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避難弘法的根本原因

公元349年四月石虎去世,子石世嗣立,在位33天被石尊殺;石尊在位183天被石鑑殺;石鑑在位103天,既350年,被下屬冉閔殺。

冉閔奪取政權後,與後趙的殘餘勢力繼續征戰,引來鮮卑前燕慕容俊參戰,352年,冉閔被前燕殺,由鮮卑族建立的前燕開始統治中原大地。

道安避難弘法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這十幾年中,各種勢力相互爭鬥,大小戰爭連續不斷,整個社會激烈動盪。道安生活在戰亂旋渦的中心,才有了外出避難的想法和行動。

《高僧傳》載:“時石虎死,彭城王石尊墓襲嗣立,遣中使竺昌蒲請安入華林園”。

這是道安十五年流浪的起點。

距佛圖澄去世僅4個月,石虎就去世了。佛圖澄是石氏年代依賴的軍政顧問,而道安是佛圖澄的高足。故雖佛圖澄去世,還有道安在。石遵和石虎一樣,擬請道安做其顧問,故349年石尊執政後,邀請道安入住華林園。

道安應邀入住,很快感受到後趙政權危機四伏,大亂在即。且師父去世前,對後趙有“己酉石氏當滅”的預言。己酉是349年。於是,安“以石氏之末,國運將危,乃西適牽口山”。從此開始了十幾年的避難弘化生涯。也由此看到,道安離開鄴都,是在看清形勢後的主動離開,而不是被動;這次行動是“避”難,而不是逃難。

避難初期,可能道安還沒想的很深遠,甚至還可能存有觀望態度,想暫時避到離鄴城不遠的牽口山,一旦環境改善或條件成熟仍回鄴城。因此在牽口山三年未動。其後“訖冉閔之亂,人情蕭蕭,安乃謂其眾曰:今天災旱蝗,寇賊縱橫,聚則不立,散則不可,雖復率眾入王屋女休山”。

道安避難弘法的根本原因

在此,實施了避難的第二次轉移,時間應在冉閔352年被俘殺之前。即從349年開始避難,已有三年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