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用5句話告訴你,人有多少福都握在自己手中!你能懂嗎

人生就是由無數個選擇組成的,每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就向成功的人生邁進一步。

《易經》教你掌握規律,站在今天看明天,你未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趨吉避凶,今天的選擇至關重要。”

19年前,也就是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

《易經》,用5句話告訴你,人有多少福都握在自己手中!你能懂嗎

馮友蘭先生在看《周易》

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這位老人就是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

虞世南說:“不知易不可為將帥。”,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典籍。

《易經》用5句話告訴你,人有多少福都握在自己手中:

1、受人之辱,不動於色——《易經八律》

人都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生活中很多人受不了對方的言語不敬,稍有不悅就立刻翻臉,一把嗔火燒了自己的前程。

《孫子兵法》裡面有一句話,心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當拜上將軍。意思是有人辱你或者聽到一個震驚的消息而面不改色,非但不是懦弱,反是胸襟,胸襟寬厚者,人生自有天地。

蘇東坡曾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

一個人一旦太拿自己當回事,就容易出問題。別人的冒犯,沒必要計較,懂得低頭,才是明智。

低頭不是懦弱,而是一種豁達和寬厚。這樣的人,少與人爭,默默修煉,人生自然有福。

2、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繫辭上》

大道至簡,真正的大道絕不復雜,也不神秘,就是陰陽二氣的轉化。

明末清初有個大文豪,與鄭板橋齊名的李漁。他說世界本來是個活的舞臺,幾千年來,唱戲的只有兩個人:一個男的,一個女的。這句話實在不錯。幾千年來,這個世界舞臺上,歷史就是劇本,演員只有兩個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

莊子曾言:“嗜慾深者天機淺,嗜慾淺者天機深”。沉迷物質,耽溺享樂,這樣的人,沒有幸福可言。

“人心不知足,常逢災與愁;三十三天上,仍要起高樓。”膨脹的慾望,讓人永不滿足,這是痛苦的源頭。

《易經》,用5句話告訴你,人有多少福都握在自己手中!你能懂嗎


3、厚德載物——《周易·坤》

《易經》裡講:厚德載物。一個人真正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真正擁有他的財富與地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如果我們把厚德載物反過來看,思是說當一人沒有德行甚至很缺德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

當一個德行很差的時候:如果有壞的事物降臨在他身上的時候,恐怕會因自己的不厚重而承受不了忽如其來的壓力,會把自己壓垮從而轉化為為“禍患”;

《易經》,用5句話告訴你,人有多少福都握在自己手中!你能懂嗎


4、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易經·謙卦》

以謙卑自守,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才能沒有禍患。

曾國藩說:人生大部分的失敗都源於兩個字,一個是懶,另一個就是傲。

驕傲的人,眼界偏狹,不知天高地厚。看似張牙舞爪,在別人眼裡,其實不過是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永遠不知道別人到底有多強悍。

所以真正見過世面的人,都懂得謙卑自處。謙虛一點,總沒有壞處。

《易經》,用5句話告訴你,人有多少福都握在自己手中!你能懂嗎


5、察人之過,不揚於眾——《易經八律》

老話說,心寬一寸,路寬一丈。一個心寬的人,就算知道了別人的過失,也不會四處散播。

這是一種寬容,也是一種德行。

德行好的人,本身就是給自己種了一塊福田。相傳楚莊王有一次打了勝仗,大宴群臣,令一個許姓寵姬跳舞助興。

忽然一陣疾風吹過,把蠟燭都熄滅了。

《易經》,用5句話告訴你,人有多少福都握在自己手中!你能懂嗎

這時一位將軍喝多了酒趁機拉了許姬的手,拉扯中,許姬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纓帶。

許姬回到楚莊王面前告狀,楚莊王讓眾人都摘下帽子,繼續暢飲。7年後,楚莊王伐鄭遇險,一名將領主動率領部下開路,反敗為勝。

戰後楚莊王論功行賞,這位戰將卻辭不受賞。他說七年前調戲許姬的人就是自己,此番殺敵是為了贖罪。

沒想到當年一念寬容,給自己帶來一員猛將,救國於危難。憨山大師在《醒世歌》中曾言:“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

聽聞別人是非,閉口不言,是為修養,可少禍端;

察人有過於己,恕而容人,是為能容,必多福安。

而那些打著“性格直爽,有什麼說什麼”的人,大多不是心直口快,就是心裡壞。

《易經》,用5句話告訴你,人有多少福都握在自己手中!你能懂嗎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易經》。

儒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的五經之首;道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三玄之冠。馮友蘭教授之所說:“《易經》是宇宙的代數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