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神話故事四川會理人皆知,白雲宮的淌米洞,貪心道長毀了它

會理古城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最南端,西漢時期建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今天要說是一個古城古老的神話故事,寓意很深。

這個神話故事四川會理人皆知,白雲宮的淌米洞,貪心道長毀了它

如今,古城依然保持著四街三關二十三巷的基本格局,南北長1770米,東西寬920米,總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地處四川和雲南交界處的會理,氣候四季如春。自古以來,土地肥沃,物產豐饒,百姓衣食無憂,加上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開通,南來北往的客商帶著家鄉的貨物來到這裡中轉貿易,給小城帶來空前商業的繁榮。

這個神話故事四川會理人皆知,白雲宮的淌米洞,貪心道長毀了它

流金淌銀的歲月,並沒有改變古城人溫和的性情。一個古老的傳說,至今仍然啟迪著後人。在古城北邊,有一座建於清乾隆年間的道觀——白雲宮。相傳,很久以前,白雲宮的道士們生活十分艱辛,常常食不果腹。有一年大雪封山,道長一大早起來掃雪,發現臺階上躺著一個小乞丐,已經凍得昏迷不醒。道長就把乞丐抱回道觀,然後把廚房裡的稀飯盛了一盆,趁著熱氣騰騰的時候,給乞丐喝了下去。

這個神話故事四川會理人皆知,白雲宮的淌米洞,貪心道長毀了它

在熱粥的溫暖下,小乞丐慢慢甦醒,他環顧四周,發現道士們臉上神情極不自然。他突然看見其他人看著他吃,卻自己沒吃,流著口水。就問,你們為什麼不吃呢?道長苦笑著說,我們今天就這點米,你吃了,我們就沒有了。

這個神話故事四川會理人皆知,白雲宮的淌米洞,貪心道長毀了它

深受感動的小乞丐來到道觀旁的山崖邊,他用手中的木棍往崖壁上戳了幾下,不一會兒,一股稻米就流淌出來,更為神奇的是,當米正好淌滿小乞丐喝粥用的盆後,就不再湧出,每天都是如此。後來遇到水旱災害,道長就會把每日流淌下來的稻米,分給貧困百姓,讓人們度過了一個個難關。

這個神話故事四川會理人皆知,白雲宮的淌米洞,貪心道長毀了它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多年過去,一位剛上任的新道長嫌道觀生活太清苦,便心生一計,搭起了淌米洞的主意。他就想不如干脆找石匠用鑿子把洞口鑿大,突然一聲巨響,從洞裡面淌出來大量的米糠,淌了三天三夜的米糠,然後就什麼也沒有了。

這個神話故事四川會理人皆知,白雲宮的淌米洞,貪心道長毀了它

從那以後,淌米洞就不再淌米。而米糠流過的地方卻長滿了米糠樹,茂密參天,彷彿是一次來警醒世人。

這個神話故事四川會理人皆知,白雲宮的淌米洞,貪心道長毀了它

會理人從來不希望自己的後代有貪念,該是自己的東西就自己得,如果有貪念,得到自己不該得的東西,就會有災禍,原有的東西也會失去。貪心是最大的貧窮,貪婪者最終將一貧如洗。從小聽著古老故事長大的古城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這個神話故事四川會理人皆知,白雲宮的淌米洞,貪心道長毀了它

數百年間,他們始終用平和的心態經營著生活,也經營著綿長的幸福。懂得知足常樂的會理人,安享著一份閒適的小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