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禮州古鎮,每年過年,他都會把300斤豆花送給鄰居,為啥?

禮州古鎮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一大驛站,是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一座古鎮,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也是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

四川禮州古鎮,每年過年,他都會把300斤豆花送給鄰居,為啥?

數百年間,禮州人憑藉“情義”二字,接納來客,團結鄉鄰,不僅溫暖了人心,聚起了人氣,也把一份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傳遞了下來。

四川禮州古鎮,每年過年,他都會把300斤豆花送給鄰居,為啥?

從古至今,禮州人重情有義的性格始終沒有改變,無論是誰有困難,古鎮人都會搭上一把手,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就是這樣的處世態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也為古鎮帶來了長久的繁華。

四川禮州古鎮,每年過年,他都會把300斤豆花送給鄰居,為啥?

天南海北的移民帶來了各自家鄉的風俗,促進了禮州文化的多元,街頭巷尾間逐漸匯聚了一道道特色美食,一塊香甜的油幹足以讓味蕾得到滿足。唇齒間依稀還彌散著小時候的味道。備受青睞的王家涼粉綿軟細嫩,即便是每天都吃上一碗,仍舊是古鎮人怎麼也吃不夠的美味。

四川禮州古鎮,每年過年,他都會把300斤豆花送給鄰居,為啥?

而在眾多小吃中,最有名的還數禮州的豆腐,一口毛豆腐,一碗鹹豆花,道不盡禮州人的鄉愁。張邦雲在古鎮的街上開了一家豆腐坊,主要經營豆花和毛豆腐,由於豆花做得好,分量給得足,街坊鄰居都親切地稱呼他“張豆花”。如今,張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但在幾十年前,他們的家境卻十分貧寒。

四川禮州古鎮,每年過年,他都會把300斤豆花送給鄰居,為啥?

禮州鎮居民張邦雲回憶說“那時候,說實在的,生活相當苦,一家子基本上,可以這樣說吃飯吃了上頓,下一頓在哪裡去找,都不清楚,找不到吃。過年了,看到人家買新衣服了,或者說這家買肉了,我們啥都沒有”。

四川禮州古鎮,每年過年,他都會把300斤豆花送給鄰居,為啥?

有一年過年,張家實在沒有餘錢,甚至連一頓像樣的年夜飯也吃不上。大年三十這天早上,外面的鞭炮聲吵醒了熟睡的小邦雲,當他推開家門,卻意外地發現門口擺放了一隻木桶。打開一看,裡面有飯有菜,還有肉。好高興哦!進去喊母親,媽媽,你快點來看,有個木桶,裡面還有肉,有飯。我母親來一看,她就清楚了。

四川禮州古鎮,每年過年,他都會把300斤豆花送給鄰居,為啥?

原來,張家的困難被街坊鄰居看在眼裡,所以鄰居們偷偷地商定,在大年夜那天,每家做一道菜,裝在木桶裡,送到張家門前,讓他們也能過上一個幸福的春節。從那以後,張邦雲的家裡,常常會收到一些柴米油鹽、衣服、鞋子。靠著禮州人的無私幫助,張家人度過了那段最艱苦的歲月。

四川禮州古鎮,每年過年,他都會把300斤豆花送給鄰居,為啥?

張邦雲長大後,在古鎮裡起了一家豆腐坊,日子雖不算富裕,卻也其樂融融,幾十年過去了,他從沒有忘記過鄉親們曾給予的那份恩情。張邦雲說“以前我們很困難的時候,人家幫我們,沒的吃,人家給我們吃,沒得穿,人家給我們穿,咱現在日子好過了,我說不可能說是心裡頭沒個表示,自己心裡還有個歉意,人要懂得感恩。”

四川禮州古鎮,每年過年,他都會把300斤豆花送給鄰居,為啥?

又是一年春節,古鎮上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人們享受著假期中難得的悠閒與愜意,但張邦雲的豆腐坊裡,仍舊是一幅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每年正月初二這一天,張邦雲都要做上整整兩大桶,將近300多斤的豆花送給街坊鄰居,表達自己的一份心意。即便是不認識的人,只要這一天來到他家的豆腐坊,都能免費喝上一碗豆花,十多年間從未中斷。

四川禮州古鎮,每年過年,他都會把300斤豆花送給鄰居,為啥?

在張家人看來,這件事情微不足道,只是表達最樸實的一份心意,受到別人幫助,反過來再去回報他人。這種情義之心,正是禮州能夠延續千年生生不息的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