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官方迴應民意到底從哪裡來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民意、民生,則代表著人民的名義!

近日,青島日報回瀾閣專欄發表署名海納川文章《用好民意推動工作》,文章中以“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贏得民心,首先要了解民意。”為開篇,正面回應了青島的民意從哪裡來?

“從寵物管理到小區停車難再到購車糾紛,亦或是清明節殯葬方面所遇到的問題”這些生活中最普遍的百姓小事,均成為了青島市所關注的大事。

早在3月4日,青島市就圍繞民聲傾聽為主題發佈了一份關於在全市開展“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的活動意見。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如此視野與強度的活動,青島從未有過。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官方回應民意到底從哪裡來

編輯/©博雅

審校/©莊建成

青島公開徵集群眾“不滿”!

用好民意推動工作

正所謂,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贏得民心,首先要了解民意。

而民意究竟從哪裡來?前不久,青島日報回瀾閣專欄發表署名海納川文章《用好民意推動工作》,文章中以“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贏得民心,首先要了解民意。”為開篇,正面回應了青島的民意從哪裡來?

群眾在社區、在村莊、在企業、在基層,我們的幹部只有深入群眾,到群眾中去,才能體恤民情,真正聽到民意。互聯網時代,龐大的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我們的幹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瞭解群眾所思所願。要了解民意,還要暢通民意表達渠道,讓老百姓有一個說話的地兒。正在開展的“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目的就是要傾聽民意、用好民意、引導民意,彙集民智。

此外,文章中還提到,傾聽民意、回應關切、解決問題,這是對領導幹部為民盡責最起碼的要求。還需要提升一個層次,就是用好民意推動科學民主決策。民意是政策制定重要的決定依據,能確保政策制定更接地氣,推動各級黨委政府按照群眾的想法和意願更好開展工作。再進一步,還要學會引導民意。在跟群眾的交流溝通中,更有針對性地向老百姓解讀黨和政府政策的背景、初衷、實施效果。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官方回應民意到底從哪裡來

當下,“反映的問題能不能得到解決?”“對辦理結果不滿意有什麼監督保障機制?”這是廣大群眾最為關注的。

對此,3月5日,“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一場從未有過的、面向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的民聲傾聽主題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據悉,此次活動“我愛青島”是前提,“我有不滿”是現實,“我要說話”是渠道,鼓勵引導廣大市民“有意見隨時提、有想法儘管講、有不滿大膽說”,最大限度暢通傾聽民聲民意的各方渠道,是“三我”活動的重要特色。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官方回應民意到底從哪裡來

活動中,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依託各級服務大廳、窗口、熱線等實體渠道,聽取群眾呼聲。突出運用線上、網上、掌上等方式收集民意,通過新聞媒體、政務網站、“兩微一端”等平臺,開闢通道專欄,為市民表達訴求、袒露心聲創造更加多樣、更為便捷的途徑。

截止目前,“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已開展一個月有餘,不少人參與了此項活動,並提出了相關民生問題。

門要全開、單要全收、事要全解

自活動開展以來,12345政務服務熱線充分發揮民聲傾聽平臺作用,從活動開始至今,已受理市民來電來信30餘萬件。

人民網“市委書記留言板”共收到網民留言上百條,包括求助、投訴、諮詢類、建議;內容主要包括社區服務及物業管理、房產銷售、教育培訓、道路交通、行政服務、城鄉規劃、勞資拖欠、醫療衛生等各個領域。

“太感謝了!沒想到我打了個電話,困擾我們小區半年的電梯問題,這麼快就解決了!”4月3日上午一大早,市民郭女士給12345政務服務熱線打來電話表示由衷的感謝。

事情是這樣的:郭女士得知我市開展了“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於是想到反映困擾自己和小區居民們的電梯問題——李滄區晉中路某小區1單元電梯故障半年之久,影響業主出行,多次聯繫物業無果。3月27日,她打12345政務服務熱線投訴。熱線迅速轉責任部門落實處理並答覆。李滄區政府馬上行動,經滄口街道辦事處落實,物業表示已聯繫電梯維修單位對故障電梯進行檢查,維修費用預計4萬元左右,物業啟動公共收益進行處理,相關申請資料上報總部,並與小區業主溝通,很快將對電梯維修完畢。

值得關注的是,黃島區一位小微企業主3月21日給青島政務網“市長信箱”留言,反映疫情期間由於無法正常營業進入虧損期,天天賠房租,無疑是雪上加霜,希望得到幫助、維持經營。黃島區對此積極予以解答,幫助協調解決,該小微企業主遂按照疫情期間相關政策與房東溝通減免了房租。該業主後給“市長信箱”寫來感謝信。

此外,在4月9日,一位李同學針對於開學後還需不需要補課這一問題在市長信箱提出問題,4月21日,青島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科技信息處)給予回覆:線上學習不同於學校正常的課堂教學。為杜絕以線上學習來完全代替學校正常的課堂教學情況,我省明確,各學校要認真做好開學後的教學與現在線上學習的緊密銜接,正式開學恢復課堂教學後,各地各校要精準分析學情,認真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對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跟得上學習進度。

針對群眾反映的新改設的公交王哥莊站(109路等從李村到仰口方向)位置設置不合理問題,嶗山區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很快進行了現場勘查。根據現場情況,並徵求公交公司等意見,將原站點向北移了約15米,減小了安全隱患。市民反映下車後通行不便問題,主管部門將安排施工單位對該站點與南側人行道之間的綠化位置進行硬化,實現人行道與站臺連接,避免乘客上下車通行機動車道的安全隱患。

也許這些意見,這些民生只是短短的小事,但是正如海納川文章中所說,通過聽民聲、用民意、解民憂、紓民怨、聚民智、暖民心,才能更好的增強全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針對於“民意”,當下我們時常見到“走下去”的幹部們,但是其實將百姓“請進來”,用心去聆聽民意,也特別重要。

徵求民意既要“走下去”更要“請進來”

其實,在工作、生活中,我們時常見到“走下去”。機關幹部從辦公室走向田間地頭、生產車間、項目一線、服務窗口,通過俯下身子、深入一線去了解民生訴求,這應該是獲知民情、體悟民意的好思路或者是好辦法吧。正因為這樣子接地氣的工作作風,才會讓一些真實的情況漸漸顯現出來,進而維護和保障百姓的權益。

不過,僅有“走下去”,顯然並不能構成工作的完整性。矛盾、問題、短板,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偶然性、突發性、隱蔽性。走下去的工作辦法,也不是時時、處處都可以進行的。這就要求,既要主動“走下去”找問題,也要通過“請進來”,邀請基層代表參與工作計劃制定,讓問題集中呈現,讓意見集中表達,既為人民群眾提供一個鄭重表態的渠道、載體,也通過這樣的方式查漏補缺,藉以彌補思路不足、乃至矯正工作偏差。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官方回應民意到底從哪裡來

當前,人民群眾對教育、醫療、環境、就業、法治等等擁有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些新情況、新問題,都可能以不一樣的形式暴露出來。這就倒逼著工作思路、方式的提檔升級。既注重“走下去”,也強調“請進來”,通過二者的碰撞、彌補、佐證,更容易找到工作的最大公約數,也更容易讓各項決策符合最廣泛的民生訴求。

我們常說,距離產生美。但聯繫服務群眾、認真履職盡責,卻不能有距離。這些年,無論是網絡問政、媒體監督,都為民意的聚集和採集提供了更多載體。與此同時,“三我”活動正在青島持續開展中。能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順暢反映各類問題,能不能做到讓百姓滿意,這也是對全市各級各部門的一次考驗。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官方回應民意到底從哪裡來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官方回應民意到底從哪裡來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官方回應民意到底從哪裡來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官方回應民意到底從哪裡來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官方回應民意到底從哪裡來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青島政務網、本網新聞稿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