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重新“海爾”

海爾重新“海爾”

· 這是第3393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5k+ ·

· 秦朔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海爾重新“海爾”

品牌的價值

6月30日,全球最大的傳播集團WPP與品牌資產研究機構凱度(Kantar)聯合發佈了2020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美國佔51席,中國佔17席。中國經濟總量為美國的2/3左右,但品牌100強的公司數量為美國的1/3,說明相比於規模,中國公司的品牌地位和品牌領導力與美國還有很大差距。

全球公司的收入排名,最出名的是《財富》500強。全球公司的品牌價值排名,目前認可度最高的是BrandZ,它覆蓋全球51個市場的17500多個品牌,研究結果已經發布了15年。

BrandZ的品牌價值計算方法是“財務價值×品牌貢獻(%)”。首先,品牌必須是上市公司或者有公開的財報(如華為),以保證財務數據的客觀性。其次,它基於全球380多萬消費者的數據庫進行調查,以量化得出在消費者購買某個品牌的總消費中,有多少量和多少溢價是由品牌的作用所貢獻的。兩種評價結合,算出品牌價值。

去年和今年的BrandZ100強,都有一個新的品牌類別,即“物聯網生態”。海爾連續兩年都是唯一的入選者,今年排名第68位,比去年提升21位。

多年努力,海爾通過重新定義自己和脫胎換骨的創新變革,實現了從“家電”到“物聯網生態”的賽道轉型。

為了準確地理解物聯網生態品牌,最近我到海爾進行調研。我真切體會到,“人單合一”、“物聯網生態”、“工業互聯網”等等不是虛的,而是活生生的現實和未來。同時我也發現,與阿里的數字商業操作系統一樣,海爾的工業互聯網本質是數字化的產業操作系統。

可以說,海爾已是一家數據驅動的消費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公司。

海爾重新“海爾”

| 海爾集團董事局外景

海爾重新“海爾”

場景替代產品,生態覆蓋行業

從2015年開始,我每年1月都去拉斯維加斯參加CES(消費電子展),連著5年,每年都看到物聯網是重要主題。但5年下來,並沒有看到物聯網有里程碑式的突破,就像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蘋果智能手機那樣。

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對我說:“物聯網肯定是一個大趨勢,但我們不能停留在把東西簡單‘聯結’起來,比如靠傳感器,用手機或者智能音箱把一個個家電串起來。這就是用戶所要的嗎?不是。物聯網必須和消費場景中的用戶體驗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滿足用戶的需要。”

海爾所理解的物聯網生態,是用場景替代產品,用生態覆蓋行業。

洗衣機是洗衣的,在哪裡洗衣、如何洗衣則是一個個場景。海爾發現越來越多用戶把洗衣機放在陽臺,這樣方便晾衣,於是圍繞智慧陽臺的場景提供了一套解決方案——早晨你聽著小優音箱播放的音樂,健身跑,大汗淋漓跑完,把運動服放入洗衣機,洗完,乾衣機的門自動打開,也可以選擇晾衣模式:安裝在陽臺頂上的電動晾衣架緩緩下降到合適高度,衣服掛好,輕輕一碰,晾衣架自動回升進行晾曬。

“我們還有健身陽臺,不放洗衣機,放跑步機,同時放一塊智慧屏,可以跑步時看節目。還有綠植陽臺,養花養草;寵物餵養陽臺,給寵物搭建一個空間。單單陽臺,就可以細分出很多場景。這些場景不是哪個領導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在‘人單合一’模式下,海爾的小微主和用戶交互中提取出來的。”

海爾重新“海爾”

| 海爾場景體驗

在海爾看來,場景就像過去的產品型號,而過去的產品變成了這個“型號”中的一個模塊、部件,比如洗衣機、晾衣架就是“健身陽臺”的元件。海爾以卡薩帝品牌作為高端場景的切入口,聚焦家庭,主要圍繞陽臺、廚房、衛生間、客廳、臥室、書房這六個場景,將其再細分,提供專屬定製的一站式智慧空間服務。

“未來會出現場景品牌。比如最知名的陽臺是什麼品牌的,最知名的客廳生活是什麼品牌的,當場景越做越細、越專,每個場景都需要一個比較大的生態來支持,這些生態中的很多產品都不是海爾生產的,海爾是集成平臺、服務平臺,因為海爾有用戶數據,有線下服務網絡,和用戶有很好的互動性。”

我問周雲傑:“用戶購買海爾的場景解決方案,如果非海爾產品出了質量問題,怎麼辦?”他回答:“海爾統一負責。海爾集成的產品都精挑細選過,訂單直連合作夥伴的工廠,而這些工廠要加入了海爾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以保證在質量、定製、交貨時間等方面表現出高水平,這期間,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問:“這些工作天貓、京東不能做嗎?”周雲傑說:“在智慧生活這個領域,海爾有長期的設計、生產、服務、物流(日日順是中國大件物流的領導者之一)等方面的積累,我們提供的應用場景更豐富,對產業價值鏈的創造與傳遞更專業。”

阿里、京東等基於市場交易場景,打造了在全球有影響力的消費互聯網(marketplace),海爾正在打造的物聯網生態平臺是基於用戶信任的產業互聯網(trustplace),對於對體驗要求比較高的用戶來說,海爾建立了一個新的生態平臺。

海爾重新“海爾”

海爾重新“海爾”

“這就是我20年前想象的未來物聯網”

去年6月5日,青島海爾(600690,SH)發佈公告,更名為海爾智家。這是海爾超越家電產品的時代,全面聚焦物聯網生態、智慧家庭生態的一個標誌。

“物聯網”(IoT,Intenet of Things)最早是1999年,由時任寶潔公司助理品牌經理的凱文·阿什頓(Kevin Ashton,現執教於麻省理工學院)提出的。當時他在商店裡發現顧客最想買的顏色的口紅總是缺貨,就反饋給上級。上級說不可能,這個顏色的口紅有庫存。於是派人和他一起巡店,結果10家商店約半數確實沒貨。庫存數據顯示有貨是事實,貨架上沒貨也是事實。凱文就發明了一個辦法,給口紅裝上傳感器,讓終端數據和倉庫的數據能對上。

2017年,“物聯網之父”凱文到訪海爾。張瑞敏對他說,產品傳感器如果和用戶體驗無關,又有什麼用呢?“真正重要的是‘用戶傳感器’。產品傳感器的注意力在傳感器上,用戶傳感器的注意力在用戶體驗上。”

傳感器的聯結作用只是物聯網的起點。物聯網如何應用,這才是真功夫。

我到位於青島市李滄區九水東路的海爾衣聯網1號店調研,海爾雲裳衣聯網的小微主(總經理)孫傳濱給我介紹衣聯網模式。兩年多來,模式已迭代了五六次,和他最早在海爾創業投資決策會上講的故事已完全不同。

衣聯網1號店在做些什麼呢?

1、衣服的洗護服務。在“洗衣先生”區域,提供一客一筒的專屬洗,每月8次上門取送的包月洗,根據數字標籤可以全程跟蹤的可視洗,用專業設備解決各類難題的專業洗,還有和意大利皮具護理品牌Uniters獨家合作的高端護理服務。所有衣服都有取、洗、烘、熨、疊、送服務。即使門店下班了,也可以用驗收碼通過存取櫃進行衣服的收取。

2、衣生態產品的銷售或定製。比如洗滌劑、家紡、智能晾衣架、衣物護理機(除菌、燻蒸等)、智能鞋櫃(除味、消毒)、毛巾、窗簾(可定製,也可一年四季租賃四次)等等。

3、服裝定製與衣聯網。通過3D智能試衣鏡、雲貨架等選擇定製的襯衣、西裝、禮服,在這裡可以終身免費洗護。

我在衣聯網1號店看到的,就是集乾洗店、服裝店、洗護管家功能於一身,體驗和定製衣物全週期管理的智慧零售與服務。這裡的大部分產品不是海爾生產的,但海爾通過數據(用戶註冊數據、通過RFID碼識別的面料等衣物數據、人體和服裝的數據)與平臺,把十幾個行業的成千上萬家企業整合在一起,形成智慧溯源、智能製造、智能銷售的全產業鏈。

海爾重新“海爾”

| 海爾場景體驗

孫傳濱說,衣聯網本質上是一家服裝數據公司。它的理想模式是,通過對和衣服相關的用戶數據挖掘,為用戶推送更精準、搭配得更好的穿戴解決方案。

定製服裝,服裝企業做不到嗎?孫傳濱說:“有的企業可以做到,但很多企業做不到,因為現在不少服裝零售店裡賣的服裝連RFID碼也沒有,店裡也沒有圖像識別工具,所以誰來過,和哪些衣服是怎樣接觸的,都不清楚。我們的做法不同於一般的服裝定製,而是從一開始就把人的數字化、衣物的數字化作為前提,衣服只是一種媒介,我們是基於海爾洗衣機的智能硬件、RFID物聯網技術解決方案、智慧零售,探索出從電器到網器到平臺和生態的轉型與跨越。”

孫傳濱2005年加入海爾,曾任洗衣機產業產品企劃部長、洗衣機免清洗、智享等項目負責人,曾一年實現幾十億的銷售額,但洞察到物聯網時代到來後,他辭去原職,創建了青島雲裳羽衣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在海爾這個平臺上創業。海爾和創業團隊共同投資,目前海爾控股,但未來如果業績“對賭”成功,團隊的股份會逐步上升,並引進外部戰略投資者,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資本結構,走向資本市場。

衣聯網1號店是一個雜交物種,能不能成為超級物種還有待檢驗,孫傳濱的信心在於單店模型已經跑出來了,估計兩年內就能收回投資,目前一半的訂單都在線上完成。海爾在全國有幾千家門店和線下服務網絡,“迷你版”的“洗衣先生”將逐步植入這些門店,定製服務的解決方案則和很多國內外知名服裝品牌進行合作。

凱文·阿什頓去年到衣聯網1號店參觀,他對張瑞敏說:“這就是我20年前想象的未來物聯網。一個衣聯網的店裡有這麼多種產業、行業共生,這是真正的物聯網。”

海爾重新“海爾”

海爾重新“海爾”

卡奧斯在行動

BrandZ的專業團隊在研究海爾時,評估了海爾的硬件收入、硬件帶來的服務收入,以及生態收入。做生態,長出了原來沒有的價值,這部分價值是海爾和合作夥伴共創共享的,BrandZ的團隊就要求海爾提供與合作伙伴的共創價值記錄,而且這個記錄要能在財務報表中體現出來,在經濟總量上能夠有充分體現,這才能說明確實產生了價值的增值。

海爾作為目前全球唯一的物聯網生態品牌,不是說出來的,是創出來的,用戶評出來的。

物聯網生態品牌主要偏向C端,BrandZ的研究對象也是“已經融入消費者日常生活之中的品牌”。但海爾還在奮力開拓偏向B端的工業互聯網生態,目前簡稱為“卡奧斯”(COSMOPlat),它在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跨行業跨領域十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排名第一。

海爾重新“海爾”

6月27日,《新聞聯播》頭條用了4分多鐘時間點贊卡奧斯在開放賦能中小企業、穩定提升產業鏈中的努力。電視屏幕上,山東淄博統一陶瓷科技公司的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而一個月前由於訂單銳減,企業不得不停掉了一條生產線。今年5月以來,統一陶瓷陸續從卡奧斯平臺上拿到了2000萬元訂單。

周雲傑說,卡奧斯是開放的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不僅注入了海爾的設計、製造、設備、渠道、用戶等資源,提供給中小企業使用,而且組建針對不同行業的運維團隊,和行業的領導企業一起打造行業垂直平臺。

以建築行業為例,從上游的礦山開採、礦山修復、智能採購、智慧製造、倉儲物流、數字化營銷等各個節點都上到平臺上。卡奧斯已聚集了2000多家建築行業的企業。通過平臺,集中採購原材料價格更加透明,降低了工廠的成本;通過與用戶交互把傳統瓷磚改造成環保瓷磚,一平方米的價格從原來的70元提升到140元。經過這些努力,再加上卡奧斯平臺的增信,5家淄博建陶業的中小企業第一次共同拿到了中建、中鐵建等大企業的訂單。

目前,建築行業這樣的垂直生態模式,已在15個行業初步完成,入駐中小企業超過4.3萬家。這些行業也可以互聯互通,讓資源進一步放大,數據進一步融通,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使用。

海爾重新“海爾”

山東電盾科技公司通過對接卡奧斯並進行數字化改造,在新建生產線的每一道工序節點都安裝了傳感設備,實現數據連接和上傳。公司董事長袁國樑說,今年下半年改造完成後,生產效率將提升35%,產品優良率提高3%,還可以在平臺上對接國際一流的研發資源,進行新產品的快速研發迭代。在平臺上和用戶交互、反饋之後再進行研發生產,能大大減少庫存量,盤活流動資金。

今年春節,正月初二,卡奧斯的一位員工到藥店買口罩時沒有買到。她想“我沒有買到口罩,全國一定也缺乏口罩”,於是在手機上邀請了三個同伴,依託卡奧斯,在上面開發了一個醫用物資對接平臺。四個人從正月初二在家網上辦公,兩天寫軟件,兩天測試,正月初六一早上線,很快連接了2000多個設備、原材料等資源方,加快了口罩等物資的生產,平臺上一共創造了56億元的價值。

周雲傑說,作為平臺,卡奧斯通過整合政府、產業、金融機構、社會等方方面面資源,可以從賦能供應鏈、賦能工廠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賦能企業辦公數字化、賦能物流、賦能工業設計、賦能銷售、賦能金融服務等方面,幫助廣大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擴大銷售、提升競爭力。“以工業設計為例,全國有20萬左右的工業設計師,而大量企業找不到合適的設計師,卡奧斯平臺就可以為他們提供對接,並建立‘設計也是知識產權、知識可以資本化’的創新機制,讓設計能夠真正變成生產力。”

海爾重新“海爾”

海爾重新“海爾”

“我是自主創客,我有無限潛能”

海爾的消費物聯網生態和工業互聯網生態,雙輪驅動,相互推動。

消費物聯網從消費端的用戶發起,帶動供應鏈發展;工業互聯網從供給端的企業發起,通過企業的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再造,更好地匹配用戶體驗的場景。

而張瑞敏首創並多年來孜孜以求的“人單合一”,既與消費物聯網息息相關,也與工業互聯網絲絲入扣。

周雲傑說:“人單合一的底層邏輯,就是要求每一個員工都能夠直接面對用戶。工業互聯網的終極目標,也是讓每一個工業企業,經過數字化改造,全員面向市場,這正是人單合一的內涵。每一個企業都應該像一個人一樣靈活機敏。”

凱文·阿什頓認為,卡奧斯的用戶在平臺上定製產品,是群體的、開放的、共同的創造,這樣的響應速度很快,這背後的價值觀是“人單合一”。“人單合一很了不起,它讓海爾人始終處於‘一切準備就緒’的狀態。”

在海爾的體驗館裡,“我是自主創客,我有無限潛能”的字樣熠熠閃爍。從2000年張瑞敏提出“不觸網,就死亡”開始,海爾穿越了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的多個階段,並最終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人單合一”與“創客精神”造就了海爾人生生不息的自驅力,以及持續迭代用戶最佳體驗、永遠和用戶在一起的文化;場景品牌、生態品牌的率先佈局,標誌著海爾前瞻性地把握了未來消費趨勢;卡奧斯則為整個中國工業的現代化、數字化和高端化提供了可以落地的平臺。

海爾,是創新的海爾。

海爾,是動態化的創變過程。

一個熱帶雨林式的海爾生態,每天都是不一樣的,每天都在孕育和生長新的物種。因此,海爾註定還會不斷地重新“海爾”。

海爾重新“海爾”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海爾重新“海爾”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開白名單:duanyu_H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內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