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中國可以出口電視,卻無法出口電視節目。這句話有很多角度解讀,我們把它放到國內的音響音樂行業來看。在全世界病毒疫情方興未艾之際,不少人擔心歐美廠家恐怕會停產數個月到半年,甚至一些小廠會因此關門大吉。其實這有點杞人憂天,除了極少數Hi-End器材確實在歐美工廠手工製作外,大部分音響器材都已經全部或部分委由中國代工,只要中國保持復工復產,只要交通運輸不中斷,只要國外公司持續下單,音響器材的供應不會出現斷鏈的。
中國製造、中國技術、中國價格,這些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地方。但是多年來,眾多加工企業只能為他人作嫁裳,自有品牌既無法立足國際,也很難揚名國內,我們賺著微薄的利潤,卻把國外品牌拱上神壇。所以這幾年來我們特別要鼓勵國內自創品牌的音響廠家,北京歐博、杭州隱士、寧波魔族、廣東的文傑、美星、斯巴克、聲雅、勵磁……等等,都是各擁技術,認真做事的公司。至於數播、便攜產品、耳機,更是中國廠家的天下,國外生產者如鳳毛鱗爪。
一方面是音響器材的生產大國,另一方面我們卻是音樂製造的弱國。1983年,隨著美國曼託瓦尼樂團、法國保羅·莫里哀樂團與德國詹姆斯·拉斯特樂團進入大陸,中國人獲得了當時最潮流的純音樂體驗。在此之前,鄧麗君已經將流行歌曲唱遍大陸,隨之而來的是收錄機的普及和對各種音響設備的追求。那些擁有不同音樂感覺的人,在流行歌曲之外,從三大輕音樂團的炫音中,找到了旋律、音色和音質的美感,成批地轉化為音樂和音響發燒友。三十多年來,音響硬件百花齊放,那怕再冷僻的器材與品牌都能在這片大地找到生存的土壤,全世界商人都跑到中國找賺錢機會。可是唱片公司從盜版氾濫到規範製作,規模卻越縮越小,除了《阿姐鼓》、《聆聽中國》等極少數唱片外,中國的民族音樂、流行音樂、古典音樂、爵士音樂、跨界音樂…在國際上幾乎全軍覆沒。
再一次想到“中國可以出口電視,卻無法出口電視節目”這句話,不禁覺得汗顏。雖然目前有瑞鳴唱片努力想衝擊格萊美獎,有達人藝典與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公司推廣稀有曲目,有雨果、紅音堂致力於民族音樂發揚,有龍源、風林唱片等結合錄音師李小沛再創發燒新語,整體來說我們的音樂製造仍然嚴重不足。不僅是數量的受限,內容也嚴重匱乏,上述唱片公司恐怕只有發燒友認識,到了云云大眾就鮮為人知了。大部分人買CD、收藏黑膠、欣賞串流媒體,絕大部分仍是國外的唱片公司,仍是經典的古典曲目,流行音樂也是美國、日韓的囊中之物。
只要中國的音樂產業一天無法自力自強,無法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我們永遠都是那個只能製造電視機,卻無法提供節目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