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命張作霖收回外蒙, 可他拿到軍費後卻按兵不動, 坐視外蒙獨立

中央命張作霖收回外蒙,可他拿到軍費後卻按兵不動,坐視外蒙獨立。怎麼回事呢?1921年2月7日,白俄匪軍恩琴率5000餘人,擊敗中國駐外蒙庫倫守軍1500餘人。接著,他勾結外蒙活佛博克多格根宣佈把持外蒙,並在庫倫大肆劫掠財物,捕戮華人。消息傳來,舉國震驚。

群情激憤,紛紛上書北京中央政府,要求迅速派兵收回外蒙,掃平蒙亂,維持國家獨立與完整。隨後,總統徐世昌、總理靳雲鵬感到事態嚴重,緊急電召曹錕、張作霖如今商議對策,但這幾人卻遲遲不來北京。而恩琴在攻克中國外蒙後,並未就此罷手,接連向中國內蒙進犯。

中央命張作霖收回外蒙, 可他拿到軍費後卻按兵不動, 坐視外蒙獨立


當時,負有防務內外蒙之責的是奉軍張作霖手下張景惠部,坐擁8000餘眾於叨林(距庫倫約500餘里)。可是,在恩琴攻打中國外蒙時,張景惠卻見死不救,“開戰後僅一支隊開到旁觀,餘皆按兵不動”,後還主動撤退。接著恩琴長驅直入,攻陷內蒙錫盟八旗,兵鋒直抵張家口附近。

總統徐世昌只得連續發電給張景惠,授其援庫司令職銜,命其率部抵抗,相機收回外蒙。然而,張景惠只聽張作霖的命令,對於中央的命令則完全不管不顧。可張作霖一直都沒收回外蒙的意思,他所關心的是關內。因此當張景惠在徐世昌再三促令下向他請示之時,競招致張的大罵。

中央命張作霖收回外蒙, 可他拿到軍費後卻按兵不動, 坐視外蒙獨立

張作霖罵張景惠:“予教汝統率大軍入關,將欲直向南下,汝何故北指,自投死路。”對此,中央毫無辦法,只得拖延,這一拖就拖到了4月。4月6日,外蒙活佛博克多格根派密使牛福厚,拜謁總統徐世昌,聲稱只要中央允許外蒙自治,答應若干條件,便與恩琴脫離關係,復歸中國。

隨即,中央再次讓張作霖、曹錕來京商議對蒙決策。可是張作霖不願承擔徵蒙責任,所以藉故推脫,不願意來。直到4月25日,張才來京參加會議,並表示“以可戰之勢開可和之局”。換句話說,他主張和平收回外蒙。可是,這個想法現實嗎?肯定不現實,因為這只是張的一個藉口而已。

中央命張作霖收回外蒙, 可他拿到軍費後卻按兵不動, 坐視外蒙獨立


畢竟在當時的軍閥中,張作霖的實力是最強的,而且離外蒙庫倫也是最近的。若問誰去武力收回外蒙,無疑是張作霖最合適。可沒過多久,張作霖又放棄了和平收回外蒙的主張,力主用武力解決外蒙問題,並表示自己願“親征蒙疆”。那麼問題來了,張的前後態度轉變怎麼如此之快?

因為張向中央要到了2個好處:第一,他不僅達到了兼署蒙疆經使的目的,還在關外及熱察綏3省掃清了非奉系勢力;第二,他向北洋中央要到了300多萬大洋的鉅額收蒙軍費。同年5月底,恩琴率主力北上進犯遠東共和國,結果大敗而回,元氣大傷,庫倫軍心浮動。

中央命張作霖收回外蒙, 可他拿到軍費後卻按兵不動, 坐視外蒙獨立

接著活佛博克多格根再次派密使赴京,謀求和平歸附,這是收回外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1921年5月30日,北洋中央發佈徵蒙令,命張作霖收回外蒙。可是,張以準備不足,還是不願意去收回外蒙。他的此舉不僅惹得總統徐世昌、總理靳雲鵬中央政府不滿,還引發了人民的不滿。

他們紛紛罵張作霖:“張不舉援庫之名,而不行援庫之實……旦索餉300萬耳,是猶以戰為市,不顧大局,並不顧一己日後勢力之行為耳。貪鄙小人,儒夫怯卒,差足當之”。7月10日,外蒙在蘇俄的支持下,再次獨立。在這危急時刻,中央又多次電懇張作霖從速率軍收回外蒙。

中央命張作霖收回外蒙, 可他拿到軍費後卻按兵不動, 坐視外蒙獨立

可張還是不願意去,還在盤算怎麼入關爭權,並把300萬收蒙軍費用來擴軍了。8月25日,恩琴被蘇俄捕獲,隨即處決,餘部四散潰逃。中央聞訊,認為這是大好時機,故再次電懇張作霖:“執事所擬復庫計劃,中央始終尊崇善後辦法,應由尊處全權妥訂,款亦飭部趕籌,事關蒙局前途,奉諭萬勿固辭。”

張作霖表示:要自己出兵收回外蒙也行,中央得付500萬收蒙軍費。8月28日,中央付了錢後,密電張作霖:“現恩琴被擄,餘黨漸消,即希執事全權與赤塔外務部省交涉,迅將庫倫交涉我軍接收,以踐前言,而免別生枝節。”可張拿到錢後,依舊按兵不動,把中央給他的徵蒙經費全部用來擴軍了。

9月12日,總統徐世昌、總理靳雲鵬無奈之下,只好再次電懇張作霖:“庫、恰尚未收回,矇事正待進行,礙難照。”然而,此時的張作霖,好處早已得到,怎麼又會聽從中央的命令呢?又怎麼會踐行自己此前許下的諾言呢?於是繼續拒絕出兵收回外蒙。

中央命張作霖收回外蒙, 可他拿到軍費後卻按兵不動, 坐視外蒙獨立

這時中央才意識到:“張作霖根本無意收回外蒙,他意在關內爭奪地盤,取代北洋政府,繼而統治全中國。至於外蒙那個破地方,他姓張的要不要都無所謂。誰要誰去收回,反正他姓張的不要。”至1923年初,“日言出兵外蒙”的張作霖,依舊按兵不動,未出動一兵,坐視外蒙獨立。

張的無恥引起民眾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罵道:“張作霖之徵蒙費,索去已五百餘萬。而所組徵蒙軍者,尚未越雷池一步……張作霖既不願收外蒙,又何必裝腔作勢,以退為進之故智,作此醜態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