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爆雷後連累小鹿茶,上百個合夥人進退兩難

瑞幸爆雷後連累小鹿茶,上百個合夥人進退兩難

科技自媒體/ 龔進輝

上個月,紅極一時的瑞幸因財務造假而成為眾矢之的,外界關注焦點都放在其未來命運走向上,鮮少關注瑞幸旗下新式茶飲品牌小鹿茶。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瑞幸陷入至暗時刻後,小鹿茶顯然無法置身事外,它的日子也不好過。

與瑞幸爆雷後引發擠兌式消費一樣,小鹿茶也享受到短期內訂單激增的好處,生意比以往更好,單日杯量翻倍甚至更高。一方面,出於對小鹿茶前景的看衰,用戶急於用完手中尚未使用的優惠券;另一方面,天氣開始變熱,用戶對茶飲的需求大幅提升,季節性消費對小鹿茶來說是一大利好。

不過,擠兌式消費只是曇花一現,待用戶熱情冷卻後,小鹿茶合夥人終究要面對一個靈魂拷問:瑞幸爆雷是否會波及到小鹿茶?或者準確來說:受到牽連的小鹿茶到底能走多遠?

其實,他們心裡比誰都明白,瑞幸深陷財務造假危機,當然會影響到小鹿茶,只不過目前影響較小,小鹿茶在這場風暴中暫時是安全的,但未來就不好說。因此,有部分小鹿茶合夥人成天提心吊膽,非常害怕但不希望瑞幸破產。

簡單介紹下小鹿茶,其是瑞幸在去年7月推出的新式茶飲品牌,由當紅小鮮肉肖戰代言,主要面向二三線城市。不同於瑞幸的直營模式,其以“新零售合夥人模式”進行擴張,號稱“0加盟費”,只與合夥人進行收入分成。具體來看:

合夥人負責租店和選址、裝修和門店運營,包括人力、水電等,包攬大部分成本。而瑞幸提供品牌營銷、客戶、設備和供應鏈(原料採購、倉儲、配送),並負責產品開發、培訓人員,定期指派督導到門店檢查。值得一提的是,瑞幸會在前期幫助合夥人選址,目的是確保門店經營儘快步入正軌,自己能從中獲取分成。

儘管小鹿茶一直標榜新零售合夥人模式的創新之處,但與傳統加盟模式並無本質區別,這不就是常見的商業特許經營嗎?別看新零售合夥人模式無需加盟費,但合夥人需要繳納5-30萬元保證金,3年合約到期後可退回,並採用收入分成。說到底,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

瑞幸爆雷後連累小鹿茶,上百個合夥人進退兩難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開業的小鹿茶門店是在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開設,合夥人前期投入已砸下去,由於營業時間較短,並未進入經營正軌,仍處於摸石頭過河的培育期,求穩成為第一要務。

不過,這個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他們沉重一擊,因為線下經營幾乎陷入停滯狀態,而線上薅完首杯免費羊毛的用戶不再光顧,吸引的新客又十分有限,這極大打擊了小鹿茶合夥人的信心。好不容易等到4月線下門店重新營業,又遇上瑞幸爆雷這一記重擊,使他們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內心五味雜陳,看不到希望。

繼續做的話,瑞幸成為最大變數,即未來瑞幸能否撐得住,將直接決定小鹿茶能走多遠,進而影響合夥人生意的成敗。目前來看,小鹿茶的處境並不樂觀。

一方面,小鹿茶的推廣並不理想,截至去年年底,加盟商共有300個,申請2020年開店的則超過500人。瑞幸爆雷後,小鹿茶合夥人招募已暫停,這一消極調整真實反映出瑞幸自身難保,根本無暇顧及小鹿茶,小鹿茶連現有的上百個合夥人都無法一一幫助渡過難關,怎麼可能惠及更多合夥人?

同時,受此影響,小鹿茶供應商的合作信心也難免產生動搖,不願意提供有賬期的原料,將導致瑞幸現金流壓力加大,後者本身就因鉅額賠償而焦頭爛額,怎麼可能騰出手來因應小鹿茶的變故。這意味著,合夥人面臨原材料斷供的潛在風險,自己又缺乏採購經驗,日常經營受到衝擊在所難免。

另一方面,小鹿茶吹得神乎其神的新零售合夥人模式存在嚴重缺陷,即合規風險高。其實,在推廣早期,為了吸引合夥人投資,小鹿茶曾在一二線城市開設多家直營店作為樣板,但目前已全部停止營業,運營週期不到半年,此舉違反了相關法規要求。

《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第七條明確規定,“特許人從事特許經營活動應當擁有至少2個直營店,並且經營時間超過1年。”這意味著,小鹿茶並不具備成為特許經營者的資格,卻違規從事特許經營,隨時面臨罰款等行政處罰,而命懸一線的瑞幸根本無力承擔,可能到頭來得由合夥人代為受罰。

不繼續做的話,小鹿茶合夥人可以在合同期內更換品牌,比如換成瑞幸或其他奶茶品牌。鑑於瑞幸已身處險境,合夥人對其避之唯恐不及,怎麼可能會輕易入坑?要知道,現階段經營瑞幸只有高風險和高度不確定性,沒有任何希望可言,生意能做多久都是個未知數。

如果換成一點點、COCO等奶茶品牌,小鹿茶合夥人也未必能輕鬆玩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加盟門檻高。不僅入場費高得嚇人,動輒幾十萬讓加盟商壓力山大,而且對加盟商的軟實力也有硬性要求,包括具有一定的餐飲管理經驗、在當地有一定的資源等。

瑞幸爆雷後連累小鹿茶,上百個合夥人進退兩難

不難看出,小鹿茶合夥人想要轉向經營一點點、COCO,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資源,回本週期也無形中被拉長,日常經營壓力更大,單日杯量、營業額只許高不許低。更為扎心的是,一旦3年期滿,合夥人能否沿用此前的優質選址,還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種種跡象表明,小鹿茶只是看起來很美好,去年底大肆招商時,外界看到的更多是其優勢,今年在疫情黑天鵝和瑞幸爆雷的雙重打擊之下,其劣勢被暴露無遺,讓合夥人憂心忡忡,不僅擔心眼前生意好不好做,更在乎生意能否持續做下去。

我認為,小鹿茶合夥人可能跟著遭殃的根本原因,在於小鹿茶自身抗風險能力極差,其與瑞幸高度關聯,後者陷入危機後,小鹿茶基本喪失可轉寰的餘地,自救根本無從談起,經營風險被迫轉嫁給合夥人,而合夥人並無太多可行的應對之策和翻身籌碼。

不得不說,這屆小鹿茶合夥人太難了,越早入局反而被坑得越慘,不幸淪為待割的韭菜,投資虧本是大概率事件,盈利甚至小賺一筆都很困難。事已至此,不能全怪小鹿茶,要怪就怪毫無商業底線的瑞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