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選幾個典型的客戶問題:

我自認為也是有良心的銀行從業人員,保障型是推薦的首選,可是也有迫於無奈的時候啊

作為從業十多年的外行精算師,深有體會。保額,保額,保額!!!要買改變家庭命運的保單,而不是買佔小便宜的保單

嗯,所以買保險一定要看人品。自己學了AFP,又把保險法研究了一下,最後找了幾個保險經濟面談,最後才選定了一個廣州的保險經濟簽單……買個保險不容易啊

最後一段我認同,保險行業的信息不對稱和大量真實需求的存在,必然會有靈敏者進入的。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催化劑作用。

在寫本篇之前,正好看到一個保險投訴的新聞,非常有代表性,先拿出來說下: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劉女士稱,當時向其介紹保險產品的人說5年後能取回本金和收益,自己就認為合同期限為5年;去年**人壽保險北京分公司的人稱要再過5年才能取回本金,就以為是簽了10年合同;但回家後仔細一看才發現,合同竟然長達104年。劉女士說,“這太荒唐了,入保時我38歲,怎麼可能再活104年,我兒子都受益不了,得等到孫子了。”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看看這條新聞下面的評論。保險行業,被不專業的媒體,和不負責的銷售,一刀刀的割肉流血。在媒體誘導下,都在批判居然賣給30歲的人104年期限的產品!

實際上,從產品角度,並沒任何問題。因為這是款終生保險,所有終身保險,都有默認的終生年齡作為精算依據,常見的是100歲和106歲。而從這篇新聞截圖可看出: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被保險人是男性,也就是投訴人的孩子。基本可以推測,這份保險是買給其孩子的,當時小孩2歲,因默認終生年齡為106歲,故保障期限自動為104年。而非媒體所說,30多歲的投保人給自己買了份104年保障期限的產品。

銷售人員奔著高佣金,銷售時存在誤導,而這款保險產品本身是沒問題的。媒體太想搞個大新聞,而沒有往下深究,歪曲了這個投訴的核心問題——銷售誤導。但經過媒體的不專業報道,社會上更關注“保險是騙人的”,而非“銷售人員有問題”。

本質上,保險機構不是活雷鋒,都是要賺錢的,所以買保險本質上一定是投保人和保險公司之間的博弈。在你無法承擔自己的病、殘、老、死的風險之前,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即可。如果你有幾千萬了,保險只是你的財富傳承工具而已。

回到正題,今天聊下保險行業近幾年的一些變化:海外保險、互聯網保險和短期消費型保險,考慮到篇幅,直接說重點了。

一、海外保險

這兩年隨著rmb貶值的預期,香港保險突然火了起來,對於香港保險,老南寫過(【老南讀財】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保險)(【老南讀財】香港保險停售?你的套路我的心)(【老南讀財】買香港保險前,還記得被停售的香港101保單嗎?),主要觀點直接羅列如下:

1、香港保險不是人人都適合。尤其是普通中產家庭,配置足夠國內產品後,且支付能力較強時,才建議配置海外高端醫療保險。不建議國內任何保險都沒有,直接購買香港保險。

老南碰到過一個真實諮詢:一姑娘,作保險的閨蜜約她去香港買保險,說香港保險好。姑娘想都沒想、問都沒問就去了,當時想支持下閨蜜。直到拿到保單要簽字了,一看,年繳保費6萬美金,繳納5年

建議她冷靜下,再土豪簽完這個字也三百多萬要出去了,在未提供任何家庭財務數據和未來保障需求前,真不確定這款保險是否適合她,建議回家重新考慮下,如果的確合適再買。

估計姑娘的閨蜜一下子少了幾十萬的提成收入,要恨死。但實際上絕大多數買香港保險的,還是出於人云亦云,完全沒做過家庭財務分析。

保險買錯的後果,可能要多年後才會發現,而且往往會讓人非常痛苦。的確香港保險保費比大陸便宜,但畢竟是外幣,從保障一輩子的角度看,不能賭RMB必然貶值一輩子,需要和境內保險產品共同配置,對沖風險。

2、香港保險迷一樣的分紅率

先來一組好玩的數據:

中國上市保險公司股票配置比例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資料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香港保誠保險2015年資產配置比例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資料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美國壽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資料來源:美聯儲

英國壽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資料來源:英國保險業協會

日本壽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資料來源:日本壽險業協會

中、美、日壽險公司,投資於股市等權益類資產佔比,僅10%左右;香港和英國壽險公司,投資於股市等資產的佔比,遠高於前者,在50%左右,非常激進。

這個數據很少有人來拿分析,但這也是對於香港保險最不放心的地方,而高分紅正是香港保險最大的賣點。高股票配置下的高收益,到底有多長久的可持續性?

3、海外保單槓杆槓桿再槓桿

遇過不少客人拿海外保單來諮詢,一般海外產品總體成熟,但最怕的就是加槓桿。比如美國保單(這裡插一句,美國保單比香港保單還便宜)。

如某美國終生保單,保額100萬美金起,實際槓桿已非常大,很適合中老年以上的中高淨值人士,做遺產傳承規劃和避稅規劃,本身是好產品。

但經常被銷售人員忽悠加槓桿買,如“通過保單質押,本來可以買100萬美金保額的,可以買500萬美金保額,用保單分紅覆蓋借款利息。這樣過世後,給子女的賠付可以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可實際上加槓槓買保險,保險公司產品多賣了,銷售人員佣金多拿了,提供保費融資的銀行多賺利息了,所有的風險呢?全部在買保險的人身上:萬一分紅收入覆蓋不了佣金支出,或出現其他問題。

如2008年,大量放槓桿買海外保險的臺灣土豪,保單全部被強制平倉,血本無歸。

所以,無數的血淋淋案例告訴我們,保險產品本身不是騙子,只是為了賺佣金而不關注投保人真實需求的銷售人員,才是騙子。

二、互聯網保險

互聯網保險目前有兩個分支,一是網絡保險銷售,二是互助保險。老南對此均持保留意見。

自身作為保險消費者,在選擇保險過程中,也會請教很多老從業人員。

因為很難找到兩個幾乎一樣的保險,而每個人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互聯網更適合餘額寶這樣的標準化產品。但對於保險這樣的複雜產品,往往會有大量隱患

,舉個例子。

江蘇某市,醫療改革試點,出了個奇葩的狀況:所有好藥,醫院不得銷售,只能在藥房銷售。這事已經有段日子了,但當地老百姓幾乎都不知道,甚至不少醫務工作者都不清楚。

這裡蘊藏一個重大保險隱患:買了醫療報銷險,遇到賠付時,保險公司只認可醫院開具的發票,藥房購買藥物的發票保險公司並不認可。這可真是要了命了。

實際上互聯網銷售醫療保險時,壓根無法關注類似上述這種個性化問題。這也是老南不看好互聯網銷售複雜的人身保險的核心原因。還是需要專業的保險人員對接,才能避免此類情況。

至於互助保險,有個很有意思的情況,幾乎所有互助保險的高管,均不是多年保險行業出生。然後大量幾元錢,可以保30萬重大疾病的廣告,情懷滿滿。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實際上,根據保險基本的大數法則,可以比較下多家國內甚至海外保險公司重疾險的純保費。

如某保險公司“30萬元保障的基礎重疾險,30歲的人年保費是870,40歲的人是1740元,50歲的人是4950, 這個數據已經是千錘百煉,有足夠的歷史數據支撐,不用有任何質疑。”

也就是說,僅靠消費者情懷以及佔便宜的心理,初期9元的參與是肯定不夠的,後期隨著疾病賠付的增加,需要消費者不斷投入才能保證運行。最後消費者實際繳納的保費,不會比保險公司少多少。

關鍵是缺乏監管下,以及隨著賠付越來越多,需承擔的保費越交越多,退出的消費者自然會越來越多(如當累計支付過百之後,退出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整個項目會難以維持,畢竟大家都是被佔便宜吸引來的

當你未來救命的保費,依賴與一群佔便宜心理人的無私時,你敢嗎?換句話說,從薅羊毛的角度,這類產品不適合年輕人買,更適合年級大的人買,這就是傳統商業保險防範逆選擇的原因。

三、短期消費型保險

前面提到的兩種創新,一種是海外的產品,一種是互聯網的產品,第三,是保險行業自己的革命。前文提到的,400多元保費,可以保300萬保額的醫療報銷就屬於這種。

據瞭解,目前有三家保險公司推出了類似的產品。觀點是:樂見其成,知其長短。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1,國內缺少純醫療保障類的保險,幾乎全是壽險,健康保障極低,美國老百姓過去十年健康險超過壽險越來越多。

中國人壽保險結構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數據來源:WIND

美國人身保險收入情況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數據來源:ACLI

我國健康險發展與美、德相比差距很大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資料來源:統計局、保監會

加上目前社保體系入不敷出,“醫保控費”被列為醫改重點工作,同時國內醫療自付比例也很高,在社會醫療保險以外,要提前考慮商業保險了。

各國醫療費用的資金來源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資料來源:世衛組織

所以,願意推出純保障醫療保險的,大力支持還是需要的,從博弈角度看,這是個大市場,有人打了第一槍,市場競爭起來,老百姓容易得利。

2、瞭解產品的優缺點

這類產品的優點很明顯:

保費便宜,保額高。適合年輕人購買,也適合中產作為重疾的補充。

但原因在於非常清楚這個產品的缺點:

一方面,隱性門檻高。如0天猶豫期、30天免賠期,1萬免賠額,不少常見疾病不能參保(如膽囊息肉、胃/十二指腸潰瘍、高血壓、肝炎、腎/輸尿管結石等)。

但不少人通過互聯網投保前,並沒有注意到這些,以後面臨賠付時容易產生糾紛。保險公司大額賠付時,會去醫院找你15年的病例。

一方面,也是最大的問題——不保證續保。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某保險廣告中關於保證續保的解釋

保險怎麼買划算(三)

某保險合同中明確不保證續保

《健康保險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短期健康保險是指,保險期間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

目前此類產品,雖然廣告宣傳對續保有積極態度,但合同條款均明確不保證續保。也就是說,會存在不續保的風險。

3、關心產品可持續性

這點其實很重要,即這麼便宜的保費保險公司別說能不能賺錢,能不賠穿掉就很好了。保險公司是最不能被薅羊毛的,一旦被薅必死無疑。

若干年前,某大保險公司,因國家政策要求,曾出過一類似產品,當時的費率表,某精算師提供給老南看過,保費差不多是上面所說的3倍左右,後來該產品停售了。換句話說,客觀講,目前該產品的保費,老南認為是過低的。

所以,對該類產品的觀點是,可以作為重大疾病保險的補充,但不能完全依靠,畢竟這些保額不是保證續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