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丨年齡越大越要讀魯迅

文 / 葫娃

圖 / 圖庫

上學時《語文》教材裡文章何其多,可是我獨喜歡魯迅先生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後來陸續也收藏了幾本他的書,如《魯迅雜文精選集》、《魯迅小說全集》、《魯迅散文詩歌精選集》等。

魯迅是世界公認的大文豪,他的頭銜有長長長長的一串: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山巨匠,中國現代文學的精神領袖。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也曾說過:“我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傳》”。《阿Q正傳》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

他的作品在豆瓣上本本高分,他的文字既真實又犀利,有種痛定思痛的尖銳批判,但在辛辣的嬉笑怒罵中,還不乏溫情和可愛。

經典是一定會傳承的,他的文字在今天依然播撒著智慧、發揮著作用、引領著思想、傳遞著態度。

時至今日,在魯迅成為表情包的當下,在“去魯迅化”的聲音背景下,我仍然覺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最適合給學生時代的我們去學習。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丨年齡越大越要讀魯迅


年齡越大越要讀魯迅,因為我們不僅可以從他的文中找到很多自己想說卻沒有說出的話,而且還可以從中找到童年的樂趣。《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讀起來讓人快樂又惆悵的一篇散文。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 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開篇這段就把時間線從現在拉到了過去,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惆悵和對童年樂趣美好的思念。小時候的樂園,長大後去看也不過就是個荒廢的小園子,又惆悵又思念。

他的這種感受在上學時並不能理解,長大後才理解,只有經歷過才能懂得,只有失去後才會懷念。這種“小時候不覺得如何,長大後卻感覺物是人非”的感受,我們也曾都曾體驗過。

明明記憶中很開闊的馬路,為什麼現在回鄉時看到卻是那麼狹窄了;明明小時候覺得很好玩的的牆頭,現在竟然只是一堆稍立起來的土牆。

大人眼中無聊的地方,恰恰是小孩子的樂園。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丨年齡越大越要讀魯迅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

都說張愛玲文字裡對顏色的拿捏恰到好處,魯迅文章中對顏色的運用也是神乎其神。

“碧綠、紫紅、黃蜂”短短几個詞語就勾勒出一幅色彩豐富的畫面。

而“伏”“直竄”這個兩個動詞,更是讓這個畫面變得生動起來。


“ 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牆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但直到現在,總還沒有得到,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我每次看到這段話,我都忍不住笑起來。

因為第一句描述的感覺,就像別人在認真告訴我們一個事實,而我們都把它看成段子。

這裡,魯迅把小孩子的心思寫的很真實,想當英雄,又非常懼怕危險,所以小時候的我們都想要個能抵禦危險的神器,而小魯迅要的也無非是一個能降妖除魔的飛蜈蚣。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丨年齡越大越要讀魯迅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現在做自媒體、寫文案的人,都經常會告訴寫作新手一個道理:“想要寫一個好文案,就要多用名詞和動詞,少用形容詞。”

有些人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呀?形容詞不是會讓文章顯得更有文采嗎?其實堆砌的形容詞不僅會讓文章顯得冗長,還會讓文字顯得呆板,沒有靈魂。

多用名詞和動詞,則可以讓我們的文字更精簡,寫出來的東西更有畫面感,更能讓讀者感知到。

比如上面這段話裡,“打、露、支、撒、系、牽、罩”用的何其精妙,7 個字就將一個小少年雪地捕鳥的畫面勾勒出來

,儘管你可能從來沒有經歷過,但只憑魯迅先生的這段描述,你就知道了雪地捕鳥為那般,就像為我們打開一幅 3D 立體畫,形象又立體。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丨年齡越大越要讀魯迅



“ 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匾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這裡魯迅像是一位攝影師,我們跟隨著他所執導的長鏡頭,一路穿過石橋、大門,來到了三味書屋,全程圍觀了作者的拜師儀式。

如果可以,我們可以發幾條彈幕,慶祝魯迅先生終於來到了一個人生新階段,儘管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枯燥。

當時是光緒十八年,他的學名周樟壽。入三味書屋從 壽鏡吾 讀書,從此開始他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本文作者:@葫蘆奇談 葫娃,一個喜歡文案寫作的心理學工作者,熱愛生活和文字。和你分享有溫度的文字,未來路上,陪你向上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