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溫州鞋廠自救:客戶專賣店歇業退了3000多雙鞋,廠裡全員上陣全賣了

每經記者:於垚峰 每經編輯:張海妮

疫情下溫州鞋廠自救:客戶專賣店歇業退了3000多雙鞋,廠裡全員上陣全賣了

溫州“中國鞋都”的企業。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於垚峰 攝

有著“中國鞋都”之稱的溫州,數千家皮革鞋企正面臨著一場巨大的考驗:外貿訂單取消,業務量銳減;發出去的貨,因客戶門店歇業收不回貨款;接到訂單了,上游供應商又不允許欠款,資金鍊跟不上……對於許多溫州中小鞋企的老闆們來說,2020年的春天比冬天還要“冷”。

不過,面對再大的困難,他們仍堅信“車到山前必有路”。用一個鞋企老闆的話說,能夠在溫州開廠創業的,“沒有一個是吃素的”,他們會想各種辦法去克服眼下的困難——“鞋子賣不動,就召喚全體員工一起賣鞋;實在沒有訂單了,就改行做其他產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溫州採訪鞋企老闆發現,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他們遇到的困難不一樣,他們解決的方法也不一樣,但是他們讓企業活下去的勇氣和決心是一樣的。

疫情下溫州鞋廠自救:客戶專賣店歇業退了3000多雙鞋,廠裡全員上陣全賣了

溫州“中國鞋都”的企業。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於垚峰 攝

全員上陣賣鞋

羅建文是浙江金華人,2016年來到溫州開辦鞋廠,在此之前,他做過近半年的市場調研,認為鞋子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開鞋廠之前,羅建文在汽車配件、酒店用品、建築材料等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用他的話說,每一行都涉足不深,沒賺到大錢,但是相對都還順利,“這麼多年下來,存下了一二百萬元”。

經過一番市場調查,羅建文決定來溫州開鞋廠,他拉上了一個高中同學,籌措了近五百萬元,租下一個一千多平方米的廠房,購買機器設備,招兵買馬,之後就開始生產了。

“相比現在的困難,剛開業時的困難,根本就不叫困難。”坐在一樓的鞋廠門面裡,羅建文一邊泡茶一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儘管辦廠前三年也會有各種困難,比如開發新客戶,上游購買原材料不能欠款,資金週轉壓力大,但是工廠每年都可以盈利。羅建文表示,前面的這些困難都是短時的,比如開發客戶,業務員一家一家跑,總有“東邊不亮西邊亮”的時候,口碑做好了,也會有一些客戶主動找過來。至於原材料供應,有了信任之後,現在拿貨都可以有一定的結算週期。

但疫情來了。

“網上都說外貿受疫情影響大,我們做內銷的困難也不小。”羅建文稱,他們工廠今年1月中旬就放假了,直到3月中旬完全復工,一季度工廠兩個月沒生產,好不容易生產了,下游客戶的拿貨數量也在減少。

最讓羅建文揪心的是,一個湖南常德的客戶,受疫情影響,三家專賣店因為資金鍊跟不上,被迫關閉。2019年的貨款也沒有結清,最後客戶把還沒有銷售的2020款春夏款鞋退了回來,一共退了3000多雙。

賣鞋和賣衣服一樣,一般會賣下一個季度的款式。羅建文表示,工廠這個時候已經開始生產秋天的鞋子了,退回來的鞋子,其他的客戶也不會要。

為了減少損失,羅建文決定把這批鞋子拿出來,以成本價的8折向內部員工銷售,號召全廠的員工,詢問身邊的親朋好友,有沒有需求,如果有需求,可以以員工價購買。

“沒想到效果很好,確實也有一些員工的親屬有需求,並且他們知道鞋子的成本價格,所以買了不虧。”羅建文表示,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這3000雙鞋子就內部消化了。

這也讓羅建文有了一個新思路:讓員工成為推銷員。工廠對員工以出廠價的9折提供產品,員工可以在自己的社交圈裡賣鞋,產生的利潤歸員工所有。

“當然,我們沒有給員工規定硬性任務,能夠銷售多少完全由員工自己決定。”羅建文表示。

疫情下溫州鞋廠自救:客戶專賣店歇業退了3000多雙鞋,廠裡全員上陣全賣了

溫州“中國鞋都”的企業。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於垚峰 攝

危中尋機:幫鞋企在網上賣鞋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鞋都”的不少企業帶來沉重打擊。“中國鞋都”是溫州市知名的鞋類生產基地,目前該基地有鞋類產業鏈企業1500多家,2019年總產值超過100億元,其中女鞋優勢全球聞名,產量佔到全球的1/4左右。但在疫情衝擊下,不少鞋企的外貿訂單8成遭客戶取消,同時國內訂單也出現大量取消的情況,解決庫存積壓,成為鞋企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李萍是溫州一家鞋類設計公司的董事長,此前她曾在廣州從事鞋類外貿生意十多年,主要是根據客戶的需求,幫助設計鞋子的款式,給國內的外貿企業下單。

三年前李萍回到溫州,除了在廣州和東莞繼續留下了一批團隊外,她帶著溫州的團隊開始設計一個可以為所有鞋企進行營銷的平臺——“鞋都嚴選·雲上空間”,原本按計劃,這個平臺2020年6月才會正式上線。

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溫州的鞋企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很多企業的庫存增多,這讓李萍不得不加快速度,3月21日,“鞋都嚴選·雲上空間”小程序進入試運行。

“由於是匆匆上馬,剛上線的時候訪問量巨大,系統都死機了三次,並且還有人反映我們的頁面不好看。”李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春節疫情期間,她的技術團隊也沒有閒著,一直在加班加點,完善系統。從3月21日通過微信小程序試運行以來,到3月31日正式上線。短短十天時間,“鞋都嚴選·雲上空間”已吸引200多家企業慕名要求入駐,成交量達到10萬多單。

可以說,“鞋都嚴選·雲上空間”作為全新的數字化平臺,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鞋都和轄區企業危中尋機、主動打造“互聯網+產業平臺”的有益嘗試。

李萍說,有一些鞋企有自己的電商通道,比如紅蜻蜓,在天貓上有旗艦店,但是相對產品比較單一,“我們這個平臺,相當於一個商超,裡面可以提供各式各樣的鞋子,進來的用戶,可選擇性很多”。

“我們馬上會開發APP程序,運行期間,將梳理整個產品、物流、倉儲等所有配套工作,並把多家鞋企的商品全部入駐平臺。”李萍說。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