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孩子一套“內功”,讓他愛上學習I開學

心理家園第1期--傳孩子一套“內功”,讓他愛上學習I開學

她說是受她父親的影響,當年她父親就是這樣教育她的。

小時候,她是標準的學渣,三年級考數學,她只考了40分,她爸拿著她的試卷,認真地說,你都會做這麼多題了,真是不簡單啊。她哥嘲笑她:爸,她是倒數第二,倒數第一是個傻子。

她爸溫和地說:學習知識,就是一點點積累來的,你妹妹小,不著急。

她小時候寫毛筆字,身上糊得到處都是墨,字也寫得跟蚯蚓一樣,沒法交作業。他爸就覥著臉,找同事家孩子,要他們寫得不好的稿子,給她交差。跟她說:作業先交上去,你自己不著急,慢慢練。

傳孩子一套“內功”,讓他愛上學習I開學

一直到高中畢業,學習上也仍然沒有什麼起色,上不了大學,她爸依然信任她是個聰明的孩子,呵護依舊。

大學沒考上,就去上班,上了兩年班,發現還是多點文化比較好。就開始讀書,她說,很奇怪,好像一下就開竅了,知道怎麼學習了。考大學,考研,求職升遷,在集團公司,做到分公司老總。一路打怪升級,所向披靡。她說,因為我爸的保護,讓我在年幼的時候,自我價值感沒有受到損傷,自尊心沒有遭受踐踏。我不自卑、不怯弱。當我遇見自己想做的事情時候,第一時間想起的不是我不行。

傳孩子一套“內功”,讓他愛上學習I開學

很多人說,我的孩子特殊,就得打就得罵就得強制。因為他是如此難以管教,如果我縱容他,他就無法無天了。

這種“我的孩子很特殊”的想法,實在是有點自戀了。好像在說,我的孩子如此特殊,只有我能管教。這是雙重自戀。

過分強調孩子的個性,會讓我們忽視了孩子之間的共性。我們首先要考慮孩子作為人類的一員,他們共同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了嗎?

這些基本需求包括,一個孩子成長想得到的關愛、尊重、支持、信任、自由。你都給他了嗎?

傳孩子一套“內功”,讓他愛上學習I開學

如果不談學習,很多家庭的氛圍還是很和睦的。但是一談到學習的問題,就開始“刀光劍影”。

所以很多父母都很犯愁,怎麼讓一個孩子愛上學習呢?怎麼讓他有學習動力呢?

我把這個問題拆成了兩個問題,一是怎麼才不破壞他的學習動力,二是當學習動力破壞了,該如何修復。

怎麼不破壞孩子的學習動力?愛、自由,關注學習過程。

首先,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孩子形成“我是可愛的”“我是值得愛的”這種信念,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孩子自尊自信的來源。當他以後想做某些事情的時候,他不會覺得自己不行、不配。

其次,自由是一個孩子成長所必需的空間,密不透風的愛,讓人窒息。我遇見過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學習,事無鉅細大包大攬,她們也不允許孩子有任何私人的空間,寫日記給你翻出來,談戀愛給你揪出來。孩子房門的鑰匙常年是插著的,隨時可以進出。她們還喜歡問,我的孩子什麼都不用做,只用學習就行了,這麼好的條件他們為什麼不珍惜。

我聽著感覺像,我家的牢房條件好,牢飯美味,他們怎麼不愛坐牢呢?

給孩子自由,對他們來說,真的太難了。讓他自己吃飯,那不是很髒嗎?隨他玩泥巴,不會生病嗎?讓他自己洗襪子,太慢了,洗不乾淨怎麼辦?讓他自己寫作業,他不會怎麼辦?

這所有的一切,傳遞的信息,都是:你不行,你不行,你不行。聽多了,人就真的軟了。

這樣做的家長,可能在潛意識裡,是想故意製造一個什麼都不行的孩子,好讓自己看起來很有能耐。

最後,引誘孩子對學習的過程感興趣。唯結果主義,會讓一個孩子對學習的過程失去耐性。我們要讓尋找答案這件事本身充滿樂趣。對過程感興趣,就是刺激孩子思考,提高他的主動性。

如何修復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需要警惕的是,當我們把他的事情交給他自己的時候,因為長久以來沒有得到訓練,他的自我管理能力會非常弱。

所以一旦你不管他,他自己管自己,會很糟糕。他需要一個摸索適應的過程。當然,家長們可能更難適應。

孩子們早就習慣這種自我功能外包的方式,突然外包不了啦,對他來說是個考驗。他的能力與年齡可能是脫節的。除了給他時間,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呢?

❶ 信任孩子,不會你一放手,他就掉入“萬丈深淵”。我們都是因為被愛、被接納、被信任而變得更好的。那些對孩子疑神疑鬼的家長,一般自己內心沒有學習動力,所以他們把自己的不想學投射給了孩子。

想讓孩子主動做某件事,你要想辦法創設一個情境,讓他覺得他能做得好,讓他覺得自己有價值。

❸ 很多家長都太喜歡在孩子面前逞能,我當年如何如何,把孩子秒成渣。必要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裝慫,我以前不如你,我不會,你跟我說說,讓我也學學,你會的真多,之類的話,讓他自己去發現自己了不起。

❹ 參與勞動,洗碗拖地,洗衣鋪床之類的事情,家庭成員做好分工,把孩子當成應當承擔家庭責任的一份子,成長是從承擔責任開始的。

❺ 允許他養成有別於你的喜好,支持他發展自己的愛好,只要是合法的健康的。讓他感覺對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生活有趣味。

說到最後,還想補充一句,關於一個孩子的學習驅力,重點還是如何不破壞,而不是如何去培養。

如同文章開頭那位溫暖的父親,他只是信任,只是愛護,然後等清風徐來,花自盛開。

周 末 愉 快!

本週心理家園就分享到這裡,不知您是否喜歡?

將您喜歡的心理家園類型提交給小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