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創杯新秀!後疫情時期這項賽事,讓科創之光照亮戰疫之路

今年的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技術抗“疫”、科研戰“疫”的科創力量衝鋒在前。8月21日,2020年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以下簡稱“眾創杯”)之抗疫專題賽初賽拉開帷幕,海內外近600個項目進行集中評審,各路抗疫科研項目和團隊“火速集結”。

一個月後的9月23日,“眾創杯”抗疫專題賽決賽成功舉辦。42個優秀項目激烈比拼,金銀銅獎的獲得者陸續誕生——後疫情時期下,這一場以“戰疫”為關鍵詞的“眾創杯”新賽事,在科創圈裡打出了實實在在的影響力,也給到了創業者們實實在在的幫助。

眾創杯新秀!後疫情時期這項賽事,讓科創之光照亮戰疫之路

“眾創杯”抗疫專題賽決賽現場。

新賽事聚焦新冠防控,助力復工復產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經濟受到巨大沖擊,而有效控制疫情擴散、快速推進復工復產則成為當務之急。

面對疫情,廣東把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集中力量研發核心技術,拿出硬核產品,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有力科技支撐,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在全國抗疫工作中走在前列,見證了廣東科技“創新軍團”在戰疫中的強大力量。

“眾創杯”抗疫專題賽應運而生。也是今年廣東省人社廳聯合多方舉辦“眾創杯”的一大亮點,由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承辦。該新增賽事旨在深入挖掘與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相關的優秀創業項目,加大支持培育力度和加強典型宣傳,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功能,助力廣東疫情防控期間保居民就業工作。

據悉,今年新設的這場抗疫專題賽以“同心抗疫 築夢遠航”為賽事口號,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參賽項目範圍包含疫情預警、診斷檢測、藥物疫苗、醫療器械、防護設備等直接用於抗疫的創業項目和疫情期間搭建平臺幫助復工達產、帶動就業能力好、提供服務滿足群眾需求等間接防疫抗疫的創業項目,以賽事為平臺助力疫情防控期間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據悉,符合條件的大賽獲獎項目和優秀項目除可獲得資金資助外,還可以享受相應“12+N”支持措施,包括培訓課程、孵化服務、融資、擔保、授信等多方面支持,讓更多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在廣東落地生根。

海內外項目“各顯身手”,選手受疫情新聞觸動做研發

這場“眾創杯”的新賽事,無論是初賽還是決賽,來自海內外的各路參賽選手火速集結,帶來的科創戰疫項目更是亮點頻出。

“疫情初期,醫生們不顧安危逆行武漢,卻因口罩緊張而不得不多次使用同一個口罩的新聞觸動了我們,讓我們關注到了口罩生產這一領域。”參賽隊伍之一、“KN95口罩機新材高性能專用刀具”項目的負責人李亮回憶起項目研發初衷,心有感慨。

他告訴南都記者,刀具的性能決定了一臺口罩生產機器的產能和生產效率,而高性能專用刀具除了性能優越之外,還有著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據李亮介紹,經過學校的召集,廣大師生一同參與到項目中,僅用了兩週的時間就將刀具設計和生產的難題攻克了下來。很快項目就被運用到實際當中,到目前為止已經出貨600套左右。未來團隊也將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持續完善產品,併為高性能刀具挖掘更多可應用的領域。

而在疫情期間進出公共場所時,測溫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但這也需要公共場所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且時常會有因測溫導致人員擁堵的現象。海大協華技術總監、“智能測溫人臉識別一體機”項目負責人葉春華告訴記者,其實完全可以通過更多智能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就聯合技術人員為原本的安保產品加上了測溫功能。“能夠參加眾創杯抗疫專題賽是自己的榮幸,未來也將在產品推廣方面再下功夫。”

疫情突如其來,保護社會大眾安全責無旁貸,而醫護人員的安危也尤為關鍵。參賽項目之一的“智能內窺鏡攝像系統”項目,便是一次精準助力戰疫的新嘗試。該項目的負責人王漢介紹,自己是一名外科醫生,因此更加了解近距離觀測內窺鏡給觀測者帶來的新冠感染風險。

“纖維支氣管鏡是很重要的。從病人的鼻子或口腔插入病人肺部,一個是能診斷是否患有‘大白肺’,另一個可以起到治療排痰的作用。”王漢感慨,早期的內窺鏡是對著鏡頭直接看,感染風險高。後來是連接大臺設備看屏幕,但造價高性能也不好,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拍照、錄像功能。

“目前我們研發的智能內窺鏡攝像系統,在PC端就可以有效解決觀測醫生難題。能實時生成檢測報告,實時就能出結果,視頻數據實時傳輸不中斷,顏色更鮮亮、更高清,準確度也更高。”王漢表示,如此以來內窺鏡攝像的整體成本能降低,感染風險也大大下降,可謂是為一線醫生帶來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預計不少參賽項目將成為廣東乃至全國標杆

“總體來講,我們真的很滿意!”大賽評委、廣東貝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少斌告訴記者。“今年的疫情來得很突然,但目前看無論是整體比賽還是各個參賽項目,能做到現在這個水平,確實是非常不錯的。”

施少斌看來,各位參賽選手們盯緊了今年“科技抗疫”的大主題。“大家沉得住氣,能找準機會,結合自己熟悉的領域入手,這種創業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肯定的。”在決賽的各個參賽項目中,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的項目產品讓施少斌印象深刻。“這種病毒前期大家都沒有遇到過,能在這麼短的時間開發出檢測試劑。而且不僅國內能用,也可以陸續打開歐美市場。”施少斌看來,這款產品的未來市場應用前景一定很廣泛。

“諸如此類的,我們今年看到了不少項目,預計它們已經是可以陸續跑出來,成為廣東的標杆企業、甚至是全國的標杆企業,從而去打開國際市場。”施少斌直言。“已經明顯感覺到了國內企業的快速成長!”大賽評委、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吳亞玲同樣感觸深刻。“有一些項目很不錯!譬如生物醫藥、體外診斷等,很有亮點。這兩個項目我打了90分以上。有的已經進入了快車道,跑得很快!”

在吳亞玲看來,對於選手而言,疫情期間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發,時間短難度大,挑戰性不言而喻。“但是選手們進行了良好的應對,這也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準備和積累息息相關。”

“5G+綠幕技術”,多異地多場景賽事直播

為響應疫情防控要求,此次抗疫專題賽採用多賽場線上直播路演+答辯的形式進行,決賽全程採用“5G+加密”直播技術。賽事分別在廣州、珠海、汕頭、東莞設立4個賽區賽場。值得注意的是,賽事首次採用虛擬場景技術,同時結合線上直播平臺,是全省歷屆賽事中首創使用“5G+加密”和綠幕技術結合的直播形式,實現多異地、多場景互動賽事直播模式。

眾創杯新秀!後疫情時期這項賽事,讓科創之光照亮戰疫之路

“5G+綠幕技術”,選手路演的直播場景變得更有趣。

據悉,本次賽事基於廣東移動5G網絡和專網技術,使用PTN專線滿足大帶寬保證網絡穩定,使用專網APN保證網絡安全級別,通過5G網絡和5G無線流量卡,經過虛擬的專用隧道接入訪問後端的數據中心服務器為本次大賽提供服務,全程保障數據傳輸的快速高效和安全保密。

藉助5G直播平臺,抗疫專題賽決賽參賽選手可就近在居住地或者附近地市的分會場參賽,與主會場評委進行線上項目PPT展示和答辯,實現即時互動問答。同時,作為今年抗疫專題賽展示環節中的一大亮點——綠幕摳像技術,屆時主會場和各分會場均採用該技術為直播添加各類科技舞臺的虛幻表現形式,讓大賽更具科技感、創造力。

運用綠幕摳像技術,項目負責人在路演時可根據項目講解需要替換照片或視頻,讓直播場景變得更有趣、更生動,同時也可讓觀看者更直觀、清晰地瞭解各項“黑科技”產品的創新點。

採寫:南都記者 董曉妍 實習生 鄭緯浩

攝影:南都記者 徐傑

視頻:南都記者 劉寶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