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為嚇退顧客虛標天價,說好的誠信經營呢

涉事客棧在房間售罄後虛標價格維持排名,實質上違反了商業道德,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據澎湃新聞報道,貴州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的一家客棧,平時一兩百元的房價在國慶期間飆升至近萬元,引發輿論關注。對此,當地回應,10月3日出現該輿情後,市場監管部門就已介入調查,發現涉事的西江老故事客棧實際價格為368元至898元。網絡平臺價格虛高,系客棧前臺經理為在國慶期間提高瀏覽量,在客房售罄後虛標價格。目前,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已要求涉事客棧整改,並向公眾致歉。

國慶中秋雙節同慶,不少人舉家出行,貴州苗寨因為風景秀麗和民俗風情也受到遊客的青睞。旅店顯然應該利用這個黃金週,提升服務質量來招攬遊客,讓人想不到的是,涉事客棧卻用“萬元房價烏龍”給了不少遊客一個“驚嚇”。

從當地調查來看,涉事客棧並非房價真能達到萬元,只是客房售罄後虛標價格。售罄後虛標價格是當下一些酒店、電商賣家的一種慣用手段,目的是既讓“天價”房費嚇退顧客,又可以避免因房間、商品售罄而下架,以維持客棧排名靠前。

按照在線旅遊平臺、電商平臺的排名規則,客棧、酒店房間和網店商品一旦售完,平臺就會採取下架處理,客棧、賣家的排名就會排到後面,這會直接造成用戶瀏覽量下滑,反過來又影響今後的排名。

所以,酒店、客棧、賣家要維持排名,就要避免房間、商品下架。要知道,在平臺上的排名前後順序,直接關係到客棧、賣家的下單量。

但是,客棧房間售罄之後選擇虛標價格的方式維持排名,看似只是一種利用平臺規則的做法,無意中卻造成了一些遊客以為當地客棧“宰客”的誤會,不僅損害了當地的旅遊形象,也傷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讓消費者造成誤判,無益於當地經濟秩序。如今,涉事客棧致歉後,還有可能接受當地有關部門的處罰,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從法律角度說,涉事客棧在房間售罄後虛標價格維持排名,實質上違反了商業道德,也涉嫌違法。《電子商務法》第五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網絡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義務,承擔產品和服務質量責任,接受政府和社會的監督。”

客棧房間已經售罄,就該如實告知平臺和消費者,這才是誠信經營。涉事客棧通過虛標價格的方式隱瞞房間已經售罄的實情,顯然違反了誠信經營原則,對此,市場監管部門不妨做出合理合法的處罰,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當然,從平臺的角度來說,也不妨進一步反思排名規則,探索更為合理的方式,從技術和管理上堵住類似漏洞,不給某些自作聰明的從業人員暗箱操作的機會。(何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