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的種植技術要點

安吉白茶的種植技術要點

安吉白茶的歷史淵源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其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北宋慶曆(1041-1048年)年間:“白葉茶,芽葉如紙,民間大重,以為茶瑞。”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說:“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簿,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北宋皇帝在說了白茶可貴之後又說:“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為常品。”自有這個記載一直到明代的350多年中,沒有再發現過白茶。因此,安吉的白茶,填補了歷史記載的空白,彌足珍奇。

  安吉最早於1930年在孝豐鎮的馬鈴岡發現野生白茶樹數十棵,“枝頭所抽之嫩葉色白如玉,焙後微黃,為當地金光寺廟產”(《縣誌》),後不知所終。安吉白茶樹為茶樹的變種,極為稀有。春季發出的嫩葉純白,在“春老”時變為白綠相間的花葉,至夏才呈全綠色。如此珍奇的茶樹品種,孕育出品質超群絕倫、卓而不群的安吉白茶,使中國的茶類百花園更為多姿多彩。

安吉白茶的種植技術要點

  安吉白茶的種植

  園地選擇

  園地應選擇在ph4.5-6.5之間微酸性土壤。

  坡度在25°左右。

  朝向:第一朝北,第二朝東,第三朝南,第四朝西。

  茶圓要有一定的海拔高度,最高不超過400米。

  新種茶園開墾深度為1250px以上,將樹根、石塊等置於行邊作壩,做好梯田,梯田內低外高,主要防止水土流失。

  在規劃種植行時,安排好園區主、支幹道互通,坡地茶園主幹道要求是s型,不能直上直下,園區內溝渠相通,做到小雨不出園,中雨、大雨能蓄能排,有條件的地方應建成移動式噴、漏灌系統。

安吉白茶的種植技術要點

  種植

  1.品種選擇

  品種應選擇粗壯的白茶茶苗。

  2.種植

  種植時間:晚秋8月中下旬-10月底前或早春2-3月份移栽。

  種植數量:每畝用苗3300-3500株。

  種植行距:130到3750px

  種植株距:750px*(每株種兩棵,兩棵大小均勻)

  種植前做好梯田,梯田中開溝,溝底放入有機肥和山的表面肥土,然後種植茶苗。

  種植前:取苗的前天晚上要在苗床上澆足水份,第2天拔苗,最好帶土,拔好的苗要防止太陽灼傷。及時裝入塑膠帶內。

  種好後:用雙腳踩緊,然後澆下適量的水,最後圍上鬆土,最好選擇下雨前種植。對種植好的安吉白茶茶苗及時進行修整。一般離地面20公分左右。

來源:河北省行唐縣農業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