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关枪”到“满语骑射”

1.明末清军在火炮装备上劣势明显

朱元璋夺取全国政权后就非常重视火器的研究和使用。明初每十名士兵中就有一人配备火器。明成祖朱棣还曾组建了专门的火器部队神机营,此后葡萄牙的火炮佛郎机传入中国,明军火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北方游牧民族战争中的劣势。万历年间红夷大炮的传入进一步提高了明军的装备水平。徐光启积极前往澳门采购火炮,于1622年开始仿制红夷大炮。

从“机关枪”到“满语骑射”|鸦片战争前夜清代火器衰亡史

明代神威大将军炮

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13万围攻宁远城,袁崇焕在仅有1万人的情况下,依靠红夷大炮顽强打退了后金的进攻,取得了宁远大捷,此战也是后金遇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袁崇焕认为已经找到了打败后金军队的方法,表示:“虏利野战,唯有凭坚城以用大炮一着”。一年后,皇太极再次进攻宁远,在明军的坚城利炮面前竟然无法靠近城墙。经此一役,后金深刻的意识到传统的骑射战术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攻坚战的需要。

2.皇太极积极学习火炮技术。吸引明代相关人才

1630年,徐光启组建了一支以西洋火器为主的军队——登州火炮营,由登莱巡抚孙元化指挥。先后雇佣50多名葡萄牙造炮工程师和操作人员,他们是我国战争史上雇佣的第一批西方军事专业技术人员。该营最终发展称为装备佛郎机20多门,西洋铳300多门,鸟枪1000多支的规模,可谓远东第一火器营。在皮岛战役中击溃后金军队,取得了胜利。遗憾的是由于明朝政府内部斗争,孙元化军队一部发生叛乱,登州沦陷。火炮营大部战死,火炮也落入叛军之手,徐光启希望通过发展火器与后金对抗的计划就此破产。这批精锐后在明将孔有德和耿精忠率领下投降,后金得以全面了解各种火器使用技术,在装备水平上迅速提高。

从“机关枪”到“满语骑射”|鸦片战争前夜清代火器衰亡史

明军火器营剧照

面对明军强势的炮兵部队,皇太极让佟养性组织汉人工匠加紧仿制,八旗汉军成为后金军队里面最早装备火炮的部队。1631年,皇太极军队在红夷大炮的配合下攻击大凌河,由于弹尽粮绝,明将祖大寿投降并将城内包括火炮在内的各种火器悉数交给后金。能一举攻下明军长期死守的据点,皇太极十分高兴,在接下来的每次战斗中都携带红夷大炮参战。由于后金政权来自东北偏远地区,他们比较忌讳红夷大炮里面的“夷”字,就改名为红衣大炮。松锦之战后,明代在锦州的造炮工厂落入清军手中。清军的火器实力开始领先明军,明朝各大城池均在清军火炮的威胁之下。等到1643年,关外明清军队火炮比达到1:10,明军已经处于绝对劣势之中。清军入关后,在火炮的配合下更是所向披靡,迅速平定了各割据势力。

3.清代康熙时期火炮的最后辉煌

1672年,平西王吴三桂发动叛乱。著名火器制造专家戴梓应征为清军研制火器。据记载他制造了一种连珠火铳,形状类似琵琶,可以装入火药铅丸28发,扣一次扳机打出一发,可以连续发射,

与现代机关枪无异。可惜的是这一武器并未装备军队。戴梓还进献了一种子母型冲天炮,被封为“威远大将军”。炮身短而坚固,可以根据目标距离调整发射角度。炮弹在敌人上方凌空爆炸,“敌人遇之无不糜烂”,对密集敌人的杀伤力很强。1696年,在平定噶尔丹的昭莫多之战中康熙亲率三路大军,携带各类火炮多门。戴梓设计的子母型冲天炮显示了极大的威力,“以三炮堕其营,遂大捷”,噶尔丹受到重创,次年在科布多死去。

从“机关枪”到“满语骑射”|鸦片战争前夜清代火器衰亡史

噶尔丹剧照

康熙时期还训练了满洲火器营和蒙古火器营,在军队编制上强化了火器营的存在。据统计,康熙年间共铸造各类火炮接近一千门。从传统红衣大炮的远程高精度版到戴梓设计的冲天炮,再到西方佛郎机的速射版,极大提高了清代火器研发水平,减小了与西方同类装备的差距。但是驱使这种创新的最大因素还是战争,从收复台湾之战、同沙俄的雅克萨之战、再到平定噶尔丹叛乱无时无刻不需要先进的军事装备做支撑。

4.雍正时期火炮发展停滞

雍正皇帝继位后,推崇儒学,罢黜异端,还担忧天主教在中国做大不利于封建统治,对西方传教士持否定态度,在“禁教”的同时也禁锢了学习西方火炮技术的思想。同时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生存发展”考虑,防止被汉族同化,大力推进“满语骑射”工作的开展。把“骑射”作为一种制度在人才选拔、晋升中优先考虑,甚至上升到了一种民族品格的高度。对于各类火器的研究使用则无人问津,装备水平也开始下降。乾隆年间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甚至严厉禁止民间生产、使用各种火器。

据统计,雍正、乾隆和嘉庆三朝各种火器的产量不足康熙时期的20%,而早期铸造的火炮因为锈蚀等原因功能也不断下降。

从“机关枪”到“满语骑射”|鸦片战争前夜清代火器衰亡史

清代大沽口炮台的火炮

1799年,清廷将明代遗留下来的160门火炮进行改造,令人费解的是经过改造的火炮射程居然明显下降。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清军水师装备着数百年前明代的各种火炮,在后来的战事中出现接二连三的惨败也不足不足为奇了。清军的火枪几百年来也没有明显变化。反观英军虽然火炮领先不多,但是由于先进铸造技术的影响,火炮本身和炮弹质量都要明显优于清军。英军的火枪在射速、射程和点火装置等方面全面落后,根本无力与英军抗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