的出現,給這個號稱仁義之村的白鹿原帶來一陣不協調的元素。她就是田曉娥,黑娃外出當麥客營生過程中,勾引回東家的小妾。在“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社會里,想進祠堂正常結婚簡直是一種奢望,成了第一位不受白鹿原歡迎的女人。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作者費了大量的筆墨寫了黑娃與田小娥在村頭破窯中生活的過程。當然少不了田小娥在黑娃離家後,被村裡的光棍調戲,被鹿子霖設計霸佔的情節。而鹿子霖此刻卻產生了一個非常骯髒的想法,從人品的角度而言,鹿子霖比白嘉軒差得太遠了,最後的結局也是必然的因果報應吧。這個想法的初衷也僅僅是為了損一下白嘉軒的面子而已,讓田小娥去勾引白孝文,等事情敗露後,看你這個當族長的如何處理?

計謀得逞,事情也按照鹿子霖設計的套路,傳到白嘉軒的耳裡,而白嘉軒的處理卻是鹿子霖沒有想到的。

在祠堂公然責罰了白孝文和田小娥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族長之位由孝武繼承,如果是代單傳,估計鹿子霖的計謀就得逞了。

分家,讓白孝文自己擔起自己的生活。

這樣的安排原本指望白孝文能懺悔過來,重新回來正常的生活軌跡。然而,白孝文這一次沒按照父親設想進行下去,把之前學到的狠勁用在與白嘉軒的情緒對抗上了,你壞了我的事,我也讓你也不好過。離父親設計的路線越走越遠。

一生中栽了大跟頭,放下了最後的尊嚴,卻絕處逢生

這一跟頭摔得白孝文徹底失去了廉恥,不僅沒有痛定思痛,進行悔改,反而徹底放下了尊嚴,沒羞沒臊地與田小娥公開的生活,把老婆孩子撂在一邊,生死不顧。

用白孝文的話說:“過去怕人看見現在不怕了,誰愛看就看。”

真是近墨者黑,與田小娥和不知在一起逐漸染上了吸上大煙。沾上了大煙,又逢災年,白孝文開始變賣家產,從田到房屋,賣得乾乾淨淨,賣方正是鹿子霖,所以在個過程中,鹿子霖感到無比的快感。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家產賣光,媳婦也被餓死了,對於白孝文而言,已經不存什麼傷心後悔之類的詞。

賣房和田地的錢,全都經過田小娥靈巧的手指捻搓成一個個煙泡兒塞進煙槍小孔兒,化作青煙吸進喉嚨裡。幾乎是一無所有了,只能放下最後的尊嚴--乞討。

對於白孝文而,這相當於一場生死訓練,是飢餓讓白孝文把所有的尊嚴踩在地上,從白家大少爺淪落成一個乞丐,而且就在自己生活過的白鹿原鎮上乞討,讓白孝文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得無比的強大。

根本不在乎施捨者的嘴臉,獨自沉浸在咀嚼剛要來的混面饃饃的香甜甘美之中。被人當作反面教材後,回過頭對人嘻嘻地自嘲和自黑:

“你看中我當師傅,那我就住下不走了好不好?你啥時間還想讓我當師傅儘管捎話,咱不要工錢只圖個肚兒圓……”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痛苦的日子還沒有結束,飢餓讓白孝文差點被野狗給吃了,卻遇上了鹿三的羞辱,孝文氣得顫顫抖抖,拿出埋在心底最後一點所謂的“尊嚴”:“嗬呀三老漢!別人訓我罵我倒是罷了,你也來訓我燒騷我?你算老幾?

鹿三冷笑著拍拍胸口,鄙夷地瞅著孝文:“我算老——三。甭看三老漢熬鬥輩子長工,眼窩裡把你這號敗家子還拾不進去!我要是把人活到你這步光景,早拔一根毬毛勒死了……還活啥人哩!”

“你要是沒有狠勁兒勒死,快到白鹿倉裡頭去,那兒今日個放舍飯……”

白孝文卻被激起了鬥志,真的去白鹿倉搶“舍飯”去了,也被一群飢餓有場景所感染,一點點畏怯之心,很快就被一張張飢餓的臉孔和粗魯的咒罵所激勵,拄著棍子朝人流密集的地方躦去。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也註定白孝文到了觸底反彈的時候,或者說:“否極泰來”,或者說是鹿子霖已經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或許他只是想把自己的成果再次展示一番,再次羞辱一下白家,把白孝文拉上飯桌,同桌的還有白孝文的姑父,面對桌面上那些憐憫的話,白透徹地領受到墮落者的羞恥,這一頓飯再次成為了白孝文人生另一個轉折點。為了避免自己的尷尬,鹿子霖鬼使神差地向田福賢推薦白孝文去保安團共事。這小時候上學,學到知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再一次改變了白孝文的生活。

戒掉了大煙,白孝文也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翻身機會,身體復原了信心也恢復了,此時,他的內心尚無惡念,把第一個月的薪水買了禮物答謝幫助過他的人,包括了:鹿子霖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然而,發現田小娥已經死了很久,這個曾經給自己帶來屈辱,也帶來那片刻銷魂時光的女人死了。而且是被人殺死的。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孝文愣愣地捏著酒杯,猛然傾杯灌了進去。所有恥辱化成了復仇的力量,心中已經有了種種復仇的念頭。當然,無論是白孝文還是後面回來的黑娃,都不會想到殺死田小娥的兇手是鹿三。

自己相當於死去過一次的人,白孝文早已不是當年族長繼承人的白孝文,人性的天秤逐漸遠離善良的一端。而且也變得心狠手辣起來。

開始不擇手段實施自己的復仇計劃

首先是鹿子霖,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白孝文當然明白,自己曾經失去的一切是誰造成的。儘管自己已經拿回了自己失去的一切,包括面子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在報復鹿子霖一事上做得天衣無縫,白孝文不僅表現得心如止水般的冷靜,沒有急著下手,在這個期間,他在官場也是混得風生水起,官當得一天比一天大。一直等到日本人投降之後。

鹿兆鵬鬧共產,四海闖蕩,多年不見音信,鹿子霖有這個兒子跟沒這個兒子是一回事;鹿兆海死了。鹿子霖家只剩下鹿子霖這一個年邁的男丁。名正言順地以通共的名義把鹿子霖抓了起來。要說因為鹿兆鵬的原因,鹿子霖受到牽連,同樣白靈參加了革命,為什麼沒抓白嘉軒呢?

而且白孝文還去探監,安慰鹿子霖,把責任推給了嶽維山,這其實是從精神上更加打擊鹿子霖。鹿子霖瞅著站在眼前的孝文,一身筆挺的戎裝,顯示出一個儒將的優雅風姿,想起舍飯場上與死亡只有半步之隔的那個敗家子的形象,心塞了。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當然,最後也能平安地將鹿子霖放回來,條件是榨乾了鹿家所有的油水,報了當年自己拆賣房屋之仇,整件事幹得不顯山不露水。為了營救筷,老婆子把門樓門房都賣了,而買家正是當年的賣家白孝文,真是風水輪流轉。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另一位就黑娃,白孝文心裡明白,自己睡了人家的女人,如果是正常人的思維,會感到內心的愧疚。但是,經過人生的起伏之後,白孝文的心裡已經變成非常陰暗。擔心遲早有一天,黑娃會為這一件事對自己下手。所以,先利用捉放曹的手段,抓了黑娃,再放走,從表面上了結這一段孽債。讓黑娃對自己放鬆了警惕。最後經過收編等一系列的操作,兩人竟然在一起共事。

在革命即將勝利,黑娃在兆鵬的引導下,經過三思決定起義,而白孝文更下手快、準、狠。直接槍殺了保安團長。滋水縣解放。白孝文一方面不願意與這個原本是自家的長工黑娃,分享革命勝利的果實。另一方面,還是要除掉這位自己曾經對不起的人。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趁鹿兆鵬隨部隊出征後,生死未卜,也利用黑娃前面不好的經歷(當過土匪,安了個殺害革命戰士的罪名),把一切功勞劃在自己頭上,包括起義的發起人由鹿兆謙、白孝文合團三個營,改成了白孝文的一營。這就說明了是白孝文處心積慮設計的陰謀。黑娃到死才明白正是這位當年的少東家,把自己毀滅了。

鹿子霖的下場,一點都不值得同情。而黑娃被冤殺,則讓人唏噓不已。

留給我們的思考的東西太多

當一個的尊嚴被踩得稀爛時,如果還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他的內心是很可怕的。白孝文就屬於這樣的人,他已經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已經沒有什麼道德底線可約束住他。


讀《白鹿原》,給白孝文這個角色下的定義,“人至賤,則無敵”

千百年以來這種劇情一直在一遍又一遍的重演。白孝文到後面就是小人得志的態,心中一定無數次地反思,對於自己的遭遇,最需要負責任的應該是自己,白孝文與田小娥的姦情即使敗露,如果後能迷途知返,也不至於淪落到乞討的地步。而恰後,他把這一切怪罪於:

黑娃為什麼要把田小娥帶回

鹿子霖的陰謀陷害,把自己陷入了幾乎是萬劫不復之地.....

世上所有的人都在與自己作對,對於些人都以除掉而後快!只有除掉他們,白孝文這顆已經扭曲了的心,才會有一陣陣快感。

如同身體不完的整的太監,一旦掌握了權力,對社會的危害是相當的大。

歷史上有名的“人至賤則無敵”的案例,如范雎,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而最後在人的幫助下逃往秦國,而從此,脫胎換骨,成為相國。

經過大起大落之人,要麼成為大善,要麼成為大惡,其關鍵就是使用的方向而矣!

而白孝文能鹹魚翻身,有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從小受的教育程度,和掉入低谷後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