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隨讀——朱厚照

《明朝那些事兒》隨讀——朱厚照


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老爸朱佑樘童年不幸,所以就對寶貝兒子朱厚照心尖兒肉似的疼著愛著,特別是朱厚照還聰明過人,我看了他的畫像,顏值也可以,又聰明又幹淨漂亮的小孩,當爹的那肯定是越看越愛,所以朱厚照就被慣的沒樣兒了。

這裡不得不吐槽一下朱佑樘,慣孩子也該有個講究,自己命夠長才敢慣孩子,命不夠長還慣孩子,那簡直是給大臣們添負擔嘛。

朱佑樘就是一個一點講究也不講還慣孩子的人,自己還是工作狂,三十多歲就把自己累死了,雖然說留下了一個“弘治中興”的美名,但到底也該算算掙的夠不夠兒子敗的!

朱厚照十五歲登基,這個年齡對應現在的孩子,是馬上面臨中考的年紀,要是擱一個敏而好學、心有理想的少年,一定會奮發圖強好證明自己絕對不輸給老爸的。可惜,朱厚照是個極度厭學的少年。所以勸他好好學習的大臣們與他成了對立面,超級不得皇上的心。那些學歷不高的太監們反倒變著花樣陪著朱厚照玩兒,於是朱厚照跟這幫太監成了哥們兒。這幫太監以劉瑾為首組成了一個皇帝好友八人組,人稱“八虎”。

按說,一個被太監糊弄著玩兒的皇帝,已經初步具備了亡國之君的潛質了,但是朱厚照是個有福之人,老爸能幹,手下能臣也多——連心學創始人王陽明先生都長期是個外派人員。

我記得高中時候,歷史老師說明朝皇帝都特別逗,有畫家、有木匠、有商人,這回看《明朝那些事兒》我就著重想看看這些皇帝的故事。結果一查,感情朱厚照就是那個跟宮女太監在皇宮裡擺攤的皇帝,可惜《明朝那些事兒》沒寫擺攤的事兒,不過是一筆帶過賣魚、賣宴席的事,幸好我嗅覺敏銳,感覺朱厚照這哥們動不動釣魚賣給大臣不對勁兒,網上一搜,果然擺攤的商人皇帝就是朱厚照,哈哈哈。

可惜!可惜!

朱厚照的傳奇人生裡,擺攤一事太不值一提,怪不得《明朝那些事兒》都沒有著墨。

朱厚照被後世評價為荒淫,看來看去,我覺得朱厚照用事實充分的告訴我們“有錢人的世界咱們不懂”這件事。比如說,他有個中外聞名的“豹房”,這地方就是朱厚照的一處宮殿,還是他的野生動物園,裡面有各種動物,最多的就是豹子——有錢人嘛,喜歡養大貓,也算正常吧。

再比如說吧,朱厚照對女人也是精力充沛,後宮佳麗雲集就算了,他還沒事兒逛逛妓院,微服嫖妓。這還不行,還要跟某些沒下限的大臣要個小老婆之類的,竟然還整過一個孕婦進宮。把大臣們搞的焦頭爛額。

朱厚照不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喜歡刺激,喜歡冒險,於是有一天他心血來潮,想過過打老虎的癮。就叫人弄只老虎來,結果真的面對老虎的時候,這哥們不敢了,於是揮一揮手,叫手底下一個錢寧的人上,錢寧哪敢上啊,一來二去的老虎倒沒耐心了,老虎衝著朱厚照就撲過去了,幸好有個武官擋住了老虎,大家才制服了老虎。

朱厚照同學還是個嚮往著遠方的人,當皇帝的第十二年,也就是他二十七歲的時候(按說也該懂事兒了啊),咱們朱厚照同學騎著馬顛了。

朱厚照同學一路騎著馬、唱著歌、欣賞著大北京那秋天的美景,開開心心的跑到了昌平居庸關,然後開開心心的下旨讓守將給他開關放行——這不是難為人嗎?——你朱厚照忘了朱祁鎮在蒙古吃沙子的事兒了,不代表大臣們都忘了,所以守關的張欽就是不放,寧死不放。

朱厚照同學軟磨硬泡沒管用,雖然沒了心情但也沒死心。他第二次再來居庸關的時候就沒再大鳴大放的來,而是等張欽出關巡視去了,硬闖出去的。我的媽呀,沒聽說過,皇帝闖關出去旅遊的。

朱厚照同學出關是為了幹啥呢?搞半天,是哥們還有顆當軍事家的心,看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想著那個時不時進犯大明的韃靼小王子,心裡籌劃著一場熱血沸騰的廝殺。最終結果是,朱厚照同學果然是老朱家的孩子,天生就有軍事領導才能,把小王子給打退了。特別是,朱厚照同學還親手殺了一個敵人,不但過了領兵的癮,還過了殺敵的癮,還封了自己一個威武大將軍,還給自己起了個名字,朱壽。

從此,那個喜歡跟野生動物較量的朱厚照解鎖了新愛好——旅遊。他有事兒沒事兒就出巡,一年四次,行程上千裡。就這麼玩了兩年,朱厚照同學看膩了北方的沙子石頭,想去南方玩玩。大臣們集體反對,咱們朱厚照同學呢,因為跟大臣們都不對付,所以天天被批評,朱厚照同學也是要面子的,所以朱厚照同學被大臣說急眼了就喜歡打大臣們的屁股——廷仗。因為大臣不讓去南方旅遊這事,一口氣打了一百多個大臣。


朱厚照同學正因為大臣們不讓去南方旅遊心煩呢,這時候寧王謀反了,咱們威武大將軍同學立刻馬上必須要親征。結果朱厚照剛到保定就又出么蛾子——親自回去接了一趟叫做劉姬的女人——還能說啥呢?只能說朱厚照確實是個至情至性的人,也是一個不成熟的人。

其實咱們朱厚照同學還沒出北京,王守仁就把寧王給捆了。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太監一旦壞起來可不僅僅是貪汙受賄,還特別容易玩兒死皇帝。咱們朱厚照同學其實也不傻,不過就是覺得開心嘛,太監弄點錢花也能夠理解,所以他對於太監貪汙受賄啥的沒當回事兒,他可沒想到自己能被太監給玩兒死。所以,朱厚照同學當初根本不知道寧王已經被打敗了——要謀反的太監必須要把皇帝騙出來才行啊。

朱厚照同學南下的路是這樣的:北京——通州——保定——濟寧——揚州——南京——杭州——南下江西。據說這條路線既有人文景觀,又有自然風光,只能說朱厚照真是會享受,選的都是好地方。朱厚照同學八月出發,十二月到南京,真是深度遊了。

這一路上,地方官都不願意接待朱厚照同學,沒到的時候寫奏摺不讓來,到了以後也不給好臉想讓他趕緊走。朱厚照同學臉皮也厚了,愛高興不高興,老子就是跟你們要土特產,就是讓你們安排釣魚,釣了魚還高價賣給你們,甩臉子惹急了我,連酒席也不吃了折錢賣給你們。朱厚照同學充分發揮了娛樂百官,其樂無窮的精神。

朱厚照同學在南京神秘失蹤了一段時間,再出現以後看起來沒啥變化,但是釣魚的時候突然掉水裡了,之後就一病不起,死了。連兒子也沒有。哎,傳奇的朱厚照同學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故事。

朱厚照同學用自身經歷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不作就不會死。沒事兒老整么蛾子玩兒人,所以也容易被玩兒死。

朱厚照充分顯示了一個被慣壞的孩子的樣子——任性。

養大貓,找女人,鬥老虎,想起一出是一出。他隨心所欲,不考慮成本,不考慮江山社稷,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就是自己想起啥是啥。

出關、出巡、南下、接劉姬,沒有這哥們做不到,只有他想不到。


但是朱厚照又用事實告訴了我們一件事兒——被慣壞也分高素質和低素質,顯然從結果來看,朱厚照屬於高素質的,因為他手底下能臣特別多,江山一片完整,自己也沒當過俘虜啥的。

對於手下能臣多這件事我覺得很值得琢磨。朱厚照是發出過凌遲處死的命令的人,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可以定人生死。但是朱厚照除了剛登基那會兒稀裡糊塗的殺過大臣,後來殺了劉瑾,後面沒看他再殺過誰。

他自己天天出去玩兒,國家的管理始終正常,不得不佩服這哥們,為啥呢?他用的人大多是貪官,但是卻又是有真本事的,所以我考慮著這哥們的用人哲學恐怕就是——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都是小問題。所以他手下的大臣也好,太監也好,貪汙受賄的很多,風氣特別不好。而且在位十五年,期間歷經三次謀反(劉瑾那個有爭議),但是他卻順風順水,玩的不亦樂乎,也沒聽說國家國力下降,不排除有老爸留的本兒夠多這個因素,但絕不能否定大臣們的功勞。

手底下的人因為都覬覦肥差,都擠破頭的想當大官,但是大家鬥爭來鬥爭去都是為了錢,所以各股力量也都勢均力敵,沒有出現朱見深在位時候“五大門派”獨大的情況。連江彬想謀反也及時犯罪中止了。

所以,我琢磨著,朱厚照同學是一個特別理解慾望的人,也許是他誤打誤撞運氣好,反正就是手底下的人們都被各自的慾望制約和牽制著。但朱厚照牛就牛在,他用的人確實有真本事。可惜,朱厚照的故事並不是特別多,只能通過表象去瞎捉摸他,我現在倒是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想知道他失蹤的那段時間是怎麼回事兒,可惜《明朝那些事兒》裡朱厚照的故事已經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