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內容簡介

2017年福州市被列入住建部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後,歷史建築保護工作全面展開,在保護、利用、展示、綜合管理、多種主體參與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效的探索,成績斐然。在這一背景下,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與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策劃了《福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一書。


本書首先介紹了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工作的歷程。然後結合案例,總結了指導歷史建築保護的評估要點“N+1”系統。“1”代表改造利用的基本工作,包括:1功能活化;2結構加固;3空間改造;4性能提升。“N”代表更深層地激活歷史建築,探索其當代的文化、社會和經濟價值,包括:5價值挖掘展示;6拓寬資金渠道;7創新產權模式;8創新運營模式。最後,作者依次介紹了18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類型的福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的典型案例,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從理論到操作層面,對各個方面的工作要點進行了系統性梳理。


編者

霍曉衛:博士,住建部科技委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專委會委員

楊勇: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三坊七巷管委會)主任


本書序言


阮儀三

“我對福州有著很深的情結。1961年我從同濟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為了編寫《中國城市建築史》的教材,我把全國的重要歷史城市都跑了個遍,其中就包括有著2200多年建城歷史的福州古城。當年的‘八閩之都’呈現出一派文化古城的風貌,三山巍峙,兩塔聳立,一條老街(後命名為八一七路),串聯了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建築風華,而且都還保持著原來的歷史風貌,這真是古城中的珍品。1986年福州成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後,我帶領團隊編制了第一版福州名城保護規劃,2000年之後又陸續編制了第二版福州名城保護規劃和三坊七巷歷史街區的相關規劃,可以說福州是我傾注了心血和時時掛念的名城。令人欣慰的是,福州經過這十多年來的努力,在名城保護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實效,古城主要格局、街區歷史風貌基本得到保護與整治。在這個過程中,歷史建築的保護也受到重視,成為福州名城保護的重要內容與體現。……歷史建築的保護需要積極探索新理念、新方法,而且歷史建築是依法由縣級以上地方政府頒佈保護的,在保護、利用、管理上很難形成也沒有必要形成完全的共識與標準,要鼓勵各地在歷史建築的保護實踐中探索,因此要及時總結各地歷史建築保護的經驗。


我很欣喜地看到,清華同衡的年輕同行們編著的這本《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能夠嘗試用豐富的具體案例來回答關於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機制與管理的很多問題。本書選擇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類型的歷史建築保護與利用的代表性案例,詳細介紹了保護利用過程中的要點,從理論到操作層面,都為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非常值得肯定的是,這本書力爭把歷史建築保護的理念與方法以一種更能讓廣大非專業讀者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更多讀者能夠共享遺產保護成果。”


張傑

“我第一次到福州是1999年,在當地專家的陪同下考察了市中心最重要的傳統街區三坊七巷。當時,三坊七巷的保護與開發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也引發了多次重要的討論。後來,我與福州結下不解之緣是在2007年,政府推動福州歷史街區的保護工作,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三坊七巷的文物保護規劃啟動。我作為項目負責人,組織了強大的工作團隊,在項目調研、案例借鑑、保護措施與政策研究、方案設計等各個環節投入大量的精力。……福州歷史建築的保護與街區保護一樣,也經歷了在實踐中摸索、在探索中完善的過程。雖然福州市公佈第一批歷史建築名錄是在2017年,但歷史建築的保護實際上從三坊七巷的街區保護就已經開始了。最初的保護實踐是在當時提出的整體保護街區內豐富、多樣的類型建築的理念下開展的。後來,這一思想在《福州市歷史建築保護管理辦法(試行)》中得到了完整體現。現已公佈的兩批歷史建築,類型豐富,涉及大厝、洋樓、古民居、近現代工業建築、辦公建築等類型,較為完整地反映了福州明清、近現代各個時期的特徵。


2017年福州市被列入住建部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後,歷史建築保護工作全面展開,在保護、利用、展示、綜合管理、多種主體參與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效的探索,成績斐然。這本《福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選取其中的典型案例,對歷史建築各個方面的工作要點進行系統展示,為全國的歷史建築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提供了一份可參照的範本。更加貼近讀者的是,本書還將福州的歷史建築串聯起來,為大家提供了多種主題的體驗歷史建築的路線。同時,全書將案例建模效果圖與文字結合,直觀易讀。城市保護是一項複雜的社會工程,需要民眾的廣泛參與,該書無疑為一般讀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書中推薦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示範案例參觀線路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示範案例解讀:三坊七巷美術館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示範案例解讀:老爺車博物館

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評估要點“1+N”

1. 功能活化引導

①明確歷史建築一定要保用結合,最好的保護就是積極合理的利用;

②在審慎判斷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實現歷史建築的功能轉化;

③鼓勵向歷史建築植入對公眾開放的功能,實現其社會效益;

④歷史建築宜結合自身建築特點明確利用方向;

⑤鼓勵植入與歷史建築核心價值相關的文化生產及展示功能。


2. 結構改造引導

①對能反映建築價值特色的原有結構進行保護,可用原材料原工藝進行修繕和加固;

②如選擇新的結構形式對局部或整體進行改造,應注意整合新的功能需求,並可以體現一定的原有結構形式特徵;

③對具有科學、藝術和歷史價值的結構進行展示。


3. 空間改造引導

①保留能反映建築價值特色的空間特徵;

②新空間應更好地滿足新功能需求,也能恰當地體現一定的原空間形式特徵;

③改造利用的過程中,空間分割和重組不要破壞原有重要空間,並應進行記錄。


4. 性能提升引導

①保留歷史建築中依託自然形成良好建築性能的設計;

②可以採用現代技術對局部進行建築性能優化;

③新置入的現代設備應儘量隱蔽。


5. 價值展示

①建立以多元價值為基礎的歷史建築評價體系,並在保護歷史建築價值的前提下考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②鼓勵利益訴求與歷史建築本身價值高度契合的人群或機構來活化利用主體;

③鼓勵探索對歷史建築價值和參與主體經濟效益進行優化平衡的利用模式。


6. 拓寬資金渠道

①鼓勵有保護意願的企業介入保護工作,使其承擔社會責任;

②鼓勵非營利機構或基金會介入歷史建築的保護及運營;

③鼓勵以合資的方式對歷史建築進行改造。


7. 創新產權模式

①社區持有產權模式。歷史建築所在社區或村集體成立公司,代表社區或集體持有歷史建築產權,改造後使用權屬於所在社區成員, 植入功能多為社區服務;

②華僑產權的探索。福州沿海地區有大量空置的華僑產權歷史建築,示範項目對不改變產權性質、將使用權轉移為華僑家族或家族所在社區所有的模式進行了探索。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全書目錄預覽: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介紹了這麼多,這本書在哪可以買到呢~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好書不容錯過——《福州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案例指南》

悄悄告訴你:可後臺留言獲取購書鏈接哦!


供稿|清華同衡 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