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這幾種傷害,家長們別不重視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這幾種傷害,家長們別不重視

01

現在很多父母,生下孩子後,平時工作忙,又要照顧孩子,又要做家長,所以精神特別緊張,這時候,如果孩子又做錯一件事情,他們看到後,第一反應就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對著孩子大吼大叫,訓一頓,如果有個還沒長大的二胎,那家裡更熱鬧了,基本上一層樓裡,經常會聽到父母吼叫的聲音,有時候父母可能只是想通過大吼大叫來嚇唬孩子或者來教育孩子,殊不知,這樣的方式會給孩子帶來這幾種傷害,作為家長別不重視。

02

1,養成孩子膽小懦弱,不自信的性格

很多家長平時只要看到孩子做了一件讓她生氣的事情就開始大吼大叫,比如看到孩子往牆上亂畫,又比如看到孩子把牛奶撒了,又比如看到孩子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就開始大聲訓斥孩子,其實這樣的大吼大叫,會讓孩子變的膽小懦弱,不敢做這,不敢做那,生怕自己做錯了,媽媽又要訓斥自己,而且很多家長還喜歡對孩子的做法指手畫腳,這樣很容易養成孩子不自信的性格,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自己做這也不對,做那也不對,所以最後什麼也不敢去做,什麼也不敢去嘗試了。

丁丁平時就喜歡用大吼大叫的方式嚇唬孩子,所以她家的女兒特別怕她,有一次我帶著果兒去玩,果兒說要和她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在她家裡藏起來,兩人互相找,結果丁丁女兒特別膽怯的看了看媽媽,丁丁說玩吧,她才和果兒玩起來,後來,我和丁丁聊天才知道,原來女兒以前會特別皮,把家裡弄的亂七八糟,所以她經常吼叫打罵,所以女兒越來越怕她,也越來越膽小,我聽後,忽然挺為孩子擔心的,幾歲的孩子本來應該是放飛自我的時候,但她女兒太膽小,太畏畏縮縮了,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儘量多和孩子用商量和善的語氣去溝通。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這幾種傷害,家長們別不重視

2,經常被大人吼叫,孩子也學會了大吼大叫,脾氣開始變的暴躁

還有一種孩子就是經常被家人吼叫,所以他們意識裡認為大吼大叫才會解決問題,所以日常的交流中也開始學著大人大吼大叫。

林芬的女兒就是這樣,本來小的時候挺溫柔的一個孩子,但年紀越大,她的女兒脾氣越大,以前林芬大吼大叫的教育她,還默默的聽著,再後來她再大聲訓斥女兒的時候,女兒也開始大聲頂嘴,越是這樣,她越生氣,還因此打了女兒。而且林芬說女兒的老師還因此找了她好幾次了,就是因為女兒在學校和同學每次聊著聊著就開始吵起來了,本來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意見是很正常的,但她的女兒每次卻希望別的同學接受自己的意見,如果不接受,她就會對別人特別不友好,甚至大吵大鬧,到後來,很多同學都不願意和她玩了,也不願意和她在討論學習方面的事情了,所以老師就多次找了林芬,讓她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林芬知道,孩子養成這樣的性格和自己關係很大,自己平時就希望女兒強制聽自己的,每次女兒做錯事,她就習慣大聲訓斥女兒,不讓女兒做這做那,雖然她知道女兒的問題,但林芬始終改不掉自己的壞習慣。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這幾種傷害,家長們別不重視

3,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還會讓孩子討厭父母,對父母越來越疏遠,親情關係變的淡漠

有些孩子經常被家長大聲訓斥,時間久了,他們就會變的越來越敏感,尤其很多家長會當著很多外人的面來訓斥自己家的孩子,所以很多時候就會讓孩子覺得丟臉,沒面子,漸漸的,開始討厭自己的父母,對父母越來越冷漠,不願意和父母溝通交流,更不會給父母說貼心話。

其實教育孩子真的需要耐心和技巧,並不是你大聲訓斥,他們就會聽你的話,有時反而會起反作用,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你的話。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這幾種傷害,家長們別不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