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董”變回“馬老師”,阿里巴巴還是他的嗎?

在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在阿里巴巴成立20週年的紀念晚會上,馬雲正式卸任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一職,據說當天還是他55歲的生日。從網絡輿情來看,這不但是當天財經界最大的新聞,甚至蓋過了教師節的熱度,而巧合的是,馬雲將從馬總、馬董的身份迴歸到馬老師,"出走半生,歸來仍是老師",儘管有點煽情,在應景之餘,卻忽略了馬老師為了今天的迴歸,早在十年前已經開始謀劃了。外界對馬老師的急流勇退紛紛給予褒獎,認為他具備大智慧,畢竟他才55歲,正是一個企業家風華正茂的時候,對馬老師來說,更是如日中天。而多少六七十歲的企業家還奔波在一線,想退而不得。

從“馬董”變回“馬老師”,阿里巴巴還是他的嗎?

據說,馬老師此次不但卸任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而且這一年多以來,其在阿里旗下各子公司的任職都已經基本退出。外界在褒揚之餘,也有疑惑,馬老師卸任是徹底離開阿里嗎?如果不是,馬老師為何放心敢把這麼大的家業交給職業經理人來打理,自己做甩手掌櫃呢?他對阿里還有控制權嗎?

應當說,馬老師只是在阿里集團不再擔任相關領導性職務,不再參與阿里集團的相關經營決策,而他依然是阿里巴巴的合夥人,並且是僅有的兩個永久合夥人之一(另一為蔡崇信),依然是阿里巴巴最大的個人股東。他依然掌控著這家國內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巨無霸。但是根據6月份阿里巴巴在向美國證交會提供的第一季度財報中的說明,馬老師在阿里的股權只有6.2%,而第一大股東軟銀佔股25.9%,第二大股東為雅虎控制的AltabaInc,佔股9.4%,馬老師位列第三。加上蔡崇信2.2%,其他董事及管理層持股合計也才17.8%,遠遠達不到控股的要求。那麼馬老師是怎麼將控制權抓在手裡的呢?

從“馬董”變回“馬老師”,阿里巴巴還是他的嗎?

我們都知道,對於大部分初創企業來說,尤其是平臺類的互聯網公司,初期需要燒大量的錢來進行研發和培育市場份額,那麼這些錢從哪來呢?主要靠各類風投機構和私募基金的投資。當然人家既然投錢給你,那麼必要是要求回報的,而最終的目的就是幫助你上市後然後套現離場或繼續享受高額回報。這就必然要稀釋創始人的股份,融資額度越大,融資輪次越多,股份稀釋越多,到最後在股權上,很多創始人就變成了小股東。這種融資到最後公司創始人丟失公司控制權甚至被資本大股東掃地出門的故事在過去十年也數不勝數,如"雷士照明的控制權之爭",如"萬科寶能大戰"。

那麼為避免這種辛苦為他人做嫁衣的現象,就有了控制權和股權脫鉤的制度設計。簡單說,就是同股不同權——我雖然股份上是小股東,但是我和我的管理層擁有超級投票權和人事提名或任命權,要能控制董事會。或者換句話說,就是讓大股東單純做財務投資,不參與企業經營決策和日常管理,只分享企業經營的收益就可以了,企業還是交由創始人和管理團隊來操持。那麼在制度上如何體現呢?

從“馬董”變回“馬老師”,阿里巴巴還是他的嗎?

這就要談及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合夥人制度就是突破傳統的職業經理人制度桎梏,讓高管團隊人人變成與企業利益休慼相關、榮辱與共的一份子,而不是隻知道為達成短期經營目標領薪水的打工者,這樣經營團隊才有戰略眼光,才能以主人翁精神去開拓。阿里巴巴從2009年就開始實施合夥人制度,目前38位合夥人都產生於集團內部的高管中。據馬老師此前透露,未來也許阿里的合作伙伴、客戶都能成為外部合夥人。

從“馬董”變回“馬老師”,阿里巴巴還是他的嗎?

具體操作呢,就是設計AB股架構。大家都知道阿里最初希望在港股上市,但是港交所不同意阿里的AB股架構,結果阿里遠赴美國上市,因為美國資本市場承認同股不同權,認為人力資本比貨幣資本有更大的話語權。於是,通過AB股架構設計,馬雲和管理層團隊持有B類股票,投資人則持有A類股票(不是A股),而B類股每一股的表決權等同於10倍A類股,馬雲及管理層合計擁有約63%的表決權。此外,馬雲通過與軟銀及雅虎談判協商,讓阿里管理團隊擁有董事會多數成員的提名權利。

從“馬董”變回“馬老師”,阿里巴巴還是他的嗎?

這樣,人力資本與貨幣資本相互補益,讓企業始終控制在創始人及其認可的管理團隊中,資本不能左右其經營決策,保證了管理團隊的穩定性與企業決策的連貫性。可以說,合夥人制度相對於傳統的股權即控制權的單一股權架構來說,要更優越。因而當前我們熟知的大多數互聯網巨頭都採用了此種AB股架構,如劉強東也是以20%的出資,但是通過持有B類股擁有83%的表決權,實現了對京東的絕對控制。

馬老師雖然卸任阿里的相關職務了,但並不意味著他就退休了。他只是實現了他抽身於企業日常決策,投身教育、環保、慈善扶貧和人權發展等公益事業的初心。他自己在卸任晚會上也表明不願這麼早退休,還是要好好折騰好好玩,只是要換個江湖再見。

從“馬董”變回“馬老師”,阿里巴巴還是他的嗎?

風清揚是笑傲江湖中的隱世高人,也是馬老師的花名。馬老師曾說風清揚是一名好老師,雖然風老師自己不願遊蕩江湖,但他發現並培養了令狐沖,並傳授其"獨孤九劍"使其成了江湖第一等高手;他的角色和風老師類似,就是培育了阿里巴巴良將如潮湧、生生不息的人才隊伍。

對企業家來說,創造一個偉大的企業不易,而創造一個擁有眾多接班人可選擇的人才培養和選拔機制更為不易。而今,馬老師出走半生,歸來仍有初心,實為師界之幸!唯一的疑問是,馬老師用考教師資格證嗎?

從“馬董”變回“馬老師”,阿里巴巴還是他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