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版八大菜系一

古語講的好,民以食為天,吃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可是,你對吃了解多少?我們常把八大菜系掛在嘴邊,又瞭解多少?

菜系是在選料、切配、烹飪等技藝方面,經長期演變而自成體系,具有鮮明的地方風味特色,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於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飲食風俗的不同,經過漫長曆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並被各地所承認的地方菜餚。

精簡版八大菜系一

飲食分佈

精簡版八大菜系一

地理分佈

精簡版八大菜系一

氣候分佈

在商周時期中國的膳食文化已有雛形, 再到春秋戰國的齊桓公時期,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就表現出差異。到唐宋時,南北飲食各自形成體系。到了南宋時期,南甜北鹹的格局形成。發展到清代初期時,魯菜、川菜、粵菜、蘇菜 ,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 四大菜系”。到清末時,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構成中國傳統飲食的“八大菜系”。

除八大菜系外還有一些在中國較有影響的細分菜系,如潮州菜,東北菜,本幫菜 ,贛菜,楚菜,京菜,津菜,冀菜 ,豫菜 ,客家菜 等。(我們這裡不談。)

魯菜

魯菜 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是中國傳統 四大菜系(也是 八大菜系 )中唯一的自發型菜系(相對於淮揚、川、粵等影響型菜系而言),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

特點是清香、鮮嫩、味醇而著名,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煙臺福山為膠東菜發源地。以烹製各種海鮮而馳名,口味清淡。濟南歷城為濟南菜發源地。擅長爆、燒、炸、炒,口味偏重。

魯菜即山東菜系,由 齊魯 、膠東、 孔府 、藥膳 四種風味組成:

1、齊魯風味

以 濟南菜 為代表,在山東北部、北京、天津、河北等華北、東北地區盛行 以清香、鮮嫩、味純著稱,一菜一味,百菜不重。

精簡版八大菜系一

德州扒雞

2.膠東風味

以煙臺 、 福山 菜為代表。流行於膠東、遼東等地,膠遼菜起源於福山、煙臺、青島,以烹飪海鮮見長,口味以鮮嫩為主,偏重清淡,講究花色。

精簡版八大菜系一

大蝦燒白菜

3、孔府風味

以曲阜菜為代表。流行於山東西南部和河南地區,和江 蘇菜 系的徐州風味較近,孔府有“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的特色,其用料之精廣、筵席之豐盛堪與過去皇朝宮廷 御膳 相比。

精簡版八大菜系一

一品豆腐

4.藥膳風味

藥膳兼具食療的功效。

精簡版八大菜系一

菊花雞湯

川菜

川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起源於四川、重慶,以麻、辣、鮮、香為特色。

以“味”聞名,味型較多,富於變化,以魚香、紅油、怪味、麻辣較為突出。川菜的風格樸實而又清新,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川菜是中國最有特色的菜系,也是民間最大菜系。川菜素來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聲譽。川菜在烹調方法上,有炒、煎、乾燒、炸、燻、泡、燉、燜、燴、貼、爆等38種之多。在口味上特別講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長,以味的多、廣、厚著稱。

川菜 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起源於四川、重慶,以麻、辣、鮮、香為特色。以“味”聞名,味型較多,富於變化,以魚香、紅油、怪味、麻辣較為突出。川菜的風格樸實而又清新,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川菜是中國最有特色的菜系,也是民間最大菜系。川菜素來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聲譽。川菜在烹調方法上,有炒、煎、乾燒、炸、燻、泡、燉、燜、燴、貼、爆等38種之多。在口味上特別講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長,以味的多、廣、厚著稱。

川菜即四川和重慶菜系,由上河幫 、下河幫、小河幫三種風味組成:

1.上河幫

也就是以成都和樂山為核心的蓉派菜系,其特點以親民平和,調味豐富,口味相對清淡,多傳統菜品。蓉派川菜講求用料精細準確,嚴格以傳統經典菜譜為準,其味溫和,綿香悠長,同時集中了川菜中的宮廷菜、公館菜之類的高檔菜,通常頗具典故。精緻細膩,多為流傳久遠的傳統川菜。

精簡版八大菜系一

開水白菜

2.小河幫

也稱鹽幫菜,以自貢和內江為主其特點是大氣,怪異,高端。古代鹽業的發展造就了這一名菜,故又被稱為“鹽幫菜”、“鹽商菜”,正是以井河(釜溪河)飲食風味為代表的“小河幫系”。小河幫同時也是水煮技法的發源地。

精簡版八大菜系一

冷吃兔

3.下河幫

以重慶,達州、南充為中心,下河幫川菜大方粗獷,以花樣翻新迅速、用料大膽、不拘泥於材料著稱稱。重慶達州南充川菜以傳統川東菜為主。

精簡版八大菜系一

毛血旺

其他的菜系,下節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