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改朝換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怎麼看待?

佛法平常心


黃炎培先生曾經對中國歷史的興衰更替做了一個很好的點評:“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說的是一個王朝的興起總是很迅速,欣欣向榮,生機勃勃,但是滅亡也很快。中國古代歷史改朝換代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歷來學者眾說紛紜,筆者試論之,不到之處請指正。

原因一:土地兼併的矛盾無法調和

總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土地是私有制,統治階級賴以維繫政權的力量主要來自於地主階級,他們是中國古代朝代統治的力量之源,他們支持誰,誰就能當政,反之就要倒臺。

(影視劇裡的地主形象)
在古代中國,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就是土地,人們但凡有點錢就要買土地,土地是命、是根,有了地就有了根,有了地位,有了家業,有了名利。所以古代的人是拼了命的買地,結果土地越來越集中到少數人手中,而失地的農民越來越來,流民(失地農民)一多,社會必然動盪,大地主們為了自保紛紛組織家丁,私募軍馬,一方面自衛,一方面伺機而動,以窺天下。土地兼併的問題無法解決始終是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

如東漢建立之初,輕徭薄賦,休養生息,光武中興,一派形勢大好,可過了幾十年,土地兼併程度愈演愈烈,直接導致後期的豪強地主出現,朝局一直動盪不堪。最後黃巾起義,群雄割據,三分天下,東漢滅亡。而要打破土地兼併則必須消滅一批舊地主,把他們推翻,將他們的土地重新分配給流民,這樣社會才會安定,可是過了幾十年又出現了一批大地主,土地兼併又出現,大量流民又要起事要分土地,怎麼辦?沒辦法,只有改朝換代!再殺一批地主,再把土地分給流民,過幾十年又要來一次。如此反覆,反覆如此。中國古代的歷史始終伴隨著土地兼併—重新分配—再兼併—重新分配—再兼併這樣循環往復。

原因二:士族與庶族的矛盾推動

在中國古代始終存在著士族與庶族的鬥爭,最為典型的就是三國兩晉時期,曹魏政權中的曹氏家族是庶族,司馬氏家族是士族,兩個階層的鬥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前期庶族佔據上風,曹魏建立,後期士族勢力壓過庶族,司馬代魏,西晉建立。中國古代朝代的更替伴隨著士族與庶族的鬥爭,同時庶族與士族之間也在不斷的相互轉換,一朝得權,庶變士,一夕失勢,士成庶。所以士庶兩個階層的鬥爭不斷推動著朝代的更替往復。

(古代士族)


政史課課代表


“改朝”是指一代王朝或政權存續期間,由於執政者死亡或其他原因失去統治權,新的執政者接替主政的事實行為,如封建社會父死子繼就叫改朝。儘快人們都希望長命百歲,特別是封建社會里高高在上的自命為“天之子”的皇帝,更夢想能永享富貴,萬壽無疆,但客觀規律如此,高貴如天子的皇帝也難以擺脫生老病死的命運,因此,從這個意義上是“改朝”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換代”,王朝或政權被替代或取代謂之換代,如明亡清興。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和社會現實都揭示,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這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一切事物的本質特徵。朝代的壽命同人的壽命一樣,也都有個生老病死的過程和結果。

雖然說,改朝換代是其事物本質和自然規律,但怎麼樣“改朝”,如何“換代”卻大有分野,大有不同,從人類社會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來看,儘管有其特殊或特別情況發生,但總體看,佈德政、行仁政的政權或朝代總是受人民群眾愛戴和擁護,因此,這樣的“朝”和“代”的壽命相對比較長,失去時人們會懷念並感到惋惜和不捨,反之,其壽命就會縮短,人們就會棄之如敝履。


徐大乎


俗話說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朝代更迭,古來有之。

縱觀歷史,每一個朝代的開國都是以武力解決,推翻舊有的制度,開創新的法治法度,開始都是以老百姓的需求為自己的宗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秦始皇嬴政統一天下、統一貨幣、統一文字,避免了老百姓在常年的戰火中生靈塗炭。可他後來勞民傷財的大搞奢華建築,特別是秦二世胡亥,更是奢侈之極,殘酷暴君。逼得各路諸侯群起而攻之,後來劉邦打敗項羽建立大漢王朝。

還有我們的大明天子朱元璋,在元朝末期連頓飽飯都吃不上,一場瘟疫,全家基本喪生。亂世當中想當個和尚都當不成,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大明的天子之路。等等吧那就就不一一舉例了。

打江山的時候都會鞠躬盡瘁,可是一代代的傳下來,守江山的時候。卻忘了初心使命,奢侈腐敗,擲百姓的生死與不顧,這時必有新的豪傑拔杆而起,嶄新的朝代又將誕生。

所以打江山重要,守江山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