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評價志願軍戰法:快速穿插專打薄弱環節,尖刀部隊太厲害

每個人其實都對別人怎麼評價自己感興趣。對於國家也是這樣。抗美援朝是一場奇怪的戰爭,因為作為當事人的朝韓兩國,打著打著就變成了中美雙方的角逐。當然,這場戰爭中韓國人也不少參戰。甚至可以說是聯軍方面參戰人數最多的國家。那麼他們是怎樣評價志願軍的戰法呢?果然打疼了感悟最深。


韓軍評價志願軍戰法:快速穿插專打薄弱環節,尖刀部隊太厲害


其實韓軍可以說是損失最大的一支部隊,因為前期被朝鮮一頓暴揍。後來又被美國當炮灰送進我軍的陣地前。也真因為被打得多了,有了新的認識。他們對於我軍的戰法,主要總結如下。


韓軍評價志願軍戰法:快速穿插專打薄弱環節,尖刀部隊太厲害


韓軍對於志願軍的第一點認識就是快速穿插,攻打敵人薄弱環節。他們認為志願軍作戰靈活,一旦發現敵人薄弱環節就猛攻一點。當勝利後,就會窮追猛打。然後遇到挫折後就馬上脫離戰鬥。不僅如此,志願軍從來不與敵軍纏鬥,避免陷入膠著狀態。志願軍不僅會穿插,還善於分割包圍。集中兵力將一支敵軍,分割成若干個小單位,然後逐一消滅。


韓軍評價志願軍戰法:快速穿插專打薄弱環節,尖刀部隊太厲害


除了善於快速穿插外,就是善於使用尖刀部隊。韓軍認為,志願軍每次突擊作戰都會派出尖刀部隊,然後向一把尖刀一樣直插入陣地,從而撕開缺口。利用自己肉搏戰,使得戰場進入混亂狀態。韓軍自己的火炮和空中優勢(其實是美國的)無法發揮。在防禦戰中,志願軍採用了逐次抵抗的戰術。韓軍認為第四次戰役,李奇微反攻沒有達到戰略目的的原因就在於這裡。志願軍會逐次防禦,將聯軍的攻勢降低,然後利用伏擊戰消耗聯軍的兵力。邊打邊退、路上打埋伏、遲滯進攻後大規模穿插,這就是志願軍的戰法。


韓軍評價志願軍戰法:快速穿插專打薄弱環節,尖刀部隊太厲害


除了這些,韓軍還總結了夜襲、中心開花以及利用衝鋒號或者吹哨子來騷擾聯軍休息的方法。除了戰術,連心理戰韓軍都總結了出來。對於這些總結,如果不說還以為是志願軍自己要求學習的作戰理論。其實韓軍能總結出這麼多作戰方式,其實也跟他自己多次跟志願軍交戰有關。在朝鮮戰場,韓軍作為一支龐大的部隊,長期與志願軍交戰。而志願軍也喜歡先打韓軍,這很符合攻擊薄弱環節的特點。正是多次被志願軍打垮,自己被打疼了,所以總結的東西也就全面了。


韓軍評價志願軍戰法:快速穿插專打薄弱環節,尖刀部隊太厲害


聯合國軍的組成包括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等國家。十幾個國家組成的精銳部隊踏上了朝鮮半島,可以說這些人讓韓國的腰桿硬了起來。最多的時候,聯軍在朝鮮半島上達到了九十多萬人。除韓國外,最多的美國出兵達三十多萬,而最少的盧森堡僅有50個參戰。雖然有西方國家給韓國撐腰,但是我國戰士從來就沒有怕過任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