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開國元勳朱治,默默付出的三朝元老

東吳開國元勳朱治,默默付出的三朝元老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瀛洲海客

縱觀三國,沒有哪個政權是一蹴而就的。

曹操崛起於北方,擊袁術、滅呂布、破袁紹、平烏桓、定關中,歷經千難萬險,花費無數心血才造就了強大的曹魏政權。而劉備一生飄零,輾轉於中原各地不得志,遂南下荊州、西進益州,最終龍盤巴蜀,磕磕絆絆地建立了蜀漢政權。

與魏蜀兩國的坎坷發展相比,江東政權從草創、建立到穩固,似乎不過幾年光景。因而在世人看來,孫氏基業來得太過輕巧與容易;但鮮為人知的是,在江東看似平靜的水面之下,卻暗藏著刀光劍影。這一切,還要從小霸王孫策遇刺時說起。

一、孫策遇刺反映出江東局勢

建安五年(200年),江東小霸王孫策在遊獵時遇刺,而後傷重而亡。《三國志·孫破虜討逆轉》中說:“先是,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卒與客遇,客擊傷策。”乍一看,這只是一場私人恩怨引發的巧合。可實際上,卻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因為孫策遊獵,本是機密而行,卻被人提前獲知,可見江東內部必有奸細。

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提到:“策前西征,登陰復遣間使,以印綬與嚴白虎餘黨,圖為後害。”當時曹操與袁紹對峙官渡,孫策想借此機會偷襲許昌。於是廣陵太守陳登派人暗中聯合嚴白虎的殘餘勢力,對許貢門客給予一定支持。嚴白虎是江東豪族出身,因不滿孫策統治,遂被誅滅。從嚴白虎餘黨與陳登的聯合來看,儘管孫氏已經統治江東,但當地豪族仍舊對孫策心懷不滿。

東吳開國元勳朱治,默默付出的三朝元老

為何江東豪族對孫氏的統治不滿?

一方面,孫氏以及淮泗集團來到江東,並取得統治地位,這損害到了江東豪族的政治利益。而另一方面,孫策在征戰江東時,曾“誅其名豪,威行鄰國”。孫策的弒殺之舉,使得江東豪族人人自危。故而陳琳在《檄吳將校部曲文》中寫道:“而周盛門戶,無辜被戮,遺類流離,湮沒林莽,言之可為愴然。”

綜上,孫權年少即位時的最大敵人,便是江東豪族。但這個嚴峻問題,卻被朱治給輕鬆化解了。再探討朱治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漢代的選官制度,這是朱治能成功化解雙方矛盾的必要手段。

二、察舉徵辟制與門閥崛起

兩漢時期的選官制度,分為察舉制與徵辟制。大概意思是說,朝廷每年會給出名額,地方長官需要從本郡(州)之內挑選德行、家世、名聲都不錯的年輕人才,並向朝廷舉薦。一旦通過考核,這些後輩才子便能得到入仕的機會。

不難發現,漢代選官制度雖然打破了舊有的世卿世祿制,但依然存在一定侷限性。原因無他,才子能否得到察舉,取決於地方長官的主觀性選擇。一般人想要獲得被舉薦的資格,自然要與地方長官打好關係。多數情況下,他們還以師生相稱。

這麼一來,朋黨勢力逐漸形成,並間接促使門閥世家進一步生長。放眼漢末梟雄,諸如袁紹、曹操、孔融等人,皆是舉孝廉出身。由此可見,察舉徵辟制逐漸為門閥世家所掌握。

東吳開國元勳朱治,默默付出的三朝元老

三國時代,可以將它視作東漢王朝的一段延續。正因如此,魏蜀吳三國的政治體系,基本都是沿襲漢朝,選官制度亦是如此。在孫策沒來之前,江東豪族也是如此。江東地方長官,多是世家大族出身。他們在任期間,便利用察舉徵辟制,大肆提拔後輩,令他們成功進入仕途,從而保證家族勢力能一直繁榮鼎盛。

但孫氏進入江東以後,這種局面便被打破了。

嚴格意義上說,孫氏以及淮泗集團,屬於江西人氏。一旦他們掌權,勢必會破壞江東原有的政治體系。這是因為孫氏掌權後,身居高位的難免是程普、周瑜這樣的淮泗將領。這麼一來,江東豪族子弟想要再進入仕途,便比以往更加苦難。

以上,便是孫氏與江東豪族之間的根本矛盾。這個問題看似棘手,卻在朱治手中得到了完美解決。

三、朱治促使雙方協同合作

據《三國志·朱治傳》記載:“後策薨,治與張昭等共尊奉權。”可見孫權能穩固江東政權,離不開朱治與張昭的努力。張昭才高名重,東漢豪族也是儒門世家,他們尊重張昭,這倒也能理解。那存在感不高的朱治,又是怎麼發揮出作用的呢?

朱治是三朝元老。在孫堅起兵之時,朱治便在其麾下擔任司馬。孫堅死後,朱治又繼續輔佐孫策。在後者斗轉江東期間,朱治進擊吳郡,將太守許貢趕走,自己做了吳郡太守。自此,朱治便擔任了整整三十一年吳郡太守。

東吳開國元勳朱治,默默付出的三朝元老

眾所周知,吳郡是江東治所,也是整個江東的政治中心。而朱治身為地方長官,他有資格為朝廷選拔人才:“然公族子弟及吳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數,治率數年一遣詣王府,所遣數百人,每歲時獻御,權答報過厚。”

可以看到,在朱治協調之下,江東豪族子弟皆通過他的舉薦,源源不斷進入朝中為官。當然,朱治此舉自然是受到孫權授意,他之所以大肆舉薦江東子弟,便是代表孫權向江東豪族釋放善意,希望雙方之間協同合作。

孫權也沒閒著,他還招攬了許多流寓之士與江東子弟,令他們進入自己的幕府。前者代表是諸葛恪,後者則以陸遜最為顯赫。正因如此,江東豪族對孫氏的敵意逐漸消除。而江東的政治體系,也轉為江東豪族與孫氏共治。

東吳開國元勳朱治,默默付出的三朝元老

接著再說朱治,他之所以能成功籠絡到江東豪族,便在於他也是個江東人。孫權手下,不缺忠心臣子,如程普、呂範等人,都是三代老臣。但在淮泗集團中,唯有一個朱治是丹陽人。

建安初年,孫權將丹陽郡治所從宛陵移至建業東部,即新吳郡所在之地。而吳郡四姓,分別為顧、陸、朱、張,這四大家族在江東豪族中話語權最重。正因如此,朱治來做這個吳郡太守,並以此舉薦豪族子弟,是受到孫氏與江東豪族的一致認可的。

陸機《吳趨行》注引《吳錄》提到:吳郡四姓的排序方式,為朱、張、顧、陸,這說明在黃武(孫權在位時年號)初年,朱治以及他所在的朱氏,是江東最為顯赫的世家。結合上文可知,朱治在江東地位舉重若輕,便得益於他作為吳郡太守時積累的人脈與政治資源。

參考資料:《三國志》《吳趨行》《檄吳將校部曲文》《三國“吳四姓”考釋》

史上最冤屈的動物:烏龜為何與秦檜一樣,這般遭人嫌棄?

龐統的情商真的很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