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考點分析。梳理考點,把握詩歌知識點

《關雎》考點分析

1、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結合本詩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關雎》是一首男女言情之作,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傾慕、思念、追求的過程。這個過程顯得美好、喜悅而又不低俗,這就是所謂的“樂而不淫”;寫求之不得的焦慮、苦悶心情,寫想象求而不得的熱鬧情景,這就是所謂的“哀而不傷”。

2、《關雎》前四句,運用了什麼手法?

答: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詩句以眼前雎鳩和鳴之景,聯想到君子對淑女的思念和追求,這是“興”的藝術手法。同時雎鳩相和而鳴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這是“比”的藝術手法。

3、賞析“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答:既有對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寫,又有動作描寫。“悠哉悠哉”寫其思念之情綿綿不絕;“輾轉反側”突出其內心狀態不平靜,難以入眠。這兩句形象逼真地表現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考點分析。梳理考點,把握詩歌知識點


《蒹葭》考點分析

1、這首詩歌中的景物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答: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蕭瑟、悽清的晚秋畫面。

2、你如何理解這首詩所抒發的感情?

答: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追求之情和相思之苦。

3、重章疊唱是《詩經》典型的藝術特色,請簡要分析這首詩重章疊唱的表達效果。

答:全詩共三章,採用重章疊唱的形式,一唱三嘆,不僅使詩歌節奏鮮明,旋律優美,而且還顯示了主人公情感逐層加深的過程,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考點分析。梳理考點,把握詩歌知識點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考點分析

1、“歸來倚杖自嘆息”中的“倚仗”與詩中哪個詞相照應?“我”嘆息什麼?

答:“老無力”。嘆息自己的苦、周圍人的苦、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痛苦。

2、仔細品讀該詩,用簡練的語言說說杜甫在這首詩中表現了怎樣的情懷?

答:表現杜甫關心民生疾苦、體察百姓冷暖的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考點分析。梳理考點,把握詩歌知識點


《賣炭翁》考點分析

1、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宮市”的揭露抨擊。

2、談談你對“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的理解。

答:“身上衣正單”,自然希望天暖,然而這位賣炭老人把解決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寄託在了“賣炭得錢”上,所以他“願天寒”,揭示出賣炭老人複雜的心理及艱難處境,寄寓了作者的深切同情。

3、請結合“一車炭,千餘斤”“半匹紅紗一丈綾”,分析詩句中數詞的作用。

答:“一車”“千餘斤”突出炭的數量之多、價值之大,“半匹”“一丈”絲織品的數量和價值與之極不相稱,形成鮮明的對比。二者的巨大反差突出了賣炭翁的辛勞和損失之大,深刻揭露出封建社會宮市使者借購買之名行勒索掠奪之實的罪惡行徑,反映出封建統治者的虛偽和殘忍。

4、這首詩多處用到對比,請舉出一例並分析其作用。

答:示例1:“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二者外貌上形成鮮明對比,賣炭翁終日的辛勞、生活的困窘襯托出宮市使者的養尊處優、不勞而獲。

示例2:“心憂炭賤願天寒”與“宮使驅將惜不得”,這是賣炭翁前後心理的對比。賣炭翁面對自己時,只要天冷好賣炭,什麼苦都願忍受,但在面對宮市使者時他卻無能為力,只有屈從。賣炭翁的艱辛隱忍更反襯出宮市使者的霸道蠻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