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森路透發佈:“新冠肺炎”為中國外貿帶來三大風險與兩大機遇

北京2020年4月20日 /美通社/ -- 隨著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的趨勢持續向好,各地迎來“復工潮”,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也由疫情本身,逐漸轉向評估疫情對經濟生活所產生的影響上來。

中國是全球供應鏈中重要的一環,進出口貿易也是國民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疫情將對該行業帶來多大程度的影響,正在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貿易逆差425.9億元,去年同期為順差2934.8億元。

作為全球領先的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一直致力於為包括外貿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和決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日前,湯森路透發佈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進出口行業的短期影響的觀察。

在湯森路透看來,此次疫情將給中國進出口行業將帶來三大風險與兩大機遇,外貿企業需做好相應準備,應對風險,抓住機遇,努力減小疫情帶來的損失。

風險一:國內貿易洽談會取消或延期,國外客戶“難進門”,維繫客戶成本將提高

雖然電子商務、跨境支付等數字手段已成為外貿中“基礎設施”,但線下貿易洽談會仍是獲得訂單,維護客戶關係的重要手段。

受“新冠肺炎”影響,國內許多例行舉行的貿易洽談相繼取消、延期,或改為線上舉行。比如廣東英商會、FBIC2020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大會等均宣佈延期舉行。備受關注的廣交會則宣佈將於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這也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貿易盛會首次完全以網絡形式舉辦。雖然“網上廣交會”具有不受展臺、談判室、酒店等因素限制的優點,但這種新形式對最終成交額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 非典期間,廣交會參展人數下降80.8%,出口成交額僅為前一年春交會的26%,前一年秋交會的24%。

所以,各種貿易洽談會的取消或推遲,讓國外客戶難進國門,不但影響國內企業發展新客戶的機會,也大大提高其維繫老客戶的成本。

風險二:對外交流活動受阻,國內企業“走出去”難度激增,國外市場門檻將抬高

疫情發生後,特別是世界衛生組織將疫情的全球風險級別上調至最高級別“非常高”之後,一些國家迅速採取撤僑、限制入境等措施,限制同來自中國的人員交往,甚至直接關閉國門。這些舉措大大增加了國內企業“走出去”的難度,直接影響出口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FDI)。

與此同時,對中國出口企業來說,在接下來一段時間,部分國家市場準入門檻將會被抬高。以非典時期為例,有國家或對中國出口的紡織品要求必須出具中國官方未受“非典”汙染證明,或對來自中國的進口貨物外包裝實施極為嚴格的強制性消毒措施。還有的國家要求,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須在入境口岸實施自動隔離一段時間。這些措施都會耽誤中國商品進入當地市場的時機。

目前,已有部分國家對中國商品出口執行臨時管制,減少或暫停從中國進口商品,海外訂單取消、航運物流收緊、出口檢疫。因此,建議企業密切關注國際市場的新情況,新變化,明確進口商的驗收標準,必要時委託國際性第三方專業檢測鑑定機構進行檢測。

風險三:復工、物流遇瓶頸,企業履約風險、金融風險升高

目前國內各地在陸續復工,但受民眾對疫情恐懼心理影響,很多企業仍然面臨“復工難”“物流難”等瓶頸,很多產業供應鏈甚至面臨中斷的風險。

為此,外貿企業在履行合同的時候,需要防控信用風險和履約風險。同時,“新冠肺炎”將影響匯率走勢,中國以及相關國家可能採取降息降準等金融手段加以調控,因此,企業也需要及時防控利率、匯率波動變化可能增加的市場風險。

不過,儘管“新冠肺炎”為中國進出口行業帶了諸多風險,但風險中也蘊藏機遇,特別是從長期來看,此次疫情或許能夠提振世界對中國的信心。

機遇一:“復工瓶頸”促使外貿企業提高自動化程度,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在湯森路透的一次用戶體驗調查中,貿易專家們曾總結出11項在貿易管理中最關心的問題。調查顯示,手動流程和分散的系統、缺乏自動化系統、低效的流程和系統等自動化、數字化程度偏低的問題一直困擾許多企業的發展。

受此次疫情影響,國內很多企業已採取遠程辦公的方式來應對“復工難”。這是企業在辦公場景下,提高自動化的方式之一。預計此次疫情還將在生產場景、物流場景下,提高數字化工具的應用程度,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機器人、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落地的速度,減少對傳統人工的依賴。

機遇二:部分品類商品進口需求大增,世界仍將看好中國經濟

並非所有品類商品進出口貿易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根據行業特點,預計食品、輕工產品進出口受影響較大,而機電類產品暫時受影響較小,此外,醫療防護用品、藥品需求空前膨脹,進口量正在劇增。

總體來說,此次疫情雖對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短期產生衝擊和影響,但中美兩國不久前簽署的貿易協定,跨境電商的持續發展,這些利好信息都將使中國進出口貿易在疫情緩解後產生增長。

更重要的是,在此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國政府的公信力、組織與動員能力,成為了世界繼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與中國繼續加深貿易合作的最為重要的因素。在此過程中,作為與中國擁有數十年合作歷史的國際化企業,湯森路透也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藉助“全球貿易可視化”分析平臺等基於雲的數據化工具,幫助中國進出口企業更好地應對疫情風險,早日恢復經營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