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月薪一萬想生三胎,女人的悲哀是自己給的

我是兜兜,一個和你一樣認真生活的人。點擊上方“關注”,和您一同成長!

小琴今年三十二歲了,她前面已經生了二個女兒,公婆一直想添個男孫,所以一再要求他們再生一個孩子。

她家的情況是:居住在二線城市,老公是一家企業的中層管理,月薪一萬,自己全職帶娃。

公婆成天在她耳邊唸叨再生一個孩子。現在她要照顧兩個孩子,雖然沒有上班可一天到晚也是忙得昏天黑地。


老公月薪一萬想生三胎,女人的悲哀是自己給的

小琴自己不願意生。每每一說到這個問題,公婆就拿丈夫一萬月薪說事。在他們家看來,自己的兒子算是有出息的那一類。生個孩子雖然日子過得緊巴一點,但未來總有個盼頭。

果然,小琴沒多久也被這種洗腦式宣傳給征服了。

不知道為什麼,每每看到這樣的事情,我的內心都會想起那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也許我們會認為那些覺得自己兒子月薪一萬的父母很奇葩,但是那些把月薪一萬的丈夫當成寶,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他被掃地出門的女人就不奇葩嗎?

真正有底氣的女人第一反應都會是自己願意不願意,適合不適合,而不是奉勸自己:接受吧,誰讓自己身上長著子宮呢!

老公月薪一萬想生三胎,女人的悲哀是自己給的

老公月薪一萬想生三胎,女人的悲哀是自己給的

朋友生日聚會上說,她的妹妹嫁給了一個富豪的兒子,前面生了二個女兒,去年又懷孕了,家裡篤定是個男孩,所以想讓她生下來。果然三胎孩子生下來之後,公婆按照約定請了兩個月嫂照顧,她自己則除了養好身體之外什麼也不用幹。

當時有人就問,那如果不是男孩,又是個女孩怎麼辦呢?

她回答:那也一樣,畢竟這些都是考慮在前,也說好了的。


老公月薪一萬想生三胎,女人的悲哀是自己給的

在場的人紛紛點贊她妹妹的行為。

她與小琴的情況說到底不是生不生男孩的區別、也不是家裡有錢沒錢的區別。

而是一個更看重自己,孩子因她而貴,相反另一個更看重孩子,需要母憑子貴,這樣她才能在婆家有地位、有話語權。

試想,一個把月薪一萬的男人捧在自己頭上的女人,本身又能給人多少價值感呢?

老公月薪一萬想生三胎,女人的悲哀是自己給的

老公月薪一萬想生三胎,女人的悲哀是自己給的

2017年,《人間世2》團隊拍攝了一個叫吳瑩的女人就醫的整個過程。

吳瑩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伴重度肺動脈高壓,已經被醫生診斷“絕對不適合懷孕”。

在此之前,她結婚兩年,已經流產過兩次。

這是吳瑩第三次懷孕。她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來到上海仁濟醫院婦產科求醫,執意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

面對鏡頭,25歲的吳瑩說的第一句話是:“我認為人生要是圓滿,就是有個孩子。”


老公月薪一萬想生三胎,女人的悲哀是自己給的

吳瑩所處的家庭環境並不差:她的公婆不止一個兒子,沒有像人們想象中那樣,要求這個兒媳婦必須“傳宗接代”。

吳瑩的先生也非常開通,心疼妻子的身體,明確表示完全可以不要孩子;但吳瑩有自己的“執念”。

最終,她也死於自己的執念。

對於她的遭遇,很多人既同情又氣憤。

老公月薪一萬想生三胎,女人的悲哀是自己給的

老公月薪一萬想生三胎,女人的悲哀是自己給的

生育是女人的權利之一。

那些把生育當權利的女人早已經學會了如何維護自己的這部分權利。孩子的到來也許有其他的促成因素,但是自己想生、適合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就像朋友的妹妹一樣,一開始想到的是自己願不願意生,後來雖然有迫於家庭壓力的成分,但是卻從來沒缺失過自我,為即將出生的孩子和已經出生的孩子都做了最好的安排。

雖然公婆可能更期望她生一個男孩,但是對於她來說要做的只是等待一個新生命的降臨。


老公月薪一萬想生三胎,女人的悲哀是自己給的


這個社會仍舊有不少像小琴這樣堅持認為母憑子貴的人。

關於母憑子貴,知乎上有人說:母憑子貴的根源還在於男人重男輕女。

如果一個女人從小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家庭才是一個女人的歸屬,孩子才是一個女人的價值,那麼,其實也失去了對生育權的掌控。要是出現萬一,也只能是默默承受。

女人的悲哀說到底都是自己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