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師生平等”新時代教育觀念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不斷地深入進行,新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出和推廣,不斷衝擊著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這就使得中學歷史教育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型期。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言傳身教起著引導學生健康向上、全面發展的主導性作用。如何適應時代發展對歷史教師素養提出的新要求,成為我們不得不正視並解決的問題。

“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師生平等”新時代教育觀念

1 歷史教師素養的涵義

要培養和提升中學歷史教師的教師素養,首先要對教師素養的涵義有所瞭解。“教師素養”又被稱作“教師素質”、“教師專業素質”、“教師修養”等,指的是教師作為一種專業專職人員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的素質和修養。[1]每一名教師身上已具有的教師素養所包含的內容以及教師素養在不同方面的層次和深度如何,直接影響教師所從事的工作。中學歷史教師素養應包括中學教師的一般素養和專業素養兩個方面。[2]即歷史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素養。

2 中學歷史教師的基本素養

2.1 思想道德素養

教師作為合法的國家公民,首先要做到愛國守法以及樹立愛崗敬業的職業理想,這不僅是對教師的職業要求,也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與義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教師職責的重新定義,韓愈所認為的教師的主要職責“傳道、授業、解惑”的觀念已經增加了新的內容。教師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教育者。但教師也是帶有自身偏好的感性動物,教師的思想道德素養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導向。因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師生平等”新時代教育觀念

2.2 科學文化素養

歷史教師只掌握歷史專業方面的知識已經難以滿足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中生活的學生們的需求了。這就要求中學歷史教師必須要具有較為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較紮實的歷史學科專業知識。例如,在講到清朝疆域的變化時,用歷史地圖更能直觀明瞭地讓學生看到清朝疆域的變化情況。在這一過程中,歷史教師不僅要向學生講述歷史知識,還要從地圖上對這一變化進行對比分析,這與地理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繫是非常緊密的。再者,許多中學歷史教師還會擔任班主任,要組織班上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

2.3 身心素養

教師的工作並不是一份輕鬆的工作,不僅有一定水平的專業要求,還要具備強健的身體素質和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教師工作的特點對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身心素養提出了較高的標準和要求。“歷史課程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課程、必修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要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教師自身首先得有健康的身體和向上的心理素質。比如,中學歷史教師要有熱愛中學歷史教育和獻身中學歷史教育的事業心和奉獻精神,有“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師生平等”等新時代的教育觀念。

“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師生平等”新時代教育觀念

3 中學歷史教師的專業素養

3.1 教育理論素養

教育理論素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熟悉教育學的理論,運用教育理論指導教育教學實踐。這不僅是遵循教育發展規律的要求,也是傳授文化知識的基本標準。新時代背景下的歷史教師,不僅要具備相關教育基本理論素養、專業基礎知識素養、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素養和史學理論素養以及從事並擔任新課程歷史教學活動的素養。

3.2 建構科學合理的歷史學科課程的素養

在最近一次的基礎教育改革中,將歷史學科的課程建構分為必修課程、選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三個層次。這就需要中學歷史教師建構起自己的一套合理完善的歷史學科課程。

“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師生平等”新時代教育觀念

3.3 語言文字表達素養

語言和文字是人與人之間交流非常重要的工具。歷史教師的表達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歷史的過去性和時序性的特點就決定了歷史教學具有很強的表述性,這就對歷史教師的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良好的語言素養能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史實,以及帶動學生不斷提升語言文字表達素養。一般說來,歷史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主要體現為歷史課堂要具有“六性”,即準確性、形象性、趣味性、通俗性、精煉性、哲理性。

3.4 基本理論修養

基本理論修養主要包括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的修養,並具備將歷史學科專業理論和基礎知識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能力。具體包括:關於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觀點;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的觀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的觀點;關於歷史發展規律的觀點。基本理論的掌握進一步促進教師教會學生使用理論對歷史現象和歷史史實進行分析,也反過來推動基本理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不斷髮展和完善。

“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師生平等”新時代教育觀念

3.5 熟練處理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素養

在一個多元、開放、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學會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每位歷史教師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應對時代變化發展的必然要求。現代信息技術的顯示功能能大致再現過去發生的場景,增強了歷史教學的形象性,也為歷史教師和學生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歷史信息世界。這一素養要求歷史教師對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瞭解和運用,還包括對學生需求的瞭解及確認;對文獻或信息的確定、信息檢索;對檢索到的信息進行評估、組織和處理並作出決策等。如,教師需熟練掌握PowerPoint、Photoshop、DreamWaver等課件製作的常用軟件,熟悉與歷史教學有關的教育教學網站,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歷史教學中去。

“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師生平等”新時代教育觀念

3.6史學研究素養

中學歷史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教書育人,但同時也肩負著史學研究的任務。史學研究也是當代中學歷史教師必須具備的素養。這一素養不僅有利於中學歷史教師將一線的工作經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更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能激勵史學研究人員不斷髮現和解決新的歷史問題,研究新的教育理論。但這一素養同時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紮實的歷史學專業理論、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和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動力,這就要求中學歷史教師維持終身學習的動力、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師生平等”新時代教育觀念

國家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人才的培養,而中學歷史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學歷史教師素養的培養和提高不僅是適應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學歷史教師提升自我以更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方式,更是有利於將中學生培養成為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的必然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中學歷史教師的教師素養的內涵和形式正在發生變化,這就對中學歷史教師提出了終身學習的要求,也是中學歷史教師不斷適應時代發展和進步的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