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查處黃鴻發特大黑社會性質組織保護傘 對109人立案審查調查

近日,黃鴻發特大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二審判決結果公佈。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黃鴻發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傷害罪、行賄罪等17項罪名,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該案前後涉及196人,涉案財產高達20多億元,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海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挖徹查涉黃鴻發案背後的腐敗和“保護傘”問題。截至目前,共對109人立案審查調查。


海南查處黃鴻發特大黑社會性質組織保護傘 對109人立案審查調查

▲近日,昌江縣紀委監委聯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曾經被黃鴻發集團長期把持的縣中心農貿市場進行走訪調研,向經營戶瞭解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被成功打掉後農貿市場整體環境的變化。


海南查處黃鴻發特大黑社會性質組織保護傘 對109人立案審查調查

▲海南省紀委監委組成調研組,對黃鴻發案件進行案後調研,向基層群眾瞭解情況。


監督失守,坐視涉黑團伙成勢


“嚴重擾亂了當地社會生活秩序,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嚴重毀損了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嚴重破壞了昌江的政治生態和當地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給當地政府及司法機關的公信力造成了極其不良的負面影響……”在海南省高院的通報中,連用了4個“嚴重”,黃鴻發黑社會組織給當地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見一斑。


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黃氏家族惡勢力團伙在昌江實施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逐漸樹立強勢地位。1995年,以黃氏家族宗親勢力為紐帶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正式形成。該組織通過開設賭場、非法採礦、強迫交易、敲詐勒索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大肆斂財,對十多個行業、領域形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響。從採礦到運輸,從農貿市場到娛樂場所,從廢品回收到摩托車電動車銷售……該組織利用在當地的強勢地位,以商養黑、以黑護商,通過若干經濟實體牟取鉅額非法利益20餘億元,用於支持組織的運行、發展。


黃鴻發涉黑組織長期在昌江地區通過暴力、威脅等手段有組織地實施大量違法犯罪活動,橫行霸道,為非作惡,肆意欺壓、殘害群眾,當地人往往談黃鴻髮色變。海南省高院發佈的信息顯示,截至案發時,該組織共實施違法犯罪活動58起,其中刑事犯罪53起,共造成2人死亡、3人重傷、13人輕傷、5人輕微傷的嚴重後果。這些惡劣行徑給昌江地區群眾帶來極大恐懼,許多被害人甚至不敢報案。


大肆實施違法犯罪活動長達30年而未被打擊處理,致使該組織成為了當地群眾心中揮之不去的陰霾。“提起黃鴻發,昌江沒人不怕。”曾從事水產品批發的李丹花說,2000年,黃鴻發為壟斷市場,搶奪她的生意,她的兒子被黃鴻發的打手連捅六刀身亡,另外兩個兒子害怕遭其毒手,被逼離開家鄉。


為尋求非法保護,該組織以非法收益為誘餌,引誘、拉攏、收買當地多名黨政機關及政法部門領導幹部充當“保護傘”。


“黃鴻發犯罪集團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黑養商、以商培權、以權護黑。”昌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林琳說,該團伙用經濟利益腐蝕政府官員,滲透公安以及相關執法要害部門。


隨著對當地政治生態滲透程度的加深,黃鴻發逐漸成為昌江的非法權威,從基層開始扶持、培植官員,甚至有的公職人員也是該犯罪團伙的骨幹成員。


為堅決剷除這一毒瘤,針對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海南省紀委監委成立專案組,同步查處公職人員充當該組織“保護傘”問題。曾先後擔任過昌江縣公安局局長的陳小明、王雄進、麥宏章,以及昌江縣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主任郭祥理,昌江縣委原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鄧敏,昌江縣原副縣長周開東等一批黨員幹部被調查處理。


其中,陳小明、王雄進等人不正確履行職責,包庇、縱容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郭祥理放任其兒子與黑惡勢力長期交往、合作經營駕校,同時為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違法建築協調關係補辦手續,干擾國家機關正常執法活動;周開東明知黃鴻發涉黑組織長期在昌江地區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依然接受黃鴻發及其團伙成員的宴請、禮品,並利用職務便利包庇、縱容其違法建設、非法採砂採礦等違法犯罪活動。


“被查處的這些公安機關的領導以及黨政幹部,他們原本應該守護一方平安、維護人民群眾安全,可是在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拉攏腐蝕下,置自己的職責於不顧,最終選擇了站在人民的對立面,墮落成可恥的黑惡勢力‘保護傘’。”海南省紀委監委專案組相關負責人表示,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及其背後“保護傘”等涉黑涉惡重大案件的成功查處,為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政治生態天朗氣清打下了基礎。


綜合施治,提升打傘破網質效


“你好,我是來向組織交代問題的,這是我的自述材料……”2019年11月的一天,昌江縣紀委監委信訪室迎來一位特殊的到訪者。這是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被打掉後,第5位主動向該縣紀檢監察機關投案自首的公職人員。



據介紹,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海南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632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54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77人。其中,昌江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案審查80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0人,移送司法機關24人,沒收、追繳和責令退賠資金147萬餘元。


採取多種方式通報曝光,形成有力震懾;深入查擺剖析問題,推動案發單位抓好警示教育;精準提出紀檢監察建議,補齊制度短板;強化案後調研指導,探索構建綜合治理長效機制……為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海南省紀委監委著力做好以案促改“後半篇文章”。



自2019年10月起,在海南省紀委監委指導下,昌江縣委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掃黑除惡打傘“警示、研討、反思、整治、提升”專題活動,持續抓好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保護傘”系列案件整改提升“後半篇文章”。昌江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圍繞涉黑“保護傘”典型案例,通過組織編印案例彙編、專題拍攝警示教育片、開設警示教育巡迴展等方式,對全縣黨員幹部開展警示教育。


黃鴻發案背後“保護傘”涉及人數較多,特別是“警傘”問題突出。據此,昌江縣紀委監委有針對性地在全縣公安系統召開專場警示教育大會,利用已查處的公安系統涉黃鴻發案“保護傘”典型案例,再次為全縣公安幹警敲響警鐘。


與此同時,昌江縣委切實扛起主體責任,全力抓好專項整治,要求各職能部門加大對黃鴻發黑惡勢力影響較大行業領域的監管,協調各部門開展綜合治理,持續修復當地營商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縣紀委監委切實履行監督責任,督促各責任單位扛起主體責任,助力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先後圍繞電動車、汽車配件、集貿市場、河砂銷售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助推縣司法局聯合縣檢察院、縣法院、縣公安局開展法律宣傳“六進”活動,加大法律教育宣傳力度。


“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已被打掉,一批為黑惡勢力撐腰站臺的‘保護傘’‘關係網’不斷被肅清,但黑惡勢力的流毒尚存,全面清除沉痾頑疾、徹底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重構政治生態和營商環境依然任重道遠。”昌江縣委書記黃金城表示。


目前,“警示、研討、反思、整治、提升”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正在全縣各級黨組織中如火如荼地進行,通過深入剖析黃鴻發黑惡勢力在昌江坐大成勢的原因,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查找差距,真刀真槍的行動狠抓整改,全面清除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保護傘”“關係網”,進一步提升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保護傘”系列案件整改工作成效,重構昌江的政治生態。


“掃黑除惡事關社會公平正義和百姓福祉。今年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收官之年,海南省部署開展了清零攻堅戰役,這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衝刺階段的關鍵一仗。我們將保持嚴懲高壓態勢,不鬆勁、不停歇,盡銳出戰、專案專攻。同時,立足監督第一職責,突出政治監督,推動攻堅戰役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海南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做好總結提煉、強化以案促改、推動整改建制,著力構建“打傘破網”的長效機制。


深化整治,讓市場迴歸公平


“雖然競爭者多起來了,但是我很開心,因為這個競爭的氛圍是公平的。”近日,在昌江縣工商聯的一次回訪中,昌江南勤廢品收購站的陳老闆談起廢品收購行業的變化,樂呵呵地說。現在他時刻關注市場價格,賺錢或者賠錢全看自己能不能看準市場,整個經營過程是完全自由的。只是,從他的笑容可能很難看出,曾經的他飽受黃鴻發黑惡勢力在廢品收購行業的壟斷之苦。


早在2008年,黃鴻發團伙就成立了昌江宏偉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通過恐嚇、控制價格等方式,在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全面壟斷當地廢品收購行業運營。廢品收購行業壟斷局面的結束,是昌江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的一個具體體現。


同樣實現生產經營迴歸市場化、市場主體進出自由的,還有曾經被黃鴻發團伙成員把控的摩托車和電動車銷售行業。一位在黃鴻發黑惡勢力下掙扎十餘年的電動車經營戶表示:“如今真的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果蔬批發及農貿市場的商戶們對查處涉黑涉惡勢力及其“保護傘”帶來的環境變化感到欣喜。“現在攤位費降低了很多。以前我這個肉攤的攤位費是每年2.3萬元,現在只需要7900元,壓力小了好多,生意也越來越好,收入不錯。”昌江縣中心農貿市場的肉攤販王姐開心地說。


“那時太可怕了!不交‘罰款’他們就會到攤位來翻東西、砸東西。所以,儘管知道不合理,我們也不敢不交。”孫阿婆在昌江縣中心農貿市場經營攤位多年,說起當年的情形,仍然心有餘悸。如今,那些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商戶們不僅可以安心在市場做生意,租金、菜價等成本也大幅下降,經營積極性明顯提高。


據統計,2019年,昌江縣新增市場主體2319戶,增長率為19.54%,新增註冊資本(金)32億元。特別是在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壟斷的11個相關行業中,新增市場主體136家,其中摩托車銷售行業34家,果蔬批發行業30家,電動車銷售行業22家,廢品收購行業50家。此外,原來被惡意壓低的廢品收購價格有所回升,農貿市場租金平均下降60%。


隨著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及其“保護傘”被打掉,該縣交通運輸局出臺多項舉措,治超治限成果獲得運輸從業人員認可。經過整頓後,當地交通運輸行業市場迴歸公平,行政執法趨於正常。


據昌江縣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早些年執法追車時,執法人員曾把違規車輛追到叉河水泥分公司門口,結果人家進去了,執法人員反而被工廠保安攔住,無法進入。“現在不一樣了,我們執法也有底氣了。”


黃鴻發黑社會性質組織被打掉後,海南省紀委監委組織專題調研組,深入昌江縣部分街區、礦區、政府、企業、農村等走訪,對該縣政治社會生態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形成專項報告,並將調研結果向專案組、聯繫昌江縣的監督檢查室和昌江縣委主要負責人反饋。通過一系列舉措,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為淨化政治生態、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注入新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