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三農媒體各顯其能為湖北“站臺”

中國農村雜誌社

錄製“吃播”節目

為湖北農產品打call

“我們高度重視‘全國農報一家親 共推湖北農產品’活動,充分利用雜誌社的刊網資源,融合聯動,大力宣傳推介湖北農產品。近日,還將聯合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等單位,主辦全國農批市場銷售大王‘我為湖北拼大單’暨‘一場一品’產銷精準對接視頻促銷活動。”4月26日,中國農村雜誌社社長雷劉功受訪時表示。

該社辦有《農村工作通訊》《農產品市場》等8種服務三農的刊物,並主辦中國農村網、“三農頭條”客戶端、“微觀三農”公眾號等新媒體。近期,該社通過刊物和網絡平臺,連續報道湖北農批市場復工復產、農產品產銷對接情況。工會、職工也主動購買茶葉、臍橙等湖北農產品,為湖北拼單促銷。

該社新媒體部幾位年輕黨員還購買了武漢熱乾麵、孝感米酒、秭歸臍橙、周黑鴨等湖北農產品,以“霍~好吃!”為主題,錄製了一期“吃播”節目,並視頻連線在來鳳縣掛職的農業農村部扶貧工作隊隊員,演示推介來鳳藤茶。節目在“中國農村網”“微觀三農”公眾號上推送後,受到網友廣泛好評。目前,該團隊正與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策劃製作一期新的短視頻節目,專門推介湖北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的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

此外,該社還及時將湖北農民合作社產品待銷信息,上傳至國務院客戶端“全國‘菜籃子’供應信息查詢”小程序後臺,方便全國各地經銷商聯繫採購。

中國畜牧獸醫報

推介湖北產品

建言行業發展

“此前湖北疫情嚴重時,本報採寫刊發了《湖北畜禽斷糧風險暫解》《切斷傳播途徑仍是防控重點》等報道,為湖北畜牧業戰疫鼓與呼。如今,湖北農產品出現待銷,我們調整宣傳重點,極力宣傳推介湖北農產品尤其是畜牧產品。”4月27日,中國畜牧獸醫報辦公室主任魏敬秋受訪時說。

魏敬秋介紹,4月12日,該報報道了中華全國農民報協會和本報共同發起的“全國農報一家親 共推湖北農產品”宣傳推介活動,介紹湖北農產品待銷情況和產品信息。作為畜牧行業的國字號媒體,自2月以來,該報就發揮行業與專業優勢,聯線湖北畜牧獸醫系統,約稿、組稿,及時反映企業面臨的困難及畜牧系統抗疫保供的舉措。

疫情既影響生產還影響消費。3月中旬,該報記者主動作為,聯繫農業農村部研究機構專家,請他們預估新冠疫情對湖北畜產品銷售可能造成的影響,以便湖北當地能提前做好預案,減免損失。

“我們宣傳推介湖北優質農產品,呼籲消費者多買,當然得先自己帶頭。”魏敬秋說,她愛人是湖北黃岡人,每年春節都會回湖北探親,今年因為疫情沒能回去,但買了不少湖北農產品。“我雖然是東北人,但很喜歡湖北的小龍蝦、小土豆、熱乾麵、麻糖、鴨脖等農副產品,向親戚朋友推薦已成常態。”

致富快報

為湖北農產品代言

“疫情發生後,隔山隔水不隔心,江西人民不遺餘力地支援著湖北。如今,湖北農產品因疫情影響待銷,我們理應扛起三農媒體人的責任,助力湖北農產品推介。”4月25日,江西致富快報總編輯華芸說。

該報積極參與“全國農報一家親 共推湖北農產品”宣傳推介活動,4月15日,在報紙頭版刊發文章《致富快報攜手全國39家農民報共推湖北農產品》,此後連續在報紙多個版面、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為潛江小龍蝦、秭歸臍橙等湖北農產品鼓與呼,號召廣大讀者積極購買。

“我是在武漢上的大學,對武漢有著深厚的感情,那裡就是我的第二故鄉,疫情發生後我一直想為湖北人民做點什麼,現在總算能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了!”該報編輯子蘭說,宣傳推介活動開始後,她就主動當起了湖北農產品的帶貨人,並從網上訂購了一大批武漢周黑鴨、東湖藕粉、孝感麻糖等湖北農產品,送給報社的同事及自己的親朋好友品嚐。如今,報社很多同事成了湖北農產品的“粉絲”。

華芸表示,下一步,該報將繼續多版面多渠道宣傳推介湖北農產品,積極轉發本報微信公號推出的“助鄂一家親”農產品推介專題,為湖北農產品當好代言人。

中國漁業報

視頻千里連線

助銷湖北魚蝦

“湖北淡水產品產量連續20多年全國第一,小龍蝦產量也是連續多年全國第一,今年湖北水產品受疫情影響出現待銷情況,我們作為專門服務漁業發展的專業媒體,理應鼓與呼,助力湖北魚蝦儘快‘遊’向全國。”4月26日,中國漁業報社社長汪文受訪時說。

汪文介紹,該報密切關注湖北水產業復工復產情況,刊發了《武漢逐步恢復水產品供應》《湖北小龍蝦產業面臨市場疫情雙重壓力》《武漢全力打通水產品供應鏈》《湖北多措並舉解決小龍蝦銷售問題觀察》等報道。同時,通過合作的“中國福建三農網”等網絡平臺推送。

“小龍蝦作為湖北水產業的明星產品,受疫情影響出現待銷後,備受關注。”汪文表示,該報記者在不便出京採訪的情況下,通過微信和電話採訪了中國漁業協會副秘書長任宏偉,報道了該協會組織湖北等地會員單位積極抗疫復產的情況;電話採訪了潛江市蝦寶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陳居茂,報道了養殖戶的生產和銷售情況,呼籲社會幫助湖北蝦農解決銷售難題;電話採訪了湖北省蝦稻產業協會會長、華中農業大學雙水雙綠研究院院長顧澤茂教授,請他就未來小龍蝦生產和銷售情況進行了分析預判。

汪文表示,下一步,該報將繼續宣傳推介湖北待銷農產品,並在水產業復工復產、長江禁捕、漁民轉產轉業等方面,宣傳湖北水產業發展。

臨汾日報

根據市民需求

開展針對性宣傳

“晉鄂同心,共抗疫情。近段時間我們一直大力宣傳推介湖北優質農副產品,並積極與各電商平臺、經銷企業對接助推湖北農副產品銷售。”4月26日,臨汾日報總編輯高紅生說,通過宣傳讓更多臨汾人瞭解了湖北農產品,對接銷售平臺讓臨汾人更方便地購買到湖北農產品。

該報積極參與“全國農報一家親 共推湖北農產品”宣傳推介活動,4月9日就在報眼位置刊發報道《臨汾日報攜手全國39家農村報共推湖北農產品》,同時在臨汾新聞網、臨汾日報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送相關報道。在該報微信公號上,將小龍蝦、蓮藕、香菇、武昌魚等湖北農產品融入海報,並配上醒目文字“為湖北拼一單”,十分吸人眼球。

“湖北的秭歸臍橙、鴨脖、茶葉在我們這裡很受歡迎,我們著重進行宣傳,激發市民的購買熱情。”該報記者鄭曉軍介紹,不少受眾看了有關湖北農產品待銷的報道後,紛紛伸出援手,為湖北“拼單”。

“下一步,臨汾日報將根據臨汾人的喜好和需求,繼續有針對性地在報紙和新媒體平臺發佈湖北農產品信息,更好地推動銷售。”高紅生如是說。

本文由“三農一線”發佈,2028年5月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